4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对英国实施的空中进攻作战。
1940年6月德军占领西欧大陆后,于7月制定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计划规定作战行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第二阶段为登陆和占领。8月1日,A.希特勒下达命令,要求德空军消灭英国空军,夺取战略制空权,以支援海上登陆作战。德空军司令H.戈林认为,单靠空中进攻就可迫使英国投降。希特勒也认为,英军在西欧大陆作战失利,元气大伤,有可能通过战略轰炸并辅以政治诱降征服英国;英国如不投降便实施登陆,因此首先要夺取制空权。德国投入作战飞机约2400架(分别部署在53个基地上,最近的基地与英国本土相距仅32公里),编成3个航空队:第2航空队(司令A.凯塞林),驻法国东北部和荷兰、比利时;第3航空队(司令H.施佩勒),驻法国北部和西北部;第5航空队(司令H.-J.施通普夫),驻挪威。第2、第3航空队是主力,第5航空队仅部分兵力参战。英国空军拥有战斗机近700架、高射炮2000门、轰炸机500架,兵力上处于劣势,但航空工业发达,飞机制造能力较强,并有新发明的雷达,防空能力大为提高。
第一阶段(1940.7.10~8.12) 攻击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舰船和英国南部诸港口,以引诱英战斗机出战,查明英空军的兵力部署、防空能力并检验自身的突防能力。7月10日,德空军开始攻击英国护航船队,8月8日、11日和12日大规模袭击波特兰、韦茅斯、多佛尔、朴次茅斯、怀特岛等军港。英战斗机在地面雷达引导下小批出击。德国损失飞机286架,英国损失150架。
第二阶段(1940.8.13~9.6) 突击英空军基地和雷达站,寻歼英空军主力。8月13~23日,德空军组织五次大规模轰炸。8月13日和14日,德机出动轰炸机485架次,战斗机1000架次。15日出动战斗机1270架次,轰炸机520架次,炸毁12个空军基地、7座飞机制造厂、若干雷达站和油库。24日轰炸伦敦(英机于次日夜袭柏林,以示报复)。8月24日~9月5日,德机每日出动千余架次空袭英机场。英损失战斗机186架,虽击落德机380架,但元气大伤,情况危急。
第三阶段(1940.9.7~10.31) 德空军改变攻击目标,全力轰炸伦敦。英空军得以喘息,不列颠之战出现转折。9月7日,德空军300余架轰炸机和648架战斗机空袭伦敦。随后连续轰炸八天,多数为千机规模。伦敦多处起火,王宫中弹,居民伤亡惨重。但英战斗机部队获得休整,战斗力迅速恢复。英军以战斗机、高射炮、雷达、探照灯和拦阻气球组成防空系统,防突能力逐步提高。德机损失很大,未达预期目的,原定9月21日的登陆计划被迫取消。10月12日,希特勒下令推迟执行"海狮"计划。
第四阶段(1940.11~1941.5) 为隐蔽进攻苏联的企图,继续轰炸伦敦等大城市。主要方式为夜间轰炸。11月14日夜袭考文垂,使该市遭到重大破坏。以后,轰炸行动逐渐减少。1941年5月德空军主力调往东线后,停止轰炸英国,不列颠之战结束。
在1940年7~10月不列颠之战最紧张的4个月内,英空军击落德机1733架,击伤643架,自己损失飞机915架,被炸死、炸伤14.7万人(占英国对德作战伤亡总数的20%),被毁房屋超过100万幢。
此役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失败的战役,未达征服英国的预期目的。英国则成为日后欧洲抵抗运动和盟国反攻欧洲大陆的基地。因此,德国进攻苏联后,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德军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海狮"计划本身不成熟,战略指导失误,战役中一再改变企图等。此役证明,战争初期的防空作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条件下实施任何重大战役,首先要夺取制空权;航空兵是争夺制空权的主力,但只有在其他军种协同下才能取得胜利。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入苏联。德国的战略企图是:集中兵力,以“闪电战”从数个方向对苏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将苏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向苏联腹地长趋直入,粉碎苏军抵抗,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一线,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瘫痪苏联经济,从而击败苏联。
战争爆发前,德国总兵力约730万人,侵苏兵力550万人(含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军队)。计有190个师(内有19个坦克师、14摩托化师、坦克约4300辆、火炮4.72万门);空军作战飞机4980架;海军作战舰艇192艘。德军的部署是:以“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分别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三个方面实施主要突击,另以德军“挪威”集团军、芬兰集团军分别向摩尔曼斯克和列宁格勒实施辅助突击。战争开始后,苏军总兵力为537.3万人,部署在西部各边境军区的兵力为268万人,计有陆军170个师另2个旅,火炮3.75万门,新型坦克1475辆和大量的旧式坦克,新型作战飞机1540架以及大量旧式飞机,作战舰艇396艘。苏联计划以边境掩护部队抗击德军突击,保障苏军主力展开和集中,然后再以进攻消灭突入之德军,将战争推至敌国领土。整个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1.6.22-1942.11.18)德军发动战略进攻,苏军实施战略防御。战争初期,德军利用暂时优势(突然进攻、装备先进、军队已有作战经验)和苏联判断失误、戒备不足的弱点,一举突破苏军防御,在苏西部地区推进约600公里,占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全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并于9月初封锁列宁格勒,攻占基辅。苏军最初试图以进攻对付德军,但在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后,被迫转入战略防御。9月底,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苏军在敌后游击战争配合下,以积极防御疲惫和消耗德军,于12月转入反攻,苏军勇敢作战,消灭和击溃德军大量兵力。翌年4月,取得了莫斯科会战胜利,初步稳定了战局,粉碎了德国“闪电战”企图。1942年5月,苏军在哈尔科夫和克里木作战失利。德军加紧向斯大林格勒和外高加索进攻,企图从东南方向迂回莫斯科,占领苏联石油产地巴库和顿巴斯,苏军被迫再次转入防御。经过激烈顽强的战斗,至11月,苏军守住了斯大林格勒,从而为集结兵力,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1942.11.19-1943.12)苏军展开战略反攻,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1942年,苏联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军工生产能力已恢复并有较大发展。提供给军队的新式装备逐渐增多,美英也向苏联提供大批武器装备。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主力,大大减轻了苏联后顾之忧。在这种情况下,苏军于11月在斯大林格勒开始大规模反攻,1943年2月,苏军合围并歼灭了德军精锐部队鲍罗斯兵团,根本扭转了苏德战场局势。尔后,苏军又向顿河上游、库尔斯克方向和哈尔科夫方向发展进攻。同年1月,苏军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在外高加索方向转入进攻。4月初,解放北高加索大部分地区。7、8月间,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又取得重大胜利。从此,苏军夺得战略主动权,德军被迫转入全面防御。8月,苏军在卢基到黑海长达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转入全面进攻,到11月份,已收复近一半失地,
