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什么?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扩展资料:
《论语》在战国初期成书之后,经历了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随着西汉王朝的勃兴,《论语》的传承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论语》以口头传授的方式分为两支,根据师承流传的源流,名为《齐论语》和《鲁论语》。
也就是来自齐地儒师解说的齐版《论语》和鲁地儒师解说的鲁版《论语》。此外,还有所谓的《古论语》,这个本子长期隐匿于孔子故宅的夹壁中,汉武帝时期才得以问世,并逐步为世人所知。
其中,鲁人传授的《鲁论语》有20篇,齐人传授的《齐论语》有22篇,从孔子故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则为21篇。
西汉末年,张禹被举荐担任太子的老师,讲授《论语》。由于当时的版本篇章与解说各异,张禹以自己本来师承研读的《鲁论语》为基础,兼采《齐论语》,择善而从,形成了统一的版本《张侯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再读国学经典:《论语》的版本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