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是什么?

 我来答
醉意撩人殇
高粉答主

2019-05-06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万
展开全部

1、教育思想:

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学习方法:

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扩展资料:

孔子教书育人: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七十二贤士”,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sdcz2005
高粉答主

2018-12-09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2365万
展开全部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学习方法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
孔子提倡“学而知之”,主张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子入太庙,每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意思是: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创造的人,我没有这个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的合理部分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孔子认为知识教育靠多闻多见去获得。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论语》第一句话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从旧的知识中得到启发,悟出新的道理来,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日,"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朱熹的注释很有道理,包括这样的意思:"故"是 "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时司"集中体现了二者相互间的联系性,并含有转化的意思。
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自已知探未知。
3、学思并重,以羊为重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
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马,会流于空想,那也有害的。这是孔子的学思并重的思想。但孔子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与思比较,学仍占首位。离开学习而去思考是空无所得,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才成,说明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
4、学以致用 言行相符
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呢?能把《诗》三百篇背诵下来。而在政治措施和外交活动上却不能用,那就算自学了。
孔子教授学生学以致用,使其各有专长,能从事政治活动。据《雍也》载,季康子间:“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间,"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送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他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即所谓"学而优则仕",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5、虚心求学 奋发不息
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他有一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承认不知道,不强不知以为知,这是求学做学问的起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认为在路上听到传
言就到处传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做学问好象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他还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认为整天吃饱了饭,不用一点心思,这种人很难有什么出息的!他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杜绝了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还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本来没有,却装着有,本来空虚,本来空虚,却装着充实,这是不好的。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祝福集邮进万家
2018-10-14 · 集不求早,参与就好;邮不求精,快乐就行!
祝福集邮进万家
采纳数:3776 获赞数:2865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使命践行者焦竣
2019-07-26 · TA获得超过13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01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136万
展开全部

首先孔子的价值不是在与教育而是在于治理国家, 他系统的阐述了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和矛盾所在,深入的解读社会根本问题所在,立论的高度是远远在教育和学习之上的。比如这一篇文章就论述了这个问题。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面对“贫富”的“不相”之谋

详解:上面两章都说到面对“贫富”的“不相”问题,不过都是从“安贫”而“乐道”这个角度说的。但并不是说贫穷就是好的,富就是不好的。“贫富”都是“相”,对于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来说,对于“贫富”只存在一个如何面对的问题,而不存在好和不好的问题。“贫”和“富”,都不影响行“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是大道,不是某类人的专利,无论穷人还是富人,一律平等,没有哪类人有优先权。

“贫”和“富”,在任何现实社会中都会存在的,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在财富分配不公的社会,这问题就更加突出。但这里相应的理解,不能光局限在财富上,例如学识上也有“贫富”问题,权力、权利分配上同样有类似的问题。任何一个现实的人构成的现实中的社会,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绝对的平等,只要不平等,必然面临着“贫富”问题,无论是在财富、学识,还是权力、权利等方面,这个问题都是无可逃避的。

但这一章,自古以来都把其中的“难”当成二声平声,相应的断句其实就成了“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例如,朱熹等人就是这样把“难”当成“难易”的“难”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贫穷而不怨恨是困难的,富贵而不骄横是容易的。”而如果这是人之常情,那这话就成了废话,但事实上,这样的解释连废话都算不上,只能是假话。自古以来的现实往往是穷人经常乐呵呵,富人却骄横无理,要把穷人赶尽杀绝。这章,自古以来的断句、解释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断句应该是“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还是先从“怨”说起,程度浅的“埋怨”、程度深的“怨恨”,被“怨”的就成了“仇人”了。这个“怨”,在古代就包含了“埋怨、怨恨、仇人”等意思。这里的关键在于“难”,不是二声平声,而“易”也不是“容易”的意思。因“怨”就会生“难”。何谓“难”?“难”,四声去声,是“敌对、造反、灾难”的意思。因“怨”而有“仇”而“敌对”甚至“造反”,这不是“灾难”是什么?

