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1951年3月23日,在世界气象组织第一届大会上,原国际气象组织就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联合国建立了关系。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的纪念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所以世界气象日实际上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瓦。世界气象组织拥有成员15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促进世界范围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推行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促进国际间的气象资料交换和提出观测、统计资料的统一规格;促进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资源、农业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促进水文业务的开展和加强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的合作;鼓励气象学及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气象组织主要活动集中在以下几项国际合作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计划;技术合作计划;教育和训练计划以及世界气候计划等。
1971年10月,第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此后,我国陆续加入了联合国所属的一些专门机构,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专门机构就是世界气象组织。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1947年9--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规定,当第三十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三十份批准书,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诞生。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都要组织全球气象水文界开展庆祝活动。
为了更好地组织纪念活动,世界气象组织每年都要根据当前国际热点问题选择一个纪念主题。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世界气象组织选择这一主题,一方面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另一方面也是认识到通过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希望通过宣传这一主题,呼吁各国采取措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以减轻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同时,世界气象组织选择这一主题,也是为了配合即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这次首脑会议除了将讨论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外,还将研究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宣言及目前的减灾活动,包括国际减灾战略(ISDR)的活动情况。
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950年3月23日)这一特殊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气象日围绕一个主题,在全球进行庆祝活动,向各会员政府和公众进行气象宣传教育。今年作为世界气象组织55周年,其主题是: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立于1950年3月23日,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关于地球大气状况和特征、与海洋相互作用、产生和导致水源分布气候方面的最高权威的喉舌,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至今已整整55年,组织的会员由成立初期的30个发展到今天的近200个,包括了亚洲、非洲,中、西欧和西南太平洋国家,成为最具广泛代表性和合作精神的国际组织。
世界气象组织的组织机构
世界气象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世界气象大会、执行理事会、区域协会、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
(1)世界气象大会
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利机构,由各会员派代表团与会。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审议过去4年工作,研究批准今后4年的业务、科研、技术合作等各项计划,通过下一财务期的预算,选举产生新的主席、副主席,选举产生除本组织主席和副主席以及区域协会主席以外的执行理事会成员和任命秘书长等。1999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3次世界气象大会,澳大利亚气象局局长齐而曼(H.W.Zillman)博士当选为主席,尼日利亚奥巴西(G.O.P.Obasi)教授连任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
(2)执行理事会
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前称执行委员会)是大会闭幕期间的执行机构,相当于人大的常务委员会。其组成人数根据本组织会员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目前招待理事会有36人组成,包括本组织主席、3位副主席(第5次大会前为2位副主席)、6位区域协会主席和由气象大会选举产生的26名成员(均为局长)组成。1995年5月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在第13次气象大会上以鼓掌形式一致通过当选为执行理事会成员。
(3)区域协会
按地理区域,世界气象组织分为六个区域协会。即一区协(非洲)、二区协(亚洲)、三区协(南美)、四区协(北中美洲)、五区协(西南太平洋)和六区协(欧洲)。区域协会主要负责区域内各项气象、水文活动,实施大会、执行理事会的有关决议。一般4年举行一次届会。中国属第二区协(亚洲)协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作为地区会员也属于第二(亚洲)区协。1996年,世界气象组织第二(亚洲)区协第11届会议在蒙古召开,蒙古气象局局长当选为区协主席。2000年9月将在韩国汉城召开第12届会议。
(4)技术委员会
世界气象组织根据气象、水文业务性质,将技术委员会发分为两组8个委员会,它们是:A 基本委员会,包括基本系统委员会(CBS)、大气科学委员会(CAS)、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和水文学委员会(CHY);B 应用委员会,包括气候学委员会(CCL)、农业气象学委员会(CAGM)、航空气象学委员会(CAEM)、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海洋和海洋气象联合委员会(JCOMM)。委员会由本组织各会员提名指派专家参加,委员会工作主要是在其中职责范围贯彻大会、执行理事会及区域协会的决议并协调本委员会的工作。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届会。
(5)秘书处
秘书处为世界气象组织常设办事机构。该秘书处由1951年12月10日从瑞士洛桑迁到日内瓦。秘书处由气象大会任命的秘书长主持工作,现任秘书长是尼日利亚的奥巴西(Obasi)教授。为处理日常国际气象事务,秘书处下设若干职能司负责有关工作。他们是:秘书长办公室、世界天气监测网司、技术合作司、区域办公室、资源管理司、支持服务司和语言、出版与会议司。
世界气象组织的宗旨
1.促进设置站网方面的国际合作,以进行气象、水文以及与气象有关的地球物理观测,促进设置和维持各种中心以提供气象和与气象有关的服务;
2.促进建立和维持气象及有关情报快速交换系统;
3.促进气象及有关观测的标准化,确保以统一的规格出版观测和统计资料;
4.推进气象学应用于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
5.促进业务水文活动,增进气象与水文部门间和密切合作;
6.鼓励气象及有关领域内的研究和培训,帮助协调研究和培训中的国际性问题。
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如下:
1961年 气象
1962年 气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贡献
1963年 交通和气象(特别是气象应用于航空)
1964年 气象——经济发展的因素
1965年 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
1967年 天气和水
1968年 气象与农业
1969年 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970年 气象教育和训练