解放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城市。
第三阶段(1944.1?/FONT>1945.5.5)苏军全面战略进攻,法西斯德国彻底失败。1943年,美英军队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欧洲各国人民抵抗运动和起义风起云涌。德国企图以战略防御拖延对苏战争,以便同英美单独讲和。为彻底击败德国,苏军开始从巴伦支海到黑海的整个苏德战场发起进攻,连续进行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战役、白俄罗斯战役等一系列大规模进攻战役,歼灭大量德军,收复全部失地,占领芬兰和挪威部分国土,并攻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国土。上述各国和阿尔巴尼亚人民抗德武装力量,在苏军支援下纷纷光复国土。1945年春,苏军在波罗地海至多瑙河全线发起进攻,先后进行了维斯瓦河枣奥得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等进攻战役,4月16日,苏军攻城集团在强大地空火力支援下,对柏林发起总攻,消灭残余德军,占领德国东部和奥地利东部。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在长达4年的卫国战争期间,苏军共消灭和击溃德国及其盟国军队607个师,占德军及其盟军在整个战争中损失的全部师数的77.5%以上。德军死伤达1000万人以上,其2/3的武器装备被苏军缴获和击毁。苏军战斗减员1600万人,平民伤亡超过2000万人。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德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对英国实施的空中进攻作战。
1940年6月德军占领西欧大陆后,于7月制定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计划规定作战行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第二阶段为登陆和占领。8月1日,A.希特勒下达命令,要求德空军消灭英国空军,夺取战略制空权,以支援海上登陆作战。德空军司令H.戈林认为,单靠空中进攻就可迫使英国投降。希特勒也认为,英军在西欧大陆作战失利,元气大伤,有可能通过战略轰炸并辅以政治诱降征服英国;英国如不投降便实施登陆,因此首先要夺取制空权。德国投入作战飞机约2400架(分别部署在53个基地上,最近的基地与英国本土相距仅32公里),编成3个航空队:第2航空队(司令A.凯塞林),驻法国东北部和荷兰、比利时;第3航空队(司令H.施佩勒),驻法国北部和西北部;第5航空队(司令H.-J.施通普夫),驻挪威。第2、第3航空队是主力,第5航空队仅部分兵力参战。英国空军拥有战斗机近700架、高射炮2000门、轰炸机500架,兵力上处于劣势,但航空工业发达,飞机制造能力较强,并有新发明的雷达,防空能力大为提高。
第一阶段(1940.7.10~8.12) 攻击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舰船和英国南部诸港口,以引诱英战斗机出战,查明英空军的兵力部署、防空能力并检验自身的突防能力。7月10日,德空军开始攻击英国护航船队,8月8日、11日和12日大规模袭击波特兰、韦茅斯、多佛尔、朴次茅斯、怀特岛等军港。英战斗机在地面雷达引导下小批出击。德国损失飞机286架,英国损失150架。
第二阶段(1940.8.13~9.6) 突击英空军基地和雷达站,寻歼英空军主力。8月13~23日,德空军组织五次大规模轰炸。8月13日和14日,德机出动轰炸机485架次,战斗机1000架次。15日出动战斗机1270架次,轰炸机520架次,炸毁12个空军基地、7座飞机制造厂、若干雷达站和油库。24日轰炸伦敦(英机于次日夜袭柏林,以示报复)。8月24日~9月5日,德机每日出动千余架次空袭英机场。英损失战斗机186架,虽击落德机380架,但元气大伤,情况危急。
第三阶段(1940.9.7~10.31) 德空军改变攻击目标,全力轰炸伦敦。英空军得以喘息,不列颠之战出现转折。9月7日,德空军300余架轰炸机和648架战斗机空袭伦敦。随后连续轰炸八天,多数为千机规模。伦敦多处起火,王宫中弹,居民伤亡惨重。但英战斗机部队获得休整,战斗力迅速恢复。英军以战斗机、高射炮、雷达、探照灯和拦阻气球组成防空系统,防突能力逐步提高。德机损失很大,未达预期目的,原定9月21日的登陆计划被迫取消。10月12日,希特勒下令推迟执行"海狮"计划。
第四阶段(1940.11~1941.5) 为隐蔽进攻苏联的企图,继续轰炸伦敦等大城市。主要方式为夜间轰炸。11月14日夜袭考文垂,使该市遭到重大破坏。以后,轰炸行动逐渐减少。1941年5月德空军主力调往东线后,停止轰炸英国,不列颠之战结束。
在1940年7~10月不列颠之战最紧张的4个月内,英空军击落德机1733架,击伤643架,自己损失飞机915架,被炸死、炸伤14.7万人(占英国对德作战伤亡总数的20%),被毁房屋超过100万幢。
此役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失败的战役,未达征服英国的预期目的。英国则成为日后欧洲抵抗运动和盟国反攻欧洲大陆的基地。因此,德国进攻苏联后,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德军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海狮"计划本身不成熟,战略指导失误,战役中一再改变企图等。此役证明,战争初期的防空作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条件下实施任何重大战役,首先要夺取制空权;航空兵是争夺制空权的主力,但只有在其他军种协同下才能取得胜利。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入苏联。德国的战略企图是:集中兵力,以“闪电战”从数个方向对苏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将苏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向苏联腹地长趋直入,粉碎苏军抵抗,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一线,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瘫痪苏联经济,从而击败苏联。
战争爆发前,德国总兵力约730万人,侵苏兵力550万人(含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军队)。计有190个师(内有19个坦克师、14摩托化师、坦克约4300辆、火炮4.72万门);空军作战飞机4980架;海军作战舰艇192艘。德军的部署是:以“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分别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三个方面实施主要突击,另以德军“挪威”集团军、芬兰集团军分别向摩尔曼斯克和列宁格勒实施辅助突击。战争开始后,苏军总兵力为537.3万人,部署在西部各边境军区的兵力为268万人,计有陆军170个师另2个旅,火炮3.75万门,新型坦克1475辆和大量的旧式坦克,新型作战飞机1540架以及大量旧式飞机,作战舰艇396艘。苏联计划以边境掩护部队抗击德军突击,保障苏军主力展开和集中,然后再以进攻消灭突入之德军,将战争推至敌国领土。整个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1.6.22-1942.11.18)德军发动战略进攻,苏军实施战略防御。