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我来答
妖感肉灵10
2022-11-15 · TA获得超过6.6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01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7亿
展开全部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采用了对比反衬的写法。

上篇极写花灯满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过片引出观灯女子,他们时装悦目,笑语盈盈,但在好女如云当中,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自己的意中人,偶一回头,却只见他在灯火阑珊处。即可见诗人不肯随俗的抱负,也流露了悲戚的孤独感。他塑造的这位佳人形象是他自己的自画像,表现了诗人虽然政治失意,但宁固其穷,不改其节的品质。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