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审美情感目标_漫谈美术教育者的审美意识培养和健康人格建立
展开全部
健康人格是理想人格的基础,塑造和培养健康人格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信仰的核心问题。精神文明表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它也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的自身)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标志着人类对自身人格的建立水平。从个体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它也是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上的体现。
吉尔福德认为“人格是人的特质的独特模式”;林德采・荷尔认为“人格是特征的一种组织,它存在于自己而区别于他人”,拉扎鲁斯认为“人格是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们组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
对于美术教育者来说,要在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适应个人的精神需求,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取向,是我们必须一直追求的目标。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全面知识素养,从而更能完善其人格品质。很多学校也适应时代的需求,开设美术课,但有时会偏离原有方向,朝着技能训练方面去单一发展,这就产生了一个误区,如有的人会认为上美术课就是画画。
欣赏与绘画创作是一种“知”与“能”的关系,而“知”与“能”又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遵循着两种不同的内在逻辑。知者多立足于理性,或者说多立足于大脑的思考、分析来做出判断,而行者多立足于感性,或者说多依赖于肢体训练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具体到对绘画的欣赏与理解上,由于画画的人有实践经验,往往比不会画画的普通欣赏者更加熟悉绘画的技法,也更懂得如何欣赏、审美。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懂画就一定要会画画,事实上,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有一些不画画但也能读懂画的人,有的甚至对绘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人画了一辈子,但对绘画的认识仍十分肤浅,尤其是对绘画本质的理解。可见,提高自身学养,相互启发,方能识画、懂画,去欣赏画作产生的审美意境。
古人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道”。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的境界,是天理的至理、至德、至善。“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解释。对绘画的欣赏而言,“道”可解释为艺术规律和美学的原则。由于所有艺术种类的规律和原则都是相通的,所以通往“道”的途径也不止一条。在素质教育中,主要针对不画画的人,他们也可能通过学习书法、文学、音乐、戏剧等方式达到“体道”的层面,懂得艺术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了解很容易,掌握则困难得多,就好比看足球比赛,球迷很容易能看出球员射门功夫的好坏,而如果要球迷练就出色的射门功夫就很难。如果不画画的人,能通过学习书法、文学、音乐、戏剧等方式达到“悟道”的层面,那么他会很理性地去欣赏分析,不会陷入技巧至上的误区,所以,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欣赏、赞美绘画,做出判断,是最为可贵的。
不过,审美意识的变化往往呈现在某种类似重复的现象。有的艺术作品可能一看就明白,有的则要有一个过程;有的艺术形式为大家喜闻乐见,有的则有可能要通过引导才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这无形中就需要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的艺术观念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艺术的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必然的趋势,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是非写实形态、探索形态或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态的艺术,这就更需要美术教育者首先去了解,才能反馈给学生。如原始的审美意识在现代派中再现,形成原始派绘画;古典主义的再现形成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经过现代诸流派之后的写实主义再现成了超级写实主义。但这种再现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精神,绝非历史的简单重演,是在螺旋式的、新的高度上的再现。如,源自西方的抽象主义艺术,有些中国观众,甚至一些艺术家,因不解其意而斥之为荒诞、怪异,并将其拒之门外,但经过一些解释,经过反复展示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不仅是一种可以欣赏的艺术形式,而且可以承载积极的思想内容。此外,艺术上的“懂”也是一个广泛的、不确定的概念。许多人同时看一件艺术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并有不同的理解,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见,绘画作品的艺术性难以脱离欣赏者的直观感受而单独存在。优秀的艺术作品给人以愉悦感,同样,“丑”的艺术作品也应该值得欣赏者咀嚼、品味。一个优秀作品的真正价值,是作品内在的魂质对人心不可抗拒的征服力。艺术作品不单给人以审美感受,同时还应给人以智能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感召,犹如以石投水激起的浪花,有的开始水花四溅,但水波展开后,却快速消逝,不见余响;有的虽然只溅起一道涟漪,但在平静中,却蕴藏着无限的能量,如大河深泽,势也缓缓,但内蕴深沉。诗无达诂,在一幅作品面前见仁见智,取决于作品欣赏者多方的修养。有的作品在一些人看来,或许被誉为上乘之作,但时过境迁,却被人们淡忘。有的作品,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被认为不屑一顾,甚至遭到讥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日益显示出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为超越时空的不朽之作。
人类的审美意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扩展、流动着,美感知觉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美”不是常数,而是变数,要打破人们对美的欣赏的常规,启发人们:“应该再从这个角度来看,瞧,多美!”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也应把埋在客观现实中的美发现并挖掘出来,展示给人们,让每一个欣赏的人去发现它的点滴美,汇成江河大海,使人们在这样的海洋中各取所需,自由游乐。