战争初期,德军利用暂时优势(突然进攻、装备先进、军队已有作战经验)和苏联判断失误、戒备不足的弱点,一举突破苏军防御,在苏西部地区推进约600公里,占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全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并于9月初封锁列宁格勒,攻占基辅。苏军最初试图以进攻对付德军,但在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后,被迫转入战略防御。9月底,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苏军在敌后游击战争配合下,以积极防御疲惫和消耗德军,于12月转入反攻,苏军勇敢作战,消灭和击溃德军大量兵力。翌年4月,取得了莫斯科会战胜利,初步稳定了战局,粉碎了德国“闪电战”企图。1942年5月,苏军在哈尔科夫和克里木作战失利。德军加紧向斯大林格勒和外高加索进攻,企图从东南方向迂回莫斯科,占领苏联石油产地巴库和顿巴斯,苏军被迫再次转入防御。经过激烈顽强的战斗,至11月,苏军守住了斯大林格勒,从而为集结兵力,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1942.11.19-1943.12)苏军展开战略反攻,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1942年,苏联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军工生产能力已恢复并有较大发展。提供给军队的新式装备逐渐增多,美英也向苏联提供大批武器装备。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主力,大大减轻了苏联后顾之忧。在这种情况下,苏军于11月在斯大林格勒开始大规模反攻,1943年2月,苏军合围并歼灭了德军精锐部队鲍罗斯兵团,根本扭转了苏德战场局势。尔后,苏军又向顿河上游、库尔斯克方向和哈尔科夫方向发展进攻。同年1月,苏军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在外高加索方向转入进攻。4月初,解放北高加索大部分地区。7、8月间,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又取得重大胜利。从此,苏军夺得战略主动权,德军被迫转入全面防御。8月,苏军在卢基到黑海长达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转入全面进攻,到11月份,已收复近一半失地,
解放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城市。
第三阶段(1944.1?/FONT>1945.5.5)苏军全面战略进攻,法西斯德国彻底失败。1943年,美英军队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欧洲各国人民抵抗运动和起义风起云涌。德国企图以战略防御拖延对苏战争,以便同英美单独讲和。为彻底击败德国,苏军开始从巴伦支海到黑海的整个苏德战场发起进攻,连续进行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战役、白俄罗斯战役等一系列大规模进攻战役,歼灭大量德军,收复全部失地,占领芬兰和挪威部分国土,并攻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国土。上述各国和阿尔巴尼亚人民抗德武装力量,在苏军支援下纷纷光复国土。1945年春,苏军在波罗地海至多瑙河全线发起进攻,先后进行了维斯瓦河枣奥得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等进攻战役,4月16日,苏军攻城集团在强大地空火力支援下,对柏林发起总攻,消灭残余德军,占领德国东部和奥地利东部。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在长达4年的卫国战争期间,苏军共消灭和击溃德国及其盟国军队607个师,占德军及其盟军在整个战争中损失的全部师数的77.5%以上。德军死伤达1000万人以上,其2/3的武器装备被苏军缴获和击毁。苏军战斗减员1600万人,平民伤亡超过2000万人。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德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全部
对第三帝国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战争和政治。第三帝国的经济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与英国、法国和美国相反,德国在和平时期就已经为战争做好了全面准备。因此在整个战争的前半个时期,它根本不用在经济方面做什么特别的努力或动员,也不必完成那些痛苦的和平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转变工作。只有在闪电战失败、不得不对军事资源实行全面动员之后,德国的“战争经济”时期才真正开始。
一个国家战时的经济政策、经济计划与其技术成就有密切的关系。早在1916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首次试图发展与战略需求相适应的经济控制手段。这些手段都是一步步凑合起来的,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计划。由于这些经济控制手段决定了每一个工业部门得到的原料和资源的数量,所以这些相关的控制部门就取得了对整个德国经济进行组织、分配和操纵的重要权力。在第三帝国成立之后,其重整军备政策是在考虑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之后制定出来的,因此能够比一战时期更加完善地及时完成经济生产向战争方面转变的计划。下面将对第三帝国各个时期的经济做一些简单的回顾。
一、1933年到1936年,前期的战争努力
在1919年凡尔赛条约之后,德国国防军就在为德国的重新武装而秘密努力,但是直到希特勒上台时为止,德国的总体经济政策都是建立在和平国家通常的那些经济需求上的。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经济开始向总体化的重整军备目标转变。这样的转变,是与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密切相关的。而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又是由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所明确阐明的长远目标所决定的。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可以从以下两个政治口号中得到精辟的概括:一个是“扩张领土”,另外一个是“征服生存空间”。在德国1936年的“四年计划”和1937年的《霍斯巴赫会议记录》(注)中,都详细地对这些目的做了解释。
这些外交政策的基础,是以项雄心勃勃的军备计划。到了1936年,德国的军备力量已经赶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英国、法国等国的军备力量。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纳粹德国的累计军费开支已经达600亿帝国马克,所占国家年度财政预算的比例从1932年的4%增加到了1938年的50%,相当于德国该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7%。同在1938年,英国的军费开支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美国为1%(见下表)
年度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3—1938年的平均值
德国
金额(10亿帝国马克)
1.9
4.1
6.0
10.8
11.7
17.2
8.6
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3
6
8
13
13
17
10%
英国
金额(10亿英镑)
0.1
0.1
0.1
0.2
