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的最后一课

说说“最后一课”的与众不同... 说说“最后一课”的与众不同 展开
 我来答
404626801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227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战争。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哇哇你是
2009-03-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有点难~但是我还能答的上:平时上课时小弗朗士总是无心听讲,但是这最后一课呢,他认真听讲,所以他在最后一节课上听得很容易。从这一内容得知:最后一节课与平时上的课不同之处为:最后一节课小弗朗士有认真听讲,而平时没有认真听讲。希望你能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9-03-06
展开全部
在一个民族即将灭亡的时刻,一个老师一一种怀念和憧憬以及对祖国无限敬畏之情完成了自己生涯中最后也是最精彩的一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zsdzxccr
2009-03-06 · TA获得超过2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我们刚上完,老师说的,3方面:1.气氛(声音\背景),2.老师(态度\服饰),3.学生(人数\态度)
给点分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