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教育的特点
西周教育的特点:学术官守,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师合一
“学术官守”表示,西周时期的教育管理与行政职能由官员兼任,教育与政治权力存在较高度融合,这体现出西周教育的政教合一特征。
“学在官府”说明,西周教育场所设在政府机构内,教育活动处于政治权力的直接监督之下,这也显示西周教育的政教合一状态。
“政教合一”直接点明,西周教育与政治体系之间存在高度融合,教育被政治力量深度介入和利用,这是西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官师合一”意味着,西周教育的教师角色与政治官员存在一定融合,教师不仅承担教学职能,也兼具一定政治属性,这体现出西周教育的官师合一状态。
这四句话分别从教育管理、教育场所、政治与教育关系以及教师角色四个方面,概括了西周教育政教合一与官师合一的特征。西周教育深度融入政治生活,成为政治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融合状态体现在教育管理权力、教育场所选择、政治与教育高度结合以及教师角色的政治属性等方面。
拓展知识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朝代。从周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共传12王11代。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农业繁盛,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宗法制和井田制是当时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周王朝强盛时,势力所及,南过长江,东北至辽宁省,西至甘肃省,东到山东省。
西周已有较发展的教育制度。在国人乡里中设立的学校,称为庠(一说称序),教授知识技艺。贵族子弟的教育更为完备,专设有小学、大学。贵族子弟满八岁入小学,到十五岁成童时入大学。
西周学校
《周礼》有师氏、保氏两官,从他们的职掌看,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行、技艺和仪容等方面。技艺兼及文武,有礼、乐、射(射箭)、御(驾车)、书(文字)、数(算术),称为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