0.3
0.4
0.2
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3
3
2
5
7
8
4.7%
美国
金额(10亿美元)
0.5
0.7
0.9
1.0
1.0
1.0
0.8
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1
1
1
1
1
1
1%
1美元= 2.5帝国马克,1英镑=4美元,1934年时1盎司黄金价格为35美元。
(摘自卡罗尔·贝雷尼塞:《总体战的设计》)
由于德国中央政府的财政资产(步包括各州和行政区)在1933年到1939年之间只能负责军费开支的三分之二,所以为了担负如此庞大的开支,就必须建立起新的财政程序和财政制度。
德国政府为了不让公众看到政府为了重整军备而负担着巨额的债务,发行了一种“冶金研究所证券”。“冶金研究所”是一个纯属虚构的机构,它的资本由各主要军火生产厂家提供。德国政府用这种证券偿付军火购置费用,而在德意志银行的担保下,这种证券交到军火生产商手中后将不兑现,或尽量把兑现期延后,利息由政府支付。这就相当于德意志银行向政府提供了一笔规模巨大的信贷。在1937—1938财政年度快结束时,已经发行的冶金研究所证券面值达120亿帝国马克,到战争爆发时实际兑现的只有15亿帝国马克。到了1939年,军火生产商手中到期兑现的冶金研究所证券由不付利息的国库券代替现金支付。这样,德国政府(独裁者)就控制了德意志银行和德国的全部信贷权。
以下是德国政府1933年到1939年9月的收入和开支情况汇总:
国内税收、海关关税和其他来源 818亿帝国马克
冶金研究所证券 105亿帝国马克
税收债券 31亿帝国马克
短期信贷 69亿帝国马克
长期信贷 167亿帝国马克
总计 1190亿帝国马克
=======================================
军费开支 600亿帝国马克
其他所有开支 590亿帝国马克
(弗里茨·费德劳,《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经费的筹措》,1962)
在希特勒执政的初期,制造军火的原料和农产品都发生过短缺情况,军队的汽油储备也即将耗尽。这种物资短缺是德国对外贸易面临的苛刻条件造成的。而且政府既要照顾到军费开支,又要满足民间的经济需求,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直到1935年,德国规定了最高工资限额,国家得以从全国岁入中抽调更多的钱,才得以偿还了日益增加的公众债务。
第三帝国最喜欢标榜的成就之一就是解决了德国庞大的失业人口问题。不断扩大的军备需要刺激着军火工业和相关产业的畸形繁荣发展。“熟练的工人进兵工厂,不熟练的工人修筑高速公路”,这些失业大军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尽管平均薪金很低,但是社会的总体购买力增加了。当然,德国国内基本消费品的匮乏使得购买力的增加仅仅停留在帐面上。作为解决途径之一,纳粹提倡德国的人民大众一种朴素的、农民式的简朴生活,求温饱不求奢华。号召人们用鱼代肉,用黑面包替代白面包,用人造黄油替代真正的黄油。高级食品如野味、贝类、鱼子酱、肥鹅肝和进口的高级酒类仅仅在大饭店和高级食品店里出售,享用这些美味被宣传为非德意志的、罪恶的和堕落的行为。普通的中产阶级美味如热带水果、进口肉类、咖啡、白面包和新鲜黄油,在德国的市面上也不是经常能够见到。总体上讲,在当时德国这种“大炮代替黄油”的政策下,民生只是次要的问题。
除了国内的困难以外,德国对外贸易的条件也变坏了。1933年之前,德国曾经因为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下跌而获利。但是在1934年和1935年,国际市场上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不断下跌,原材料、食品和半成品的价格却不断上涨。这对德国这样的工业国家是非常不利的。德国政府官员就曾经考虑过,如果军备扩张速度保持不变,就从1935年秋季开始在德国国内实行食物配给制度。军备水平和生活水平同时提高,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任命戈林担任原料和通货部的调解员,随后又任命他为这个部的经济协调员,专门负责解决这个令人烦恼的问题。1936年之后,德国利用先进的工业产品向中国、丹麦、苏联和东欧各国换取了大量农产品和原料。但是德国国内消费品短缺和民众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直到战争结束都未能彻底解决。
燃料问题比对外贸易和原料供应方面的问题都严重。这是后来在1936年制订备战的“四年计划”的主要原因。德国的石油主要来自罗马尼亚和波斯湾的美、英石油公司,此外还从匈牙利和爱沙尼亚进口少量石油和油页岩。德国国防军曾经发誓要在德国生产出人工合成汽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以及考虑到战时不依赖国外的石油来源,就必须用液化煤炭的方法大量生产燃油。这个任务交给了规模巨大的I.G.法本康采恩。钢铁和橡胶方面自给自足化的尝试也一直在努力不懈地进行,而且象食品和消费品方面的尝试一样,最终的成果不是很好(人造橡胶工业除外)。
注:《霍斯巴赫会议记录》,Das Hossbach Protokoll,Hossbach Memorandu。 弗里德里希·霍斯巴赫是纳粹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的上校。他以记录官身份参加了希特勒于1937年11月5日在柏林召开的军事首脑会议,记录了希特勒讲述的纳粹德国侵略扩张计划的细节,并在11月10日将其整理提交给总参谋部。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希特勒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长达四小时的长篇大论,并详细地阐述了征服各个国家的先后顺序——首先是征服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对付苏联的重要的初步行动。后来纳粹德国按照这个顺序开始了战争行动。出席会议的有希特勒、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元帅、陆军总司令冯·弗立契男爵、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空军总司令戈林、外交部长冯·牛赖特男爵和霍斯巴赫上校。这份会议记录后来成为1946年纽伦堡审判中的重要证据。
二、1936年到1940年,“四年备战计划”
1936年8月纽伦堡党代会上,希特勒提出了一个全面备战的“四年计划”。他随后任命戈林为“四年计划”的全权负责人。德国开始了全面的战争经济计划阶段。希特勒宣布了四年计划要达到的目标。经济上承担的任务是,给德国人民创造若干“自力更生”的条件,也就是说,给德国人提供武器,以便打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鉴于德国经济的发展因缺少“生存空间”而受到限制,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有扩大“生存空间”才能保证德国人民获得生活的资料。换言之,也就是为德国获取食品和原料的来源。然而当时的情况是,德国的经济只能部分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在那段时间里,德国经济的职能有两个:一个是在有限的领域内保证人民的生活条件,另外一个是创造若干能“自力更生”的条件。军事上的努力要辅之以经济上的努力。在四年的期限内,要组织调整德国的经济,以便支援耗费巨大的战争。要尽一切力量发展燃油、合成橡胶、钢铁、化工工业,以减少德国对进口原料的依赖。
希特勒对经济工作的指示是德国总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为获取国外原料,武装手段就不可避免了。后来从一些缴获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德国的经济部门为德国夺取原料产地做出的一些建议和贡献。这些建议得到了戈林的支持,但是要达到的目的还是老生常谈,即德国如何武装起来打赢最后一场战争。与德皇的军火和经济巨头们在一战当中所做的同样建议比较起来,唯一的新意就是把德国的经济自给自足与扩张主义联系起来。这和经济部长雅尔马·沙赫特的最终目标——重振德国经济并使之重返世界市场——是正好相反的。所以德国成立了一个不隶属于经济部,而是直接向戈林本人负责的四年计划委员会。
