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雍正两朝的著名将领有哪些? 10
展开全部
1.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州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白皙通候最少年”。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 ,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发兵二十余万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不久,吴三桂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并平灭陕西等地的流寇余部,并灭四川军阀张献忠,结束了其在四川建立的暴虐政权。清顺治十四年(1657),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清廷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
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其孙吴世璠 继位 ,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
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为爱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枭雄李自成命丧其手的人。
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最最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因此,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亦扬亦异的。很难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
2.耿仲明
耿仲明(1604~1649)
中国明末将领,清兵入关前降清。清初三藩之一。字云台。祖籍山东,后迁移至辽东盖州卫。明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擅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之后,与孔有德出兵抵御后金时,后备粮饷不至,怨愤不已,两人遂于天聪七年(明崇祯六年,1633)率所部相偕渡海降后金。崇德元年(1636),清封耿仲明为怀顺王,属汉军正黄旗。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他为靖南王,与尚可喜进军广东,卒于途中。子耿继茂袭封,驻广州,又移福建。康熙十年(1671) ,继茂卒,其子耿精忠袭封。后随吴三桂叛清。
3.施琅 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军中一员虎将,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后因与郑成功交恶,酿成父亲和弟弟被杀的大祸,他再次投清。他先后担任副将、总兵、水师提督,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军平台,之后,他积极呼吁清廷在台湾屯兵驻守,力主保台固疆。他为今时的祖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广泛的赞誉,但也为一些人所诟病。对施琅的评价是一个海内外史学界较有争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史学观点的不同。那究竟该怎样评价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呢?编辑者以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当把他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观察其具体的实践活动对当时社会以及历史所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客观和公正的对历史人物编辑更优质的词条。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州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白皙通候最少年”。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 ,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发兵二十余万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不久,吴三桂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并平灭陕西等地的流寇余部,并灭四川军阀张献忠,结束了其在四川建立的暴虐政权。清顺治十四年(1657),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清廷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
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其孙吴世璠 继位 ,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
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为爱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枭雄李自成命丧其手的人。
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最最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因此,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亦扬亦异的。很难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
2.耿仲明
耿仲明(1604~1649)
中国明末将领,清兵入关前降清。清初三藩之一。字云台。祖籍山东,后迁移至辽东盖州卫。明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擅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之后,与孔有德出兵抵御后金时,后备粮饷不至,怨愤不已,两人遂于天聪七年(明崇祯六年,1633)率所部相偕渡海降后金。崇德元年(1636),清封耿仲明为怀顺王,属汉军正黄旗。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他为靖南王,与尚可喜进军广东,卒于途中。子耿继茂袭封,驻广州,又移福建。康熙十年(1671) ,继茂卒,其子耿精忠袭封。后随吴三桂叛清。
3.施琅 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军中一员虎将,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后因与郑成功交恶,酿成父亲和弟弟被杀的大祸,他再次投清。他先后担任副将、总兵、水师提督,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军平台,之后,他积极呼吁清廷在台湾屯兵驻守,力主保台固疆。他为今时的祖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广泛的赞誉,但也为一些人所诟病。对施琅的评价是一个海内外史学界较有争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史学观点的不同。那究竟该怎样评价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呢?编辑者以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当把他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观察其具体的实践活动对当时社会以及历史所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客观和公正的对历史人物编辑更优质的词条。
展开全部
康熙年间:施琅,甘国宝,还有海兰察,也比较有名,他是鄂温克族人。
雍正年间:本进忠,土族人,他就是张元吉,那是他参军是的假名,真名叫本进忠。
还有一位不得不提:岳钟琪,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元帅、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的21世孙,其实他们家在清朝三代都是名将。他的祖父岳镇邦,曾任左都督、绍兴总兵。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是岳镇邦的长子,曾以军功任游击参将,康熙三十五年晋升为四川提督,后转任山东总兵。岳钟琪最初任的是捐职同知,是个文官,后改任武职,历任四川永宁协副将、四川提督、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奋威将军等职。并被乾隆皇帝诰授光禄大夫三等公,并加少保、太子少保。雍正皇帝称他为“当朝第一名将”。乾隆皇帝称他为“三朝武臣巨擘”,“有清栋梁之臣”。
雍正年间:本进忠,土族人,他就是张元吉,那是他参军是的假名,真名叫本进忠。
还有一位不得不提:岳钟琪,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元帅、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的21世孙,其实他们家在清朝三代都是名将。他的祖父岳镇邦,曾任左都督、绍兴总兵。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是岳镇邦的长子,曾以军功任游击参将,康熙三十五年晋升为四川提督,后转任山东总兵。岳钟琪最初任的是捐职同知,是个文官,后改任武职,历任四川永宁协副将、四川提督、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奋威将军等职。并被乾隆皇帝诰授光禄大夫三等公,并加少保、太子少保。雍正皇帝称他为“当朝第一名将”。乾隆皇帝称他为“三朝武臣巨擘”,“有清栋梁之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康熙朝:周培公、施琅
雍正朝:岳钟琪
还有很多满人
雍正朝:岳钟琪
还有很多满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年羹尧,费扬古,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施琅,收复了台湾,祥见金庸先生的《鹿鼎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