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经济师初级工商管理章节要点:第六章
第二节 技术改造方案选择
一、技术改造规划
企业技术改造规划是指企业在较长时期内,对企业的技术改造方向、任务和措施进行的计划。它是在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行业和地区规划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它包括本企业技术发展方向,一定时期技术改造应达到的目标,技术改造的具体项目、规模(投资额)、内容和办法,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衔接。技术改造所需要的资金、设备、原材料,技术力量的来源,具体负责单位和人员,改造后的经济效益等。
企业技术改造规划的具体内容有:
(1)明确企业技术改造的战略目标、安排和实施步骤。
(2)确定企业生产过程应达到的技术水平。
(3)明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水平及指标。
(4)通过技术改造确定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能源和原材料节约、利润、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及措施。
(5)确定技术改造的重点、时间安排和进度。
(6)实施上述事项所必需的组织和技术措施、资金筹措和人员的培训。
二、技术改造项目的确定及其可行性研究
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确定投资方向阶段。
(2)项目的初步选择阶段。
(3)项目拟订阶段。
(4)项目的评价和决定阶段。由于企业技术改造较为复杂,涉及的问题多,政策性强,因而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难度较高。
(一)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术选择问题。
(二)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需要对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时,除了考虑由于进行技术改造而追加投资外,还应该把由于技术改造引起的某些生产能力消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计入总投资之中。也就是说,技术改造后形成的生产能力,不仅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还以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为代价,这一代价将要靠改造后增加的收益按标准回收期予以收回为在此情况下,其总投资可按下式计算:
K总=K新+K损-K利
式中K总——技术改造的总投资;
K新——因技术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资额;
K损——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
K利——拆除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例1】某造纸公司拟实施某项技术改造项目,预计需要新投资5 000万元,拆除旧厂房设备将会损失300万元,而这些厂房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该项目的总投资额K =5 000+300—50=5 250(万元)。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经济效益时,会遇到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只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而其产量规模基本不变的技术改造方案,比如只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改善产品质量的方案,由于未改变生产规模,因而,不存在使部门平均成本升高的情况,其投资效益表现为产品成本的节约。这种只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可按下式计算:
E=Qt(C0—C1)E0— K
式中E——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
Q1——技术改造后的年产品产量(Q1=Q0);
C0、C1——技术改造前、后的产品单位成本;
K——技术改造的总投资;
E0——标准投资效益系数。
当E>O时,技术改造方案可行;当E<0时,技术改造方案不可行;而当E=0时,则要看环境保护、劳动条件是否良好而决定改造方案是否可行。
【例2】 某厂年产煤100万吨,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消耗,需耗资2 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完成后,每吨煤的成本将由原来的230元降低至200元,试确定该方案是否可行。
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则:
E=100×(230-200)-0.3 x2 000
=3 000—600
=2 400(万元)
因为E>0,故该改造方案可行。
另一种情况是,当旧厂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显着扩大后,其经济效益则表现在产品成本的降低、产量的增长以及因产量增长而带来的收益上。规模扩大,可能使部门成本提高。为了不使部门平均成本升高,首先计算保证部门平均成本不升高的单位成本降低额,即成本降低的临界值,一般用a表示。当技术改造方案的单位成本降低额等于或大于a值时,改造方案可以考虑;否则,不予考虑。在该改造方案被确认可以考虑后,要借助于一个与改造后规模增大情况相当的新厂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扩大生产规模的改造项目,其经济效益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E=(Q0C0+Q2C2+E0K2)-[Q1C1+E0( K+L)]