德国出现了以戈林及其亲信为核心的一个特殊集团,掌握着全国的贸易、生产、国民经济和原料分配——不幸的是,在兼任空军头子的戈林领导下,这种分配必然向空军、航空工业部门以及遍及德国各地的所谓“赫尔曼·戈林”康采恩的各个企业倾斜,因此根本就不可能是公平的分配。
在1936年到1942年期间,四年计划的组织和目的几次改变,但从1938年夏季开始,它在经济方面的重点就已经集中到拟订发展原料和常用消费品的计划。在这一时期,四年计划也考虑到了发展农业生产。此外,工资和物价的管制、劳工、海外投资等问题也在这项计划的考虑范围之内。也是从1938年夏季开始,计划人员把发展那些与装备机械化部队有关的工业列为首要的考虑重点,包括那些制造合成燃料、装甲、枪炮和发动机的工厂。从宣战到1942年,“四年计划”的相关执行组织成了整个德国战争经济中最主要的部门。它能够为国防军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燃料,但是并没能消灭那种官僚机构的争权夺利和拖拉延误的作风。这样一来,事先制订好的发展原料、消费品和合成制品的指标必然要经常修改,数量多得不合理,时间期限短得不合理。重要战争物资的生产本应该由军方掌握,但是也被放进了四年计划那些生产原料和消费品的计划之中。同时,四年计划下属各部门各自为政,通常不能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资本的周转、生产的周期、劳动力的分配和运输的途径,因此这些部门常常是产生错误的根源。当然,这种体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某些资源全部集中到某一个部门掌管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四年计划在德国的战争努力中所起的作用,如果要进行确切的统计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只在某些特定的工业部门中控制个别的项目。但是可以从四年计划的投资中看出它的各种活动的规模。从1936年到1942年,四年计划的总投资额达132.5亿帝国马克,占该时期德国工业总投资额的50%。在四年计划的投资中,生产碳氢化合物的投资占41%,合成纺织品的投资占21%,生产重金属的投资占10%,生产炸药、弹药和其他武器成品的投资占12%。尽管一些生产项目没有实现,但是总的来说四年计划还是比较成功的——起码德国政府的看法如此。在战争的最初几年当中,德国的这些战争物资从来没出现过严重的短缺。
(1)1936/1942年德国各主要军事工业部门产量情况对比表(单位:万吨)
产品
1936
1942
增加百分比
碳氢化合物
179
626
250%
铝
9.8
26
168%
合成橡胶
0.07
9.6
13600%
炸弹
1.8
30
1567%
火药
2 .0
15
650%
钢
1921.6
2048.0
6%
铜
6.14
4.11
-24%
镁
1.3
3.0
103%
合成化学制品
2.58
11.93
363%
(迪特马尔·佩钦纳,《自给自足的政策》)
(2)工业投资增长情况
1928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制造业
金额(百万帝国马克)
1717
700
1221
1637
2208
2952
3596
数值(1928年为100)
100
49
86
116
156
209
256
消费品工业
金额(百万帝国马克)
698
360
415
522
635
739
836
数值(1928年为100)
100
52
60
75
91
106
120
(来源同上。需要注意的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各国的工业投资额均大幅度下降)
尽管军工企业得到了绝大部分的投资,但是消费品工业的投资也得到了小幅度的增长。德国政府担心消费品的短缺将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德国工业投资结构在1938年和1939年的改变说明,经济体系的负担日益加重,需要政府不断地加以调整,以便使各个部门之间出现的不平衡得到纠正。虽然经济上出现了这种状况,但是人们不能因此推理说,因为军备开支如此之高,所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纳粹思想的唯物力论造成了生产状况的极度紧张,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同时也使战争的诱惑力增大。同样,德国那种以备战为基础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存在极其危险的局限性。即使社会公众舆论未对这种战争经济动员加以阻碍,这种经济也只有在不断爆发危机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向前发展。
三、1939年到1945年:战争经济的确立
战争爆发伊始,德国与其软弱而无准备的邻国相比,在战争物资的储备方面享有优势,从而获得极大的好处。这样就使得他们得以利用闪电战战术,在连续两年的时间里接连取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纳粹德国在战争准备上的那些愿望和目标得到了实现。尽管德国的大部分资源均划归军用,但是它的战争机器并未能如它的宣传鼓动人员所说的那样,成为不可抗拒的巨人。1939年之前,德国有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处于不稳定的平衡之中。一种倾向是搞战争经济。另外一种倾向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纳粹党在表面上是团结一致的,但是在对这两个倾向的看法和应该采取的办法上存在严重的分歧。最后由希特勒拍板决定,为了避免民心低%
与英国、法国和美国相反,德国在和平时期就已经为战争做好了全面准备。因此在整个战争的前半个时期,它根本不用在经济方面做什么特别的努力或动员,也不必完成那些痛苦的和平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转变工作。只有在闪电战失败、不得不对军事资源实行全面动员之后,德国的“战争经济”时期才真正开始。
一个国家战时的经济政策、经济计划与其技术成就有密切的关系。早在1916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首次试图发展与战略需求相适应的经济控制手段。这些手段都是一步步凑合起来的,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计划。由于这些经济控制手段决定了每一个工业部门得到的原料和资源的数量,所以这些相关的控制部门就取得了对整个德国经济进行组织、分配和操纵的重要权力。在第三帝国成立之后,其重整军备政策是在考虑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之后制定出来的,因此能够比一战时期更加完善地及时完成经济生产向战争方面转变的计划。下面将对第三帝国各个时期的经济做一些简单的回顾。
一、1933年到1936年,前期的战争努力
在1919年凡尔赛条约之后,德国国防军就在为德国的重新武装而秘密努力,但是直到希特勒上台时为止,德国的总体经济政策都是建立在和平国家通常的那些经济需求上的。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经济开始向总体化的重整军备目标转变。这样的转变,是与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密切相关的。而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又是由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所明确阐明的长远目标所决定的。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可以从以下两个政治口号中得到精辟的概括:一个是“扩张领土”,另外一个是“征服生存空间”。在德国1936年的“四年计划”和1937年的《霍斯巴赫会议记录》(注)中,都详细地对这些目的做了解释。