“骄”,本义是“健壮”的意思。富人,自以为“健壮”,因此“骄傲”进而“傲慢”甚至“骄横”最后达到“强烈”的程度。这个“骄”,在古代就包含了“健壮、骄傲、傲慢、骄横、强烈”等意思。“易”,不是“容易”的意思,其本义是“赐给”的意思。

富人,自以为自己的“富”是上天“赐给”的或者是自己的天赋、努力“交换”来的,因而产生“轻视、怠慢”,最终对立在社会上“蔓延”。“赐给、交换、轻视、怠慢、蔓延”,都包含在“易”里。

君子行“圣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而“人不愠”的前提是“人不相”,在具体的社会存在中,包括财富、学识、权力、权利等方面的广义“贫富”,是社会中最大的“相”。而这个贫富之“相”在任何“人不知”的社会中,都体现为“贫而怨难;富而骄易。”君子行“圣人之道”,把“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首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把这个“贫富”之“相”“不相”之,要让“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就是面对“贫富”的“不相”之谋。

要让“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不是让一个权威、教主等发一个倡议或来一段布道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用强制或诱惑的手段把人改造成具有“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思想的新人来掩盖现实无法掩盖的“贫富”之“相”。而是在“贫富”存在的现实中,用各种现实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手段来实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不相”。

对于《论语》、对于儒家来说,“不相”是“人不知”到“人不愠”的中间环节也是必经之路。“不相”是“相而不相”,不以“相”相之。首先不能否认“相”的存在,正因为有“相”的存在,才需要“不相”。例如,对于“贫富”之相来说,其存在是客观的,否认这种存在只能是掩耳盗铃、睁眼说瞎话,而是严重地“相”了。真正的“不相”,就是直面这“贫富”之相的存在,用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不以“贫富”之相相之,进而对“贫富”之相“不相”之。

何谓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上对“贫富”的“不相”?就是采取公平、一视同仁之谋,“贫”或“富”都不是偏袒的理由。而“贫”或“富”之间也要“不相”,也要相互平等视之。

对“为富不仁”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为富不仁”者以“富”为相,所以就要对之“不相”,将其“富”者之相给去了;对“贫而自贱”者要“富之贵之”,因为“贫而自贱”者以“贫”为相,所以就要对之“不相”,将其“贫”者之相给去了;对“挟贫而贼”的坚决打击,因为“挟贫而贼”者以“贫”为相,所以就要对之“不相”,将其“贫”者之相给去了。

必须再次说明的,这里的“贫富”,不单单指财富上的,例如权力上的“贫富”,就有所谓的“官民”之别,政治地位的“贫富”就有所谓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分。必须在广义的“贫富”上最终成就“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不相”,才能真正地“不相”。否则只能是“城头变换大王旗”,换汤不换药而矣。但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论语》中有大量的章节涉及这个问题,将陆续展开讨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儒家看穿了“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的应对办法

详解:上一章说明了必须通过对“贫富”的“不相”,达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样一个“人不相”的社会。所谓“人不相”,就是“人不知”到“人不愠”的中间环节和必经过程,就是社会中各种阶级、阶层等“相”都能平等地存在,不会出现某种类型的“相”以其“相”为相,从而一“相”独大,凌驾于其他各“相”之上。一旦出现一“相”独大,以“相”为相的,就要对之“不相”,回复到“人不相”的众相平等。而只有“不相”,才能“不同”;只有能同时容纳各种的“不同”,才能成就其“大”,才能有所谓的“大同”。但这种“人不相”的社会只是一个中间环节,行“圣人之道”,最终要实现的是“人不愠”的大同。

正因为这样,所以接着就有了这一章。子贡,孔子的学生,以为“人不相”就是最高的境界,所以问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就是“人不相”的社这个“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是上一章所说的“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也会状态。但孔子给予的回答是:“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也就是说,这种“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社会是可以的,已经不错了,但还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对于儒家来说,最理想的社会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不愠”的大同社会。

