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的同音字
疰的同音字是“足”,它们都读作“zú”。
语义辨析
1.疰(zhu):指人体受风寒之邪所感,引起的寒热、发烧、头痛等病症。举例:他得了一场疟疰。
2.足(zu):常见偏旁,表示与脚或走路有关的意思。同时也有充足、满足等含义。举例:我今天走了很多路,脚很疼。
用法比较
1.用法相同:疰、足都是汉字,读音相同。
2.用法不同:疰主要用于描述一些身体不适的病症,而足则主要用于描述与脚或行走有关的事物。
拓展知识
1.由“疰”引申出来的成语和词语:疟疾、疟气、疟症、疟疠、疟原虫,都是用于描述跟疟疾相关的名词。
2.由“足”引申出来的成语和词语:不足、充足、自足、闲足、心满意足、支足为力等,都是与“足”相关的词语。
疰,汉语三级字,读作疰(zhù),有灌注和久住之意,多指具有传染性和病程长的慢性病,主要指劳瘵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如:疰忤(中医病名。犹中恶);疰夏(中医学名词。通常指夏季身倦、体热、食少等症状)。又,疰(注)病,中医学术语。
说文解字
(注)灌也。大雅曰。挹彼注兹。引伸为传注、为六书转注。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释经以明其义曰注。交互之而其义相输曰转注。释故、释言、释训皆转注也。有假注为咮者。如注星卽咮星是也。从水。主声。之戍切。古音如昼。
在四部。按汉、唐、宋人经注之字无有作注者。明人始改注为注。大非古义也。古惟注记字从言。如左传叙诸所记注、韩愈文巿井货钱注记之类。通俗文云。记物曰注。广雅。注、识也。古起居注用此字。与注释字别。
总结来说,“疰”的同音字是“足”,它们读音相同但含义不同。一个表示身体不适,一个表示跟脚或行走有关的事物。在汉字中,同音字很常见,需要通过语境来判断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