这些外交政策的基础,是以项雄心勃勃的军备计划。到了1936年,德国的军备力量已经赶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英国、法国等国的军备力量。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纳粹德国的累计军费开支已经达600亿帝国马克,所占国家年度财政预算的比例从1932年的4%增加到了1938年的50%,相当于德国该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7%。同在1938年,英国的军费开支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美国为1%(见下表)
年度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3—1938年的平均值
德国
金额(10亿帝国马克)
1.9
4.1
6.0
10.8
11.7
17.2
8.6
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3
6
8
13
13
17
10%
英国
金额(10亿英镑)
0.1
0.1
0.1
0.2
0.3
0.4
0.2
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3
3
2
5
7
8
4.7%
美国
金额(10亿美元)
0.5
0.7
0.9
1.0
1.0
1.0
0.8
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1
1
1
1
1
1
1%
1美元= 2.5帝国马克,1英镑=4美元,1934年时1盎司黄金价格为35美元。
(摘自卡罗尔·贝雷尼塞:《总体战的设计》)
由于德国中央政府的财政资产(步包括各州和行政区)在1933年到1939年之间只能负责军费开支的三分之二,所以为了担负如此庞大的开支,就必须建立起新的财政程序和财政制度。
德国政府为了不让公众看到政府为了重整军备而负担着巨额的债务,发行了一种“冶金研究所证券”。“冶金研究所”是一个纯属虚构的机构,它的资本由各主要军火生产厂家提供。德国政府用这种证券偿付军火购置费用,而在德意志银行的担保下,这种证券交到军火生产商手中后将不兑现,或尽量把兑现期延后,利息由政府支付。这就相当于德意志银行向政府提供了一笔规模巨大的信贷。在1937—1938财政年度快结束时,已经发行的冶金研究所证券面值达120亿帝国马克,到战争爆发时实际兑现的只有15亿帝国马克。到了1939年,军火生产商手中到期兑现的冶金研究所证券由不付利息的国库券代替现金支付。这样,德国政府(独裁者)就控制了德意志银行和德国的全部信贷权。
以下是德国政府1933年到1939年9月的收入和开支情况汇总:
国内税收、海关关税和其他来源 818亿帝国马克
冶金研究所证券 105亿帝国马克
税收债券 31亿帝国马克
短期信贷 69亿帝国马克
长期信贷 167亿帝国马克
总计 1190亿帝国马克
=======================================
军费开支 600亿帝国马克
其他所有开支 590亿帝国马克
(弗里茨·费德劳,《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经费的筹措》,1962)
在希特勒执政的初期,制造军火的原料和农产品都发生过短缺情况,军队的汽油储备也即将耗尽。这种物资短缺是德国对外贸易面临的苛刻条件造成的。而且政府既要照顾到军费开支,又要满足民间的经济需求,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直到1935年,德国规定了最高工资限额,国家得以从全国岁入中抽调更多的钱,才得以偿还了日益增加的公众债务。
第三帝国最喜欢标榜的成就之一就是解决了德国庞大的失业人口问题。不断扩大的军备需要刺激着军火工业和相关产业的畸形繁荣发展。“熟练的工人进兵工厂,不熟练的工人修筑高速公路”,这些失业大军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尽管平均薪金很低,但是社会的总体购买力增加了。当然,德国国内基本消费品的匮乏使得购买力的增加仅仅停留在帐面上。作为解决途径之一,纳粹提倡德国的人民大众一种朴素的、农民式的简朴生活,求温饱不求奢华。号召人们用鱼代肉,用黑面包替代白面包,用人造黄油替代真正的黄油。高级食品如野味、贝类、鱼子酱、肥鹅肝和进口的高级酒类仅仅在大饭店和高级食品店里出售,享用这些美味被宣传为非德意志的、罪恶的和堕落的行为。普通的中产阶级美味如热带水果、进口肉类、咖啡、白面包和新鲜黄油,在德国的市面上也不是经常能够见到。总体上讲,在当时德国这种“大炮代替黄油”的政策下,民生只是次要的问题。
除了国内的困难以外,德国对外贸易的条件也变坏了。1933年之前,德国曾经因为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下跌而获利。但是在1934年和1935年,国际市场上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不断下跌,原材料、食品和半成品的价格却不断上涨。这对德国这样的工业国家是非常不利的。德国政府官员就曾经考虑过,如果军备扩张速度保持不变,就从1935年秋季开始在德国国内实行食物配给制度。军备水平和生活水平同时提高,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任命戈林担任原料和通货部的调解员,随后又任命他为这个部的经济协调员,专门负责解决这个令人烦恼的问题。1936年之后,德国利用先进的工业产品向中国、丹麦、苏联和东欧各国换取了大量农产品和原料。但是德国国内消费品短缺和民众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直到战争结束都未能彻底解决。
燃料问题比对外贸易和原料供应方面的问题都严重。这是后来在1936年制订备战的“四年计划”的主要原因。德国的石油主要来自罗马尼亚和波斯湾的美、英石油公司,此外还从匈牙利和爱沙尼亚进口少量石油和油页岩。德国国防军曾经发誓要在德国生产出人工合成汽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以及考虑到战时不依赖国外的石油来源,就必须用液化煤炭的方法大量生产燃油。这个任务交给了规模巨大的I.G.法本康采恩。钢铁和橡胶方面自给自足化的尝试也一直在努力不懈地进行,而且象食品和消费品方面的尝试一样,最终的成果不是很好(人造橡胶工业除外)。
注:《霍斯巴赫会议记录》,Das Hossbach Protokoll,Hossbach Memorandu。 弗里德里希·霍斯巴赫是纳粹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的上校。他以记录官身份参加了希特勒于1937年11月5日在柏林召开的军事首脑会议,记录了希特勒讲述的纳粹德国侵略扩张计划的细节,并在11月10日将其整理提交给总参谋部。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希特勒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长达四小时的长篇大论,并详细地阐述了征服各个国家的先后顺序——首先是征服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对付苏联的重要的初步行动。后来纳粹德国按照这个顺序开始了战争行动。出席会议的有希特勒、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元帅、陆军总司令冯·弗立契男爵、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空军总司令戈林、外交部长冯·牛赖特男爵和霍斯巴赫上校。这份会议记录后来成为1946年纽伦堡审判中的重要证据。
二、1936年到1940年,“四年备战计划”