由于受通常观念的干扰,一般人都习惯于只在财富的角度使用“贫富”,但在上一章的解释里已经反复强调,《论语》里的“贫富”不单单指财富方面,只要人与人之间能产生差异的地方,无论是学识、智力、财富,还是政治地位、社会角色等等,都会出现“贫富”。而“人不愠”的大同社会并不是要消灭一切差异的绝对平均的社会,因为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人与人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探讨在一切方面绝对平均的社会,只能是乌托邦,毫无意义。而儒家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根本不去假设这种毫无意义的社会存在,而是在承认人与人差异的必然性前提下,探讨可能出现的理想社会,其结论就是“人不愠”的大同社会。

用“贫富”对社会形态进行分类,就可以得出三种基本的社会形态:

“贫而谄,富而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富而好礼”

分别对应着“人不知”、“人不相”、“人不愠”的社会。而行“圣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的社会,通过“人不相”的中间环节,最终达到“人不愠”的大同社会。《论语》对社会形态的总体把握,是十分清楚的,只是自古以来,腐儒被劣识所困,而无知之辈被妖人蛊惑,胡诌什么“打倒孔家店”的昏话。这种人,连孔子、《论语》、儒家究竟说了些什么都没搞明白,就唾天以自污,岂能不千古遗臭?

“谄”就是“奉承”,不光指语言,还包括一切行为。为什么要“奉承”?就因为是弱者而有所求。在“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社会,这种“贫而谄”无所不在。例如,下级和上级,打工和老板,卖主和买主,粉丝对偶像,小国对大国等等。至于“富而骄”就更不用说了,“骄”,因强大而骄横。像美国,就是国家“富而骄”的典型;至于人的例子,随处可见。

“贫而谄”不得,最终就会“贫而怨难”,因“怨”有“仇”而“敌对”甚至“造反”,但“造反”成功的马上又成为“富而骄”,又有新的“贫而谄”,结果不断循环,都逃不出这个“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社会。

《论语》、儒家看穿了这个“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知道在这里打圈圈是没用的,而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办法,只有通过“人不相”而达到“人不愠”,最终摆脱“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的恶性循环。要实现这个打破,首先就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为此,就必须要实现对“贫富”之相的“不相”,达到“人不相”。

为什么实现对“贫富”之相的“不相”,就能实现“人不相”?是因为只要存在人与人的地方,就必然会出现各种方面的“贫富”之相,消灭这种“贫富”之相、将之抹平是不可能的,唯一办法就是使之“不相”,使得各种“贫富”之相能平等地存在,实现其“不同”,容纳各种“不同”而成其大,最终成就其“大同”。儒家、《论语》认为,这种“大同社会”的实现是当下的,是可以现世实现的,这种看法是由儒家的入世以及现世精神所决定的。

“贫而乐,富而好礼”,乐读yue,歌舞升平,连“贫”者弱者都能歌舞升平,而只有“不愠”才可能歌舞升平,连“贫”者都能“不愠”,这才是真正的“人不愠”,这才是“大同”。这里,“礼乐”并举,并不是说“礼”归富者,“乐”归贫者,而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无论贫富,都“乐”且好“礼”。为什么“礼乐”并举?“乐”是指个体的,“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人人歌舞升平,相互又以礼相待,这才可能“人不愠”。另外,人人歌舞升平,还指代人人有好的修养,都是具有高度修养的君子。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其人身不修,又何来“人不愠”的大同“天下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有你在身边aN
推荐于2017-09-21 · TA获得超过6.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27
采纳率:58%
帮助的人:2231万
展开全部
孔 子 提 倡 人 性 , 他 的 主 要 教 育 思 想 就 是 “仁” , 即 人 性 、 慈 爱 、

互 爱 , 也 是 他 的 道 德 观 念 。 他 的 另 外 一 个 思 想 是 忍 耐 和 互 让.

孔子的学习方法,一语概括,就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所言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