为此,笔者认为,在这项工作中应努力使教育者首先成为时代“先觉”,民族“骄子”,去追求一切有时代感的优美意境和美好形象,加强自身的全面素养,这是主调、主旋律。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从优秀作品中去领悟、回味,去深思,从而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来完备一个师者的人格。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
吉尔福德认为“人格是人的特质的独特模式”;林德采・荷尔认为“人格是特征的一种组织,它存在于自己而区别于他人”,拉扎鲁斯认为“人格是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们组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
对于美术教育者来说,要在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适应个人的精神需求,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取向,是我们必须一直追求的目标。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全面知识素养,从而更能完善其人格品质。很多学校也适应时代的需求,开设美术课,但有时会偏离原有方向,朝着技能训练方面去单一发展,这就产生了一个误区,如有的人会认为上美术课就是画画。
欣赏与绘画创作是一种“知”与“能”的关系,而“知”与“能”又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遵循着两种不同的内在逻辑。知者多立足于理性,或者说多立足于大脑的思考、分析来做出判断,而行者多立足于感性,或者说多依赖于肢体训练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具体到对绘画的欣赏与理解上,由于画画的人有实践经验,往往比不会画画的普通欣赏者更加熟悉绘画的技法,也更懂得如何欣赏、审美。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懂画就一定要会画画,事实上,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有一些不画画但也能读懂画的人,有的甚至对绘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人画了一辈子,但对绘画的认识仍十分肤浅,尤其是对绘画本质的理解。可见,提高自身学养,相互启发,方能识画、懂画,去欣赏画作产生的审美意境。
古人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道”。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的境界,是天理的至理、至德、至善。“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解释。对绘画的欣赏而言,“道”可解释为艺术规律和美学的原则。由于所有艺术种类的规律和原则都是相通的,所以通往“道”的途径也不止一条。在素质教育中,主要针对不画画的人,他们也可能通过学习书法、文学、音乐、戏剧等方式达到“体道”的层面,懂得艺术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了解很容易,掌握则困难得多,就好比看足球比赛,球迷很容易能看出球员射门功夫的好坏,而如果要球迷练就出色的射门功夫就很难。如果不画画的人,能通过学习书法、文学、音乐、戏剧等方式达到“悟道”的层面,那么他会很理性地去欣赏分析,不会陷入技巧至上的误区,所以,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欣赏、赞美绘画,做出判断,是最为可贵的。
不过,审美意识的变化往往呈现在某种类似重复的现象。有的艺术作品可能一看就明白,有的则要有一个过程;有的艺术形式为大家喜闻乐见,有的则有可能要通过引导才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这无形中就需要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的艺术观念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艺术的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必然的趋势,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是非写实形态、探索形态或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态的艺术,这就更需要美术教育者首先去了解,才能反馈给学生。如原始的审美意识在现代派中再现,形成原始派绘画;古典主义的再现形成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经过现代诸流派之后的写实主义再现成了超级写实主义。但这种再现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精神,绝非历史的简单重演,是在螺旋式的、新的高度上的再现。如,源自西方的抽象主义艺术,有些中国观众,甚至一些艺术家,因不解其意而斥之为荒诞、怪异,并将其拒之门外,但经过一些解释,经过反复展示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不仅是一种可以欣赏的艺术形式,而且可以承载积极的思想内容。此外,艺术上的“懂”也是一个广泛的、不确定的概念。许多人同时看一件艺术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并有不同的理解,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见,绘画作品的艺术性难以脱离欣赏者的直观感受而单独存在。优秀的艺术作品给人以愉悦感,同样,“丑”的艺术作品也应该值得欣赏者咀嚼、品味。一个优秀作品的真正价值,是作品内在的魂质对人心不可抗拒的征服力。艺术作品不单给人以审美感受,同时还应给人以智能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感召,犹如以石投水激起的浪花,有的开始水花四溅,但水波展开后,却快速消逝,不见余响;有的虽然只溅起一道涟漪,但在平静中,却蕴藏着无限的能量,如大河深泽,势也缓缓,但内蕴深沉。诗无达诂,在一幅作品面前见仁见智,取决于作品欣赏者多方的修养。有的作品在一些人看来,或许被誉为上乘之作,但时过境迁,却被人们淡忘。有的作品,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被认为不屑一顾,甚至遭到讥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日益显示出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为超越时空的不朽之作。
人类的审美意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扩展、流动着,美感知觉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美”不是常数,而是变数,要打破人们对美的欣赏的常规,启发人们:“应该再从这个角度来看,瞧,多美!”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也应把埋在客观现实中的美发现并挖掘出来,展示给人们,让每一个欣赏的人去发现它的点滴美,汇成江河大海,使人们在这样的海洋中各取所需,自由游乐。
为此,笔者认为,在这项工作中应努力使教育者首先成为时代“先觉”,民族“骄子”,去追求一切有时代感的优美意境和美好形象,加强自身的全面素养,这是主调、主旋律。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从优秀作品中去领悟、回味,去深思,从而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来完备一个师者的人格。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