1936年8月纽伦堡党代会上,希特勒提出了一个全面备战的“四年计划”。他随后任命戈林为“四年计划”的全权负责人。德国开始了全面的战争经济计划阶段。希特勒宣布了四年计划要达到的目标。经济上承担的任务是,给德国人民创造若干“自力更生”的条件,也就是说,给德国人提供武器,以便打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鉴于德国经济的发展因缺少“生存空间”而受到限制,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有扩大“生存空间”才能保证德国人民获得生活的资料。换言之,也就是为德国获取食品和原料的来源。然而当时的情况是,德国的经济只能部分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在那段时间里,德国经济的职能有两个:一个是在有限的领域内保证人民的生活条件,另外一个是创造若干能“自力更生”的条件。军事上的努力要辅之以经济上的努力。在四年的期限内,要组织调整德国的经济,以便支援耗费巨大的战争。要尽一切力量发展燃油、合成橡胶、钢铁、化工工业,以减少德国对进口原料的依赖。
希特勒对经济工作的指示是德国总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为获取国外原料,武装手段就不可避免了。后来从一些缴获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德国的经济部门为德国夺取原料产地做出的一些建议和贡献。这些建议得到了戈林的支持,但是要达到的目的还是老生常谈,即德国如何武装起来打赢最后一场战争。与德皇的军火和经济巨头们在一战当中所做的同样建议比较起来,唯一的新意就是把德国的经济自给自足与扩张主义联系起来。这和经济部长雅尔马·沙赫特的最终目标——重振德国经济并使之重返世界市场——是正好相反的。所以德国成立了一个不隶属于经济部,而是直接向戈林本人负责的四年计划委员会。
德国出现了以戈林及其亲信为核心的一个特殊集团,掌握着全国的贸易、生产、国民经济和原料分配——不幸的是,在兼任空军头子的戈林领导下,这种分配必然向空军、航空工业部门以及遍及德国各地的所谓“赫尔曼·戈林”康采恩的各个企业倾斜,因此根本就不可能是公平的分配。
在1936年到1942年期间,四年计划的组织和目的几次改变,但从1938年夏季开始,它在经济方面的重点就已经集中到拟订发展原料和常用消费品的计划。在这一时期,四年计划也考虑到了发展农业生产。此外,工资和物价的管制、劳工、海外投资等问题也在这项计划的考虑范围之内。也是从1938年夏季开始,计划人员把发展那些与装备机械化部队有关的工业列为首要的考虑重点,包括那些制造合成燃料、装甲、枪炮和发动机的工厂。从宣战到1942年,“四年计划”的相关执行组织成了整个德国战争经济中最主要的部门。它能够为国防军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燃料,但是并没能消灭那种官僚机构的争权夺利和拖拉延误的作风。这样一来,事先制订好的发展原料、消费品和合成制品的指标必然要经常修改,数量多得不合理,时间期限短得不合理。重要战争物资的生产本应该由军方掌握,但是也被放进了四年计划那些生产原料和消费品的计划之中。同时,四年计划下属各部门各自为政,通常不能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资本的周转、生产的周期、劳动力的分配和运输的途径,因此这些部门常常是产生错误的根源。当然,这种体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某些资源全部集中到某一个部门掌管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四年计划在德国的战争努力中所起的作用,如果要进行确切的统计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只在某些特定的工业部门中控制个别的项目。但是可以从四年计划的投资中看出它的各种活动的规模。从1936年到1942年,四年计划的总投资额达132.5亿帝国马克,占该时期德国工业总投资额的50%。在四年计划的投资中,生产碳氢化合物的投资占41%,合成纺织品的投资占21%,生产重金属的投资占10%,生产炸药、弹药和其他武器成品的投资占12%。尽管一些生产项目没有实现,但是总的来说四年计划还是比较成功的——起码德国政府的看法如此。在战争的最初几年当中,德国的这些战争物资从来没出现过严重的短缺。
(1)1936/1942年德国各主要军事工业部门产量情况对比表(单位:万吨)
产品
1936
1942
增加百分比
碳氢化合物
179
626
250%
铝
9.8
26
168%
合成橡胶
0.07
9.6
13600%
炸弹
1.8
30
1567%
火药
2 .0
15
650%
钢
1921.6
2048.0
6%
铜
6.14
4.11
-24%
镁
1.3
3.0
103%
合成化学制品
2.58
11.93
363%
(迪特马尔·佩钦纳,《自给自足的政策》)
(2)工业投资增长情况
1928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制造业
金额(百万帝国马克)
1717
700
1221
1637
2208
2952
3596
数值(1928年为100)
100
49
86
116
156
209
256
消费品工业
金额(百万帝国马克)
698
360
415
522
635
739
836
数值(1928年为100)
100
52
60
75
91
106
120
(来源同上。需要注意的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各国的工业投资额均大幅度下降)
尽管军工企业得到了绝大部分的投资,但是消费品工业的投资也得到了小幅度的增长。德国政府担心消费品的短缺将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德国工业投资结构在1938年和1939年的改变说明,经济体系的负担日益加重,需要政府不断地加以调整,以便使各个部门之间出现的不平衡得到纠正。虽然经济上出现了这种状况,但是人们不能因此推理说,因为军备开支如此之高,所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纳粹思想的唯物力论造成了生产状况的极度紧张,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同时也使战争的诱惑力增大。同样,德国那种以备战为基础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存在极其危险的局限性。即使社会公众舆论未对这种战争经济动员加以阻碍,这种经济也只有在不断爆发危机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向前发展。
三、1939年到1945年:战争经济的确立
战争爆发伊始,德国与其软弱而无准备的邻国相比,在战争物资的储备方面享有优势,从而获得极大的好处。这样就使得他们得以利用闪电战战术,在连续两年的时间里接连取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纳粹德国在战争准备上的那些愿望和目标得到了实现。尽管德国的大部分资源均划归军用,但是它的战争机器并未能如它的宣传鼓动人员所说的那样,成为不可抗拒的巨人。1939年之前,德国有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处于不稳定的平衡之中。一种倾向是搞战争经济。另外一种倾向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纳粹党在表面上是团结一致的,但是在对这两个倾向的看法和应该采取的办法上存在严重的分歧。最后由希特勒拍板决定,为了避免民心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就二战时的武器而言,纳粹德国的武器无疑是最优秀的,无论是技术上,性能上,质量上,同时期的国家中鲜有能够与之相抗衡的,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主要有这几个因素。
