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有几大流派
太极拳有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赵堡等六大流派。
1、陈式太极拳
是古老的拳种,其他多数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跟陈式太极拳有一定的关系。
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焦作陈家沟陈长兴(陈式太极拳传人),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
3、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河南焦作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
4、孙式太极拳
河北完县人(今河北保定顺平县)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5、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相传是由武当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所创,由武当太极拳外传,祖师王宗岳传蒋法。另一种说法是陈式太极拳新架的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
6、吴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创建了“吴氏太极拳”。
相关说明
太极拳属武术一大拳系。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幻无穷,遂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命名的。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宋朝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第一句话就是“无极而太极”,并非说太极从无极产生,而是“太极本无极”之意,意即“太极”是产生万物的本源,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
太极拳取的也是这个意思。太极图是我国古人的一种最原始的世界观,拳术和太极说的结合,逐步形成了太极拳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极拳
1.陈式太极拳。简单的动作,包括剧烈的动作。折叠,松开,弹起;时快时慢,毛发生长和变化互相影响。2.杨式太极拳。体态舒展,温润柔和,给人一种气势非凡,大气磅礴的感觉。伸张正义,刚柔并济;活得充实,稳重,有朝气。3.孙式太极拳。动作小而轻,高一步,温柔圆润,过渡轻盈,动作方向变化多。开合自如,转换灵活;跟着退,退,就找到路了。4.吴式太极拳。身体上下呈一条线,突出了柔软度。柔软安静,紧凑舒适;传步式,斜而正。5.武式太极拳。只有左手保护,右手只控制右侧攻防;同时强调内气的过渡和动作的过渡。紧凑、适中、舒适;开合自如,进退自如。
太极拳是全身运动,可以充分锻炼身体的主要器官和细胞,充分提高锻炼者的身体活力。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太极拳可以恢复部分器官的技能,延缓其衰老时间。多玩太极拳可以让你保持健康,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你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早上不要太早练太极拳,尤其是冬天。你应该在吃完早餐半小时后练太极拳,这样可以避免空腹练太极拳带来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