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古文加赏析(最好是 论语或孟子或老子的)

仅限今天不是名句要整段话一定要赏析否则一律不给分... 仅限今天
不是名句 要整段话 一定要赏析 否则一律不给分
展开
 我来答
浅雨樱
2009-03-14 · TA获得超过15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7.3万
展开全部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耶非耶?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或焉,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耶非耶?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或焉,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

[译文]

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说是山上可能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非常详细。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经书里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我对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感到很诧异。他们的传记上说: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从这首诗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

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贤明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天道对好人的报偿这种说法,到底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而又显著的事啊。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只走大路,从不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祸灾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深感困惑不解。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

孔子说:“思想志向不一致的人,不能在一起商量谋划。”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了。所以他说:“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

[译文]

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说是山上可能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非常详细。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经书里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我对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感到很诧异。他们的传记上说: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从这首诗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

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贤明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天道对好人的报偿这种说法,到底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而又显著的事啊。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只走大路,从不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祸灾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深感困惑不解。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

孔子说:“思想志向不一致的人,不能在一起商量谋划。”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了。所以他说:“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
laozi_guli
2009-03-14 · TA获得超过10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08万
展开全部
这个链接是中国老子网网站的链接,里面有很多老子的传说故事及老子道德经的解析,你可以看一下
http://www.chinalaozi.cn/index.asp
http://www.chinalaozi.cn/show.asp?id=77
我下面之复制了一个紫气东来。
紫气东来

顾名思义,“紫气东来”就是紫气自东而来。比喻祥瑞降临。正是由于它的美好含义,所以在中国民间,当每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喜欢把它作为春联的横批,贴在门框上。

汉朝人刘向在《列仙传》中写道:“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紫气东来”这句成语就出典于此。此处所说的“关”是指函谷关,在河南省最西部的灵宝市北边,是中国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与山海关、武胜关等齐名,并称为中国八大雄关。春秋时期开始建立,三千多年来,一直都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道,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紫气东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老子很有学问,在周王朝担任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大约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争夺地盘和权位的战争经常发生,老子预料到,将来会发生更大的战乱,所以就辞官不做,骑着一头青牛,离开了洛阳向西走去,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一个清晨,函谷关善观天象的关令尹喜突然看到东方紫气氤氲,便出关相迎,果然见一长须如雪,道骨仙风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而来,这就是老子。尹喜把老子留下来,请他做篇文章再走,老子就写了一篇专门讲“道”和“德”的文章,约五千字左右,后来人们把这篇文章印成书,书名就叫《老子》,又叫《道德经》。老子写完文章后,骑着青牛继续向西走,后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从此,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老子成了至高无上的天神,叫“太清道德天尊”,在民间都尊他为“太上老君”。

老子的《道德经》虽只有五千字,但却留下了许多成语,诸如“自知之明”、“善始善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都出于此,被中华民族世代沿用。而今,一进入函谷关风景点,就能感受到“紫气东来”的文化气息,老子骑着青牛飘然而至的石头塑像、老子撰写《道德经》的书案“灵石”和“自知之明”等名句的石刻……都跃然眼前。由于函谷关散发出来的“紫气东来”的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着海外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这千古雄关的美丽风采。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全我所求
2009-03-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梁惠王曰:“寡人[1]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2],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3]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4],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日:“王好战,请以战喻[5]。填然鼓之[6],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8]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9]也。数罟不入洿池[10],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11]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12],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13],申之以孝悌之义[14],颁[15]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6],涂有饿莩[17]而不知发[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19],斯天下之民至焉。”
开篇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我矜夸,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了铺垫。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众归附自己,孟子则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
接着孟子具体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他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最后经过层层逼近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合理地发展生产,并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然后,进一步阐述王道政治的道理。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orry24680
2009-03-14 · TA获得超过48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5万
展开全部
看到了上面的人摘的文章居然有把老子的思想当成修仙修道的思想,郁闷。赏析一段,助你窥豹一斑。

你选的这几个人,一句话都够解释一天领会一生的了。毕竟是圣人的精华嘛。

如老子道德经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我足足花了几个月才明白了几成意思。

通常的翻译有:1、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
2、能够说出来的道理,就不是永恒的道理。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 这两种翻译都差不多。

当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我也算是对有无的理解,祸福相生的理解懂了一些。然后就开始感觉这句话很好笑了,觉得老子荒谬了,因为这句话是个悖论,既然能说出来的道理不是真理,那么老子在说这话的时候不也是在总结道理吗,就跟一个总是说谎的人说“我在说谎”一样,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的悖论。

后来我笑话了他三个月后才明白,这正是老子的高明之处。看到了自己的浅薄。

他正是用一句简短的悖论,去驳倒自己,然后让自己的话消失在空气之中,却能以似有还无的形态,作为最接近真理的经验总结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