首先,要从历史的角度考虑,自普鲁士以德意志最强邦国出现以来,其统治就极具军国主义特色,“士兵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所创建的军事制度使得普鲁士由一个并不出名的邦国一跃成为欧洲的军事强国,该制度在其次子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统治下发扬光大,这为德国军国主义道路打下了基础。威廉一世的国家政策指出,国家要为军队而服务,一切的政策都应对军队有利,大部分的钱都应该花在军队上,正是在这样的政策下,普鲁士真正的强大起来,也成为称霸欧洲的基础。当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二世继位时,普鲁士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欧中强国,军事力量欧洲之冠,其经济实力也不可小看,由于父子二人都实行了重商政策,这使普鲁士有充足的经济后盾来应付任何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在这段统治时期内,均构主义的思想已牢牢印在了统治者级政治家的脑中,没有人可以否认,这种政策为普鲁士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而普鲁士的全民皆兵政策也使这种思想留在了人民的脑中,这对以后的德国发展也有极大的影响。
到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上台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军国主义特征已极为明显,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体制已完全为军队服务,几倍于其他国家的军队数量便是最好的体现。到了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军国主义的思想便迅速在全国扩散,并且是根深蒂固的印在了国民的思想中。这种影响的后果是什么?就是全德的军事化。侵略和扩张被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以至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全德上下几乎没有任何人为战争而悲哀,反而像过狂欢节一样庆祝战争爆发。在有就是经济上的原因,大的资本家当然从战争中看到了利益,他们当然支持战争的爆发,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绝不可错过的发横财的大好机会。而事实也证明,他们的确发了大财,尤其是军火资本家。很自然的,当希特勒上台后,大资本家也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发财的机会,于是纷纷支持希特勒的当政,但从他的政策中,大资本家也意识到要是不认真点,他们一样会被抛弃以至于破产、倒闭,在希特勒清洗了一切与军事无关的产业后,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所有的军工企业都打起他们的精神来争夺最大的财富,无论是武器设定,还是生产制造,其竞争都是极为激烈的,所有的企业都拿出了他们最高标准与技术来竞争,自然,德国武器在性能和质量上也就有了高于其他国家的优势了。
最后是政策上的原因,在这里还是要谈到一些历史的问题,德国进入工业社会较其他的西方国家要晚,这对德国的影响就是德国从一开始就接触到了更为先进的技术。然后就是政策上的问题,俾斯麦很至此科技的发展,对当时的高新科技的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德国较早的进入了电气时代,又因为德国的军国主义道路需要,军工企业的发展也要比其他的国家迅速,希特勒对大的资本家所施加的压力也使军工企业对技术革新看得十分重要,而德国的军事策略(即有大规模装甲部队及大规模的空军掩护为前提所实施的闪电战)也对军工企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影响下,使德国的武器在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优势。
大量的高新科技的合理应用使德国武器的性能要远超英法,而其更高的质量要求也使其武器较苏联的武器更加优秀,这也就是德国武器优秀的原因所在.
首先,要从历史的角度考虑,自普鲁士以德意志最强邦国出现以来,其统治就极具军国主义特色,“士兵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所创建的军事制度使得普鲁士由一个并不出名的邦国一跃成为欧洲的军事强国,该制度在其次子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统治下发扬光大,这为德国军国主义道路打下了基础。威廉一世的国家政策指出,国家要为军队而服务,一切的政策都应对军队有利,大部分的钱都应该花在军队上,正是在这样的政策下,普鲁士真正的强大起来,也成为称霸欧洲的基础。当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二世继位时,普鲁士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欧中强国,军事力量欧洲之冠,其经济实力也不可小看,由于父子二人都实行了重商政策,这使普鲁士有充足的经济后盾来应付任何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在这段统治时期内,均构主义的思想已牢牢印在了统治者级政治家的脑中,没有人可以否认,这种政策为普鲁士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而普鲁士的全民皆兵政策也使这种思想留在了人民的脑中,这对以后的德国发展也有极大的影响。
到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上台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军国主义特征已极为明显,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体制已完全为军队服务,几倍于其他国家的军队数量便是最好的体现。到了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军国主义的思想便迅速在全国扩散,并且是根深蒂固的印在了国民的思想中。这种影响的后果是什么?就是全德的军事化。侵略和扩张被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以至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全德上下几乎没有任何人为战争而悲哀,反而像过狂欢节一样庆祝战争爆发。在有就是经济上的原因,大的资本家当然从战争中看到了利益,他们当然支持战争的爆发,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绝不可错过的发横财的大好机会。而事实也证明,他们的确发了大财,尤其是军火资本家。很自然的,当希特勒上台后,大资本家也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发财的机会,于是纷纷支持希特勒的当政,但从他的政策中,大资本家也意识到要是不认真点,他们一样会被抛弃以至于破产、倒闭,在希特勒清洗了一切与军事无关的产业后,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所有的军工企业都打起他们的精神来争夺最大的财富,无论是武器设定,还是生产制造,其竞争都是极为激烈的,所有的企业都拿出了他们最高标准与技术来竞争,自然,德国武器在性能和质量上也就有了高于其他国家的优势了。
最后是政策上的原因,在这里还是要谈到一些历史的问题,德国进入工业社会较其他的西方国家要晚,这对德国的影响就是德国从一开始就接触到了更为先进的技术。然后就是政策上的问题,俾斯麦很至此科技的发展,对当时的高新科技的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德国较早的进入了电气时代,又因为德国的军国主义道路需要,军工企业的发展也要比其他的国家迅速,希特勒对大的资本家所施加的压力也使军工企业对技术革新看得十分重要,而德国的军事策略(即有大规模装甲部队及大规模的空军掩护为前提所实施的闪电战)也对军工企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影响下,使德国的武器在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优势。
大量的高新科技的合理应用使德国武器的性能要远超英法,而其更高的质量要求也使其武器较苏联的武器更加优秀,这也就是德国武器优秀的原因所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