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语出《论语》首篇《学而》
理解这句话,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一个是“朋”的意义,一个是“朋”“自远方来”的原因。
在古代,“朋友”一词是一个很庄重的称谓。“朋”是指有共同学习目的的人,“友”是指有共同人生志向的人,合而论之,“朋友”就是指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切磋,互相促进,能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那么该怎样得到朋友,使他们“自远方来”呢?想让具有高尚修养的朋友“自远方来”,自己也必须具有好的人格魅力才行!
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发显示出自身的魅力,广交朋友,在相互学习切磋中不断提高自己,这必将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与我们相聚。2008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正是这样一个朋友相聚的盛会,也正是“有朋自远方来”的有力证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语出《颜渊》,是子夏劝慰同学司马牛的一句话
司马牛是一个好学的人,但他心中却有一个难以抹去的隐痛,就是他的哥哥桓魋。桓魋是宋国的司马,常行恶事,且有作乱之心,甚至要杀害孔子。有这样一个哥哥,司马牛满心忧虑。虽然孔子用“君子不忧不惧”来劝慰他,但他仍伤心的认为“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却没有。”于是子夏劝慰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一个人只要认真谨慎,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会以兄弟之情来对待你。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以诚相待,必然会换来别人的真心。孔子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颜渊》、《卫灵公》
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了两次。在《颜渊》篇,仲弓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仁”,孔子以此言相告;在《卫灵公》篇,子贡问老师“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吗?”孔子说:“其恕乎!”又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进一步阐释“恕”的意义,自己不喜欢做的,就不要强迫别人。
孔子重视这句话,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仁”的思想,即以仁爱宽厚之心去对待他人。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表达了类似主张,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君子成人这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孔子也知道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公冶长》篇中,他就曾告诫子贡:“这还不是你能做到的!”因此,他要子贡终身奉行“恕”这个准则,而他自己也是认真遵循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今天可以被看作“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充分尊重他人,如果能遵循这个原则,那么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际事务,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4.“德不孤,必有邻”——语出《里仁》篇
孔子把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人视为有德之人,但他们常常会遇到阻力,孔老夫子自己就是这样。他之所以周游列国,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国家无用武之地。在周游途中,他遭受了匡人的武装围困,在宋国险遭桓魋毒手,在陈国断粮的窘迫。此外,还有接舆、长沮、桀溺等持不同政见者的嘲笑。其境遇,真是“若丧家之狗”。孔子老夫子也曾发出过悲叹,甚至产生过逃避念头,但他知道“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天下为己任,以极大的勇气和信心来坚守自己的理想。在困苦的环境里,他能“乐亦在其中矣”;面对桓魋的迫害,他自信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德不孤,必有邻”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执著和信心。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我们更需要营造精神家园,守住心中理想的净土。坚信“德不孤”,坚守自己美好的节操,坚持追求理想,这就是人生动力之源泉!
5.“礼之用,和为贵”——语出《学而》篇
孔老夫子对“礼”非常重视。所谓“礼”,是一种节制、一种约束,是实现“仁”的重要准则。而“和”则是指不同事物和谐共处的状态,既是一种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又是一种方法论。
“礼”和“用”的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和”是运用“礼”的最佳方法。孔子主张“礼让为国”,而古人又常用味道的调合来比喻治国。做一锅好菜,必须以从容不迫的态度,调合百味,使之和谐畅美,这就是“和”。以“和”的方式来运用礼节,就能保证从全局出发,不偏执、不拘泥,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另一方面,“和”又是“礼”的目的。孔子在重“礼”的同时,提倡“君子和而不同”,遵守礼节,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而不苟且求同,广泛吸收他人长处,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既沉静、谦和,又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真君子。
而今,我们提倡建立和谐社会,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兼容互补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不断提升自己。这正是“礼之用,和为贵”的表现。
理解这句话,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一个是“朋”的意义,一个是“朋”“自远方来”的原因。
在古代,“朋友”一词是一个很庄重的称谓。“朋”是指有共同学习目的的人,“友”是指有共同人生志向的人,合而论之,“朋友”就是指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切磋,互相促进,能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那么该怎样得到朋友,使他们“自远方来”呢?想让具有高尚修养的朋友“自远方来”,自己也必须具有好的人格魅力才行!
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发显示出自身的魅力,广交朋友,在相互学习切磋中不断提高自己,这必将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与我们相聚。2008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正是这样一个朋友相聚的盛会,也正是“有朋自远方来”的有力证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语出《颜渊》,是子夏劝慰同学司马牛的一句话
司马牛是一个好学的人,但他心中却有一个难以抹去的隐痛,就是他的哥哥桓魋。桓魋是宋国的司马,常行恶事,且有作乱之心,甚至要杀害孔子。有这样一个哥哥,司马牛满心忧虑。虽然孔子用“君子不忧不惧”来劝慰他,但他仍伤心的认为“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却没有。”于是子夏劝慰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一个人只要认真谨慎,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会以兄弟之情来对待你。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以诚相待,必然会换来别人的真心。孔子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颜渊》、《卫灵公》
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了两次。在《颜渊》篇,仲弓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仁”,孔子以此言相告;在《卫灵公》篇,子贡问老师“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吗?”孔子说:“其恕乎!”又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进一步阐释“恕”的意义,自己不喜欢做的,就不要强迫别人。
孔子重视这句话,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仁”的思想,即以仁爱宽厚之心去对待他人。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表达了类似主张,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君子成人这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孔子也知道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公冶长》篇中,他就曾告诫子贡:“这还不是你能做到的!”因此,他要子贡终身奉行“恕”这个准则,而他自己也是认真遵循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今天可以被看作“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充分尊重他人,如果能遵循这个原则,那么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际事务,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4.“德不孤,必有邻”——语出《里仁》篇
孔子把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人视为有德之人,但他们常常会遇到阻力,孔老夫子自己就是这样。他之所以周游列国,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国家无用武之地。在周游途中,他遭受了匡人的武装围困,在宋国险遭桓魋毒手,在陈国断粮的窘迫。此外,还有接舆、长沮、桀溺等持不同政见者的嘲笑。其境遇,真是“若丧家之狗”。孔子老夫子也曾发出过悲叹,甚至产生过逃避念头,但他知道“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天下为己任,以极大的勇气和信心来坚守自己的理想。在困苦的环境里,他能“乐亦在其中矣”;面对桓魋的迫害,他自信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德不孤,必有邻”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执著和信心。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我们更需要营造精神家园,守住心中理想的净土。坚信“德不孤”,坚守自己美好的节操,坚持追求理想,这就是人生动力之源泉!
5.“礼之用,和为贵”——语出《学而》篇
孔老夫子对“礼”非常重视。所谓“礼”,是一种节制、一种约束,是实现“仁”的重要准则。而“和”则是指不同事物和谐共处的状态,既是一种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又是一种方法论。
“礼”和“用”的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和”是运用“礼”的最佳方法。孔子主张“礼让为国”,而古人又常用味道的调合来比喻治国。做一锅好菜,必须以从容不迫的态度,调合百味,使之和谐畅美,这就是“和”。以“和”的方式来运用礼节,就能保证从全局出发,不偏执、不拘泥,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另一方面,“和”又是“礼”的目的。孔子在重“礼”的同时,提倡“君子和而不同”,遵守礼节,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而不苟且求同,广泛吸收他人长处,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既沉静、谦和,又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真君子。
而今,我们提倡建立和谐社会,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兼容互补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不断提升自己。这正是“礼之用,和为贵”的表现。
参考资料: http://skyyue.bokee.com/viewdiary.30843266.html
展开全部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把分给我吧,反正演讲稿都给你写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