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历史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
早在两万两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
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
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为陪都。
元、明时,哈尔滨又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
明末清初时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遗存的建筑材料在原地修筑阿勒楚喀要塞。
清朝建立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阿城设阿拉楚喀副都统,哈尔滨为其所辖,属于吉林将军。
清末民初哈尔滨属于吉林省滨江县治。
清中后期,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的实施,大量满汉百姓移居哈尔滨地区。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
民国十二年(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
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
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扩展资料:
哈尔滨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
哈尔滨文庙、极乐寺与西方古典式建筑及造型奇特的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相映成辉。
被世人誉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
哈尔滨自然风光旖旎,四季分明,多姿多彩,太阳岛、东北虎林园、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松峰山、二龙山、玉泉狩猎场和亚布力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哈尔滨还是世界冰雪文化发源地之一,亚布力高山滑雪、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松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游乐、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此外,还有驰名中外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每年一届的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
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
哈尔滨的集中降水期为每年7至8月,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
年平均温度3.6℃。
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3.2℃至-24.8℃,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8.1℃至22.8℃。
3-5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 10℃左右。
6-8月份为夏季,炎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 ~ 20℃,最高气温达38℃。
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由于降水集中,间有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
9-11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
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南部地区2-4℃。
12-次年2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雪覆大地。
1月平均气温-15℃ ~ -30℃,最低气温曾达 -52.3℃。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