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代表着“初始”,代表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按照时间推算,它所在的月份,又被称为“午月”,因此这一天便被人们称作端午。
屈原投江
在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介于爱国情怀屈原心如刀割,但是他始终不忍祖国灭亡,于五月五日,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当楚国的百姓听到信息后,非常悲痛,纷纷聚集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江里的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还有的老百姓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想让江里的鱼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
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绝代的诗人,更是倾注了不少爱国理想的政治家。对于他的事迹,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国为了纪念他,由此而来设立了端午节纪念屈原传承至今。
1.吃粽子
吃粽子是全国各地共同的习俗,已经维持了好几百年。在古代,粽子也被称为角黍,筒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入汨罗江自杀,当时的人们为了保护这位伟人的尸体,便包了很多粽子放入河中,吸引鱼虾,自此之后便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2.赛龙舟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它的由来也和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据说在屈原跳江之后,楚国人不愿看着这位伟人死去,便划着船去追赶,众人争先恐后,一直划到了洞庭湖,最终也没能找到屈原的踪迹。赛龙舟的习俗最开始流行于南方,后来逐渐成为了全国性的习俗。
3.系五色线
五色线也被称为五彩线,或五彩长命缕,人们会在端午节当天,把五色的彩绳绑在手腕上,脚腕上或脖子上,专门用来防止五毒近身。而且五色线要一直戴到六月六才可摘下,并且扔到河里冲走。
4.戴葫芦
成熟的葫芦当中有无数的葫芦籽,古人认为这象征着“子孙万代”,同时,葫芦的谐音“福禄”也象征着吉祥如意,因此古人们便有了戴葫芦的习俗。
5.煮鸡蛋
除了粽子之外,鸡蛋也是端午节不得不吃的食物。在民间有这样一段传说:世间有一瘟神,每到端午节便会祸害人间,带来疾病,人们苦不堪言,便去女娲娘娘庙磕头祈福,希望她可以消灾降福。都可以佩戴葫芦,有辟邪驱瘟之意。
一、品尝传统美食
在端午节,品尝粽子是人们必备的一个传统习俗。粽子有各种口味,如咸肉粽、蛋黄肉粽、豆沙粽等等。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寓意爱民如子的屈原为了不让百姓吃瓜而投江自尽的故事也让粽子更加具有文化内涵。
同时,在端午期间,人们还可以尝试制作一些传统的食品,如五色糯米饭、糯米糍子、艾叶香囊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端午节的传统风情,为这个重要的节日增添气氛。
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端午节有很多传统的活动,例如赛龙舟、挂艾叶、贴阳台、荡秋千等。赛龙舟是一项非常火爆的户外运动,促进相互之间的团队合作,增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体育观念。在端午节,许多地方还会举行相应的龙舟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