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帝乙的历史典故
商王帝乙的历史典故
大商帝国的崩塌和纣王的鹿台自焚,是因为纣王深陷在征讨东夷部落的叛乱泥潭之际,被武王趁虚而入所致。这是导致“商灭纣亡”事实的全部吗?
不是,东夷部落的二次叛乱和武王的趁虚而入都只是外因,存在于大商帝国内部的因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
有人可能会拿传统史观来呛,就是:纣王荒淫无道、人心尽失就是内因。在我看来,纣王是属于击鼓传花,结果花传到纣王手里,炸了!所以,大商帝国倒塌的内因全部放在纣王身上,有失公允,他确实需要负主要责任,而不应该是全部。
那还有人和纣王一起来承担内因的过错吗?还真有,就是纣王的父亲,商王帝乙,也是今天的主角。
与儿子纣王相比,老商王帝乙在民间的存在感很弱,让人都把发生在他身上的“帝乙归妹”当做了文王八卦里的一个卦名。
公元前1102年,帝乙从父亲文丁中接过大商帝国的权杖,成为大商帝国的第三十位商王,都城在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不过,此时的大商帝国已经出现没落的迹象。
更准确点说,商王还是文丁的时候就有了没落的苗头,要不然,他也不会因为恐惧西岐而囚杀文王的父亲季历。
此时,帝乙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呢?面临着被东边和西边的方国两面夹击的巨大威胁。
东边是位于江淮之间且实力不俗的东夷部落,先后联合孟方、林方等部落叛乱,准备大举进攻大邑商。
西边在是身负杀父之仇的姬昌治下的西岐,也想着趁帝乙初执权杖,立足未稳之机,起兵攻商,报仇雪恨。
帝乙又是怎么破局的呢?帝乙决定采取“一拉一打”来稳定局面。商周双方皆大欢喜,重归于好,这桩亲事一时传为美谈,史称“帝乙归妹”。
拉谁呢?西岐的姬昌。说干就干,很快,双方完成了皆大欢喜的“和亲式联姻”,就有了“帝乙归妹嫁姬昌”的故事。再后来,文王被纣王囚禁期间演绎出后天八卦,其中一卦就叫《归妹》,辞曰“归妹:征凶,无攸利”。
再说帝乙的“归妹”,这一招确实很灵验。西岐本就隶属大商帝国,现在又结为姻亲,让姬昌重新燃起为大商帝国镇守西方的豪情,最主要的是放弃了进攻大商帝国的念头!
稳住姬昌后,帝乙便亲率诸侯,集中精力讨伐东夷部落。这次征讨,很快,得胜而归。
可以说,征讨东夷部落是帝乙的立威之战,大商帝国内部再也无人敢觊觎他的王位;对外,其他部落一看比自己强大的东夷族都被帝乙碾压在地上摩擦,自然也就绝了摸大商帝国这只老虎屁股的念头。
按说,帝乙成功征讨东夷部落,有利于大邑商的威严,稳定了大商帝国的统治,怎么还要为大商帝国的灭亡承担责任呢?
这个问题要从帝乙接下来做的事来分析。按说,帝乙在征讨东夷部落得胜回来之后,应该采取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充盈国库,以实现良性发展。
也不知夏商周时期,是不是都以抢地盘为第一要务,反正在征讨东夷部落的成功之后,帝乙心中产生了“武力可以解决一切”的想法。于是,就有了史载的帝乙“十祀征人方”,以及发动了远伐还在西岐西、北边的“盂方”、“西羌”、“西戎”之类的征讨之战,可谓是“犯帝乙强商者,虽远必诛”!
各位,大商帝国时期打仗虽然是冷兵器,但人、马、兵器、粮草有哪样不花钱呢,按“十祀征人方”的频率,对国库的消耗是很大的。虽然征讨成功后,被征讨者会上贡,但被征讨者本身实力就不济,算下来,投入和产出很可能成反比!
长期如此下去,没有强大的经济造血支撑,大商帝国的衰落只会加速,要不古人也不会提炼出“穷兵黩武”这个成语来警示后人呀!
帝乙对大商帝国的衰落一点都没有意识到,晚年又模仿叫“盘庚”的祖先迁都的做法,把都城从殷迁到了让纣王葬身的朝歌。
各位,盘庚绝对是大商帝国杰出的商王,他做得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被历史记载的“盘庚迁殷”,在阻力巨大的前提下,毅然决然地把大商帝国的都城从饱受黄河水患的商(今河南商丘)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让大邑商得以实现中兴的局面。
帝乙迁都并不是为了模仿先祖规避灾害而迁,而是为了彰显大商帝国的强大。帝乙也不是不知道,迁都就是一件耗资巨大的工程,而且需要持续起码五年以上的投入。这就让大商帝国的经济雪上加霜,也势必进一步加速大商帝国的衰落!
只是,大商帝国衰落之实被四处征讨的胜利所遮蔽,真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公元前1076年,商王帝乙,薨。带着衰落之势的大商帝国,击鼓传花般地落到了纣王的手里。纣王又模仿其父征伐的做法,最终触发了商灭纣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