式中E——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
Q0——技术改造前的生产规模;
C0——技术改造前的单位成本;
Q1——技术改造后的生产规模;
C1——技术改造后的单位成本;
Q2——新建厂的生产规模;
C2——新建厂的单位成本;
K2——新建厂的投资额;
E0——标准投资效益系数:
K——技术改造的总投资;
L——改造期间的减产损失总额。
减产损失=减产数量×(单位售价一单位成本)
在上式中,Q0C0+Q2C2+E0K2为新建厂方案的年计算费用,而Q1C1+E0( K+L)为改造方案的年计算费用。当E>0时,说明改造方案较建新厂方案计算费用有节约,改造方案优于新建厂方案;当E<0时,建新厂方案较改造方案的计算费用有节约,建新厂方案优于改造方案;当E=0时,如果环境保护、劳动条件明显改善,则可认为改革方案可行。
仍以例2来说明,假设技术改造完成后,产量由原来的loo万吨增加到180万吨。假设新厂建设需要投资5 000万元,建成后,年产130万吨,新厂的单位成本为180元/吨。新厂建设时减产30万吨,已知每吨煤的售价为300元: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E=(100×230+130×180+O.3×5000—{180×200+0.3×[2000+30×(300—230)]}
=47 900—37 230
=10 670(万元)
因为,E>0,说明改造方案较新建厂方案费用有节约,改造方案优于新建方案。
三、技术改造方案优化选择的方法
技术改造方案优化选择的方法有多种,这里只介绍投资回收期法、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和效益成本分析法。
(一)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是指某技术改造方案的投资额用该方案实施后的净收益额来补偿的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
其计算公式如下:
T=(ΣK)/P
式中 T——投资回收期;
K——投资额;
P——年平均净收益额。
投资回收期T越小越好,它表示用于技术改造投资将得到补偿的时间短,投资发挥的效用快。对于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油于工程项目使用寿命和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同,因此衡量投资回收期标准也不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不同部门和行业的标准投资回收期。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如小于标准投资回收期,则认为该方案是可行的;否则,就是不可行的。当某一技术改造项目有多个实施方案时,要首先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投资回收期,与标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淘汰超过标准投资回收期的方案。然后,再比较其余的方案,选择投资回收期最短的方案作为优选方案。它适用于对资金时间价值忽略的静态分析,而且各方案是互斥方案,即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例如,某技术改造项目有四个互斥方案,其投资额和年净收益额如表6-l所示。
设标准投资回收期T=8年,在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中,方案4.的投资回收期最短,所以应该选择方案4。
这种方法是在对投资额无约束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有投资约束,则第一步应该淘汰超过投资约束的方案。
(二)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追加投资回收期是指某技术改造项目有两种以上方案时,采用某一方案比采用其他方案多投资的部分,由采用这一方案比采用其他方案节约的经营费用来补偿所需要的时间。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甲方案比乙方案投资少,而经营费用多;或者甲方案比乙方案投资多,而经营经费用少。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技术设备先进一些,投资就得多一些,带来的好处是将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消耗就省,因此经营费用就少。在此情况下,就要用追加投资回收期来进行方案评价与优选。现以公式表示:
当Kl>K2,ClC2,则
式中Kl、K2——两个方案的总投资额;
Cl、C2——两个方案的经营费用;
Td——追加投资回收期。
利用追加投资回收期法优选技术改造项目方案,就是要将扎和n(标准投资回收期)
进行比较,当Kl>K2,ClK2,ClTn时,方案2为优选方案,淘汰方案1。当有两个以上方案时,采用两两相比,逐一淘汰的办法。举例说明:
某技术改造项目有三个互斥方案,其投资额及经营费用如表6-2所示。
设标准投资回收期为Tn=5年,试选最优方案。首先将方案3同方案2比较:
因为Td
再将方案3同方案l比较:
因为Td
(三)效益成本分析法
效益成本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技术改造项目的各方案在整个寿命期间内收益的现值与成本比率,以确定各技术改造方案排列的优先次序和取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考虑资时间价值下的动态评价的一种方法,用益本率指标反映。益本率即为项目方案整个寿命期内收益的现值与成本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i——投资收益率。
当益本率大于1时,方案可以考虑接受;当益本率小于l时,方案应予拒绝;而当益本率等于l时,得等于失,此时应视资金的充足与否而决定方案的取舍。
在资金约束的条件下,按益本率从高到低排歹IJ进行选择,直到投资总额已经用完,或已无益本率B/C>l的方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