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实施途径_师范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和途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流,在素质教育的整体结构中,美育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立地位,并对素质教育的促进具有启导功能。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中,美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美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本文,笔者结合对美育的理解和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师范美术教学中深层次实施美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
学校美育首先要教会学生认识美,在认识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我在美术教学中,主要通过欣赏课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在中师美术教学大纲中,欣赏课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此课的讲解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知道作品和作者的名字,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地挖掘作品内涵,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面提高美的欣赏能力。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让学生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作品的不同历史背景,感受作品宏大的美。比如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时,让学生从人文主义运动的角度理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么,学生首先明确人文主义的思想,进而才能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特色,从中也就明白蒙娜利莎那迷人微笑的魅力,以及达芬奇对现代艺术的贡献。这一意识建立后,再欣赏别的艺术作品时,学生会就学会了首先想到把他们放到历史大潮中去评价和欣赏,进而理解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品美的地方。
2.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个性美的欣赏能力。美术有很多欣赏种类,除了绘画之外,还有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在欣赏米开朗基罗那动人心魄的雕塑时,注意与绘画作品的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就会知道雕塑作品真实的美和强烈的感染力。《掷铁饼者》的美正是体现内在的精神力量与强健体力结合起来的那一时刻,同时学生也感受到它那精巧独特的美感,并发现建筑艺术宏大的气势和简练的形式。在课堂上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美的丰富多彩,并且能联系实际,分析现在生活中不同事物的独特美感,也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通过不同国度的作品特色的分析,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而中国绘画又以独特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学生初欣赏时,就会感受到它与西方绘画的不同。待老师讲了它的独特工具、材料、美学原则所形成的画面效果之后,学生会渐渐发现其中的美,惊讶于古人的伟大,从而更加热爱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热爱祖国并立志要带着这种深深的感情将这一国粹精神传承下去。学生在欣赏的不同类别的中国画之后,就能够从原来的盲目观看,发展到后来能够体会出工笔工整细致的美感和写意痛快淋漓的精神,并能通过老师的指导,从深层次上去理解国画。
二、培养学生美创造力
马克思说:“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可以说,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和美的体验时,常常会激起学生进行美的创作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所以本人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
1.从环境的感受中去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且为此倾注了毕生的心血。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再经过一番努力,就可以把校园环境建设得更美观。例如:可以把课堂所学的美术字及图案等有关知识应用到校园布置中。如,在墙上书写的体现美的名言警句,美观而形象地陶冶着学生心灵;在各班教室中建立体现美为主题的“艺术园地”,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为了使学生美的创造力得到深层的发展,还可以把这种创造发展到大自然中以及学生自己的小天地中。可在写生课程中尽量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美、感受美,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观察的技能、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进而在此基础上把观察到的美的事物创造出来。
2.在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有丰富的类型,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丰富的形式,使美得到有效深入的展开。学生通过欣赏课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后,可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基本造型能力:在素描课中,培养学生表现丰富调子的能力;在色彩课中,通过色彩美学理论的讲解,培养学生创造画面、美化生活的能力;手工课如剪纸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动手能力的课程,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更是一种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不能只是让学生机械地临刻花样,而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其精髓,不断地有所创造,才能继续将其精神发扬光大。还有其它类型的课,如简笔画、图案课等,如能恰当利用,都可以锻炼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促进美的创造力。应校积极开展各类美术活动,如艺术节、美术比赛等,定期举办各类美术展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开阔视野,而且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教学的实践,认为美育在培养具有现代人素质的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显得重要。为此,我们必须面向未来社会的要求,站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高度,把美育抓实抓细抓好。
(责任编辑 武之华)
一、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
学校美育首先要教会学生认识美,在认识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我在美术教学中,主要通过欣赏课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在中师美术教学大纲中,欣赏课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此课的讲解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知道作品和作者的名字,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地挖掘作品内涵,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面提高美的欣赏能力。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让学生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作品的不同历史背景,感受作品宏大的美。比如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时,让学生从人文主义运动的角度理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么,学生首先明确人文主义的思想,进而才能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特色,从中也就明白蒙娜利莎那迷人微笑的魅力,以及达芬奇对现代艺术的贡献。这一意识建立后,再欣赏别的艺术作品时,学生会就学会了首先想到把他们放到历史大潮中去评价和欣赏,进而理解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品美的地方。
2.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个性美的欣赏能力。美术有很多欣赏种类,除了绘画之外,还有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在欣赏米开朗基罗那动人心魄的雕塑时,注意与绘画作品的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就会知道雕塑作品真实的美和强烈的感染力。《掷铁饼者》的美正是体现内在的精神力量与强健体力结合起来的那一时刻,同时学生也感受到它那精巧独特的美感,并发现建筑艺术宏大的气势和简练的形式。在课堂上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美的丰富多彩,并且能联系实际,分析现在生活中不同事物的独特美感,也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通过不同国度的作品特色的分析,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而中国绘画又以独特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学生初欣赏时,就会感受到它与西方绘画的不同。待老师讲了它的独特工具、材料、美学原则所形成的画面效果之后,学生会渐渐发现其中的美,惊讶于古人的伟大,从而更加热爱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热爱祖国并立志要带着这种深深的感情将这一国粹精神传承下去。学生在欣赏的不同类别的中国画之后,就能够从原来的盲目观看,发展到后来能够体会出工笔工整细致的美感和写意痛快淋漓的精神,并能通过老师的指导,从深层次上去理解国画。
二、培养学生美创造力
马克思说:“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可以说,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和美的体验时,常常会激起学生进行美的创作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所以本人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
1.从环境的感受中去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且为此倾注了毕生的心血。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再经过一番努力,就可以把校园环境建设得更美观。例如:可以把课堂所学的美术字及图案等有关知识应用到校园布置中。如,在墙上书写的体现美的名言警句,美观而形象地陶冶着学生心灵;在各班教室中建立体现美为主题的“艺术园地”,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为了使学生美的创造力得到深层的发展,还可以把这种创造发展到大自然中以及学生自己的小天地中。可在写生课程中尽量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美、感受美,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观察的技能、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进而在此基础上把观察到的美的事物创造出来。
2.在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有丰富的类型,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丰富的形式,使美得到有效深入的展开。学生通过欣赏课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后,可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基本造型能力:在素描课中,培养学生表现丰富调子的能力;在色彩课中,通过色彩美学理论的讲解,培养学生创造画面、美化生活的能力;手工课如剪纸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动手能力的课程,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更是一种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不能只是让学生机械地临刻花样,而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其精髓,不断地有所创造,才能继续将其精神发扬光大。还有其它类型的课,如简笔画、图案课等,如能恰当利用,都可以锻炼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促进美的创造力。应校积极开展各类美术活动,如艺术节、美术比赛等,定期举办各类美术展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开阔视野,而且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教学的实践,认为美育在培养具有现代人素质的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显得重要。为此,我们必须面向未来社会的要求,站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高度,把美育抓实抓细抓好。
(责任编辑 武之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