1971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2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3年 国际气象合作100年
1974年 气象与旅游
1975年 气象与电讯
1976年 天气与粮食
1977年 天气与水
1978年 未来气象与研究
1979年 气象与能源
1980年 人与气候变迁
1981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
1982年 空间气象观测
1983年 气象观测员
1984年 气象增加粮食生产
1985年 气象与公众安全
1986年 气候变迁,干旱和沙漠化
1987年 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
1988年 气象与宣传媒介
1989年 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 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少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 地球大气
1992年 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 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 观测天气与气候
1995年 公众与天气服务
1996年 气象与体育服务
1997年 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 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 天气、气候与健康
2000年 气象服务五十年
2001年 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 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 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 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 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 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希望对你有用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瓦。世界气象组织拥有成员15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促进世界范围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推行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促进国际间的气象资料交换和提出观测、统计资料的统一规格;促进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资源、农业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促进水文业务的开展和加强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的合作;鼓励气象学及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气象组织主要活动集中在以下几项国际合作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计划;技术合作计划;教育和训练计划以及世界气候计划等。
1971年10月,第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此后,我国陆续加入了联合国所属的一些专门机构,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专门机构就是世界气象组织。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1947年9--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规定,当第三十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三十份批准书,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诞生。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都要组织全球气象水文界开展庆祝活动。
为了更好地组织纪念活动,世界气象组织每年都要根据当前国际热点问题选择一个纪念主题。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世界气象组织选择这一主题,一方面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另一方面也是认识到通过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希望通过宣传这一主题,呼吁各国采取措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以减轻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同时,世界气象组织选择这一主题,也是为了配合即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这次首脑会议除了将讨论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外,还将研究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宣言及目前的减灾活动,包括国际减灾战略(ISDR)的活动情况。
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950年3月23日)这一特殊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气象日围绕一个主题,在全球进行庆祝活动,向各会员政府和公众进行气象宣传教育。今年作为世界气象组织55周年,其主题是: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立于1950年3月23日,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关于地球大气状况和特征、与海洋相互作用、产生和导致水源分布气候方面的最高权威的喉舌,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至今已整整55年,组织的会员由成立初期的30个发展到今天的近200个,包括了亚洲、非洲,中、西欧和西南太平洋国家,成为最具广泛代表性和合作精神的国际组织。
世界气象组织的组织机构
世界气象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世界气象大会、执行理事会、区域协会、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
(1)世界气象大会
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利机构,由各会员派代表团与会。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审议过去4年工作,研究批准今后4年的业务、科研、技术合作等各项计划,通过下一财务期的预算,选举产生新的主席、副主席,选举产生除本组织主席和副主席以及区域协会主席以外的执行理事会成员和任命秘书长等。1999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3次世界气象大会,澳大利亚气象局局长齐而曼(H.W.Zillman)博士当选为主席,尼日利亚奥巴西(G.O.P.Obasi)教授连任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
(2)执行理事会
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前称执行委员会)是大会闭幕期间的执行机构,相当于人大的常务委员会。其组成人数根据本组织会员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目前招待理事会有36人组成,包括本组织主席、3位副主席(第5次大会前为2位副主席)、6位区域协会主席和由气象大会选举产生的26名成员(均为局长)组成。1995年5月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在第13次气象大会上以鼓掌形式一致通过当选为执行理事会成员。
(3)区域协会
按地理区域,世界气象组织分为六个区域协会。即一区协(非洲)、二区协(亚洲)、三区协(南美)、四区协(北中美洲)、五区协(西南太平洋)和六区协(欧洲)。区域协会主要负责区域内各项气象、水文活动,实施大会、执行理事会的有关决议。一般4年举行一次届会。中国属第二区协(亚洲)协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作为地区会员也属于第二(亚洲)区协。1996年,世界气象组织第二(亚洲)区协第11届会议在蒙古召开,蒙古气象局局长当选为区协主席。2000年9月将在韩国汉城召开第12届会议。
(4)技术委员会
世界气象组织根据气象、水文业务性质,将技术委员会发分为两组8个委员会,它们是:A 基本委员会,包括基本系统委员会(CBS)、大气科学委员会(CAS)、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和水文学委员会(CHY);B 应用委员会,包括气候学委员会(CCL)、农业气象学委员会(CAGM)、航空气象学委员会(CAEM)、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海洋和海洋气象联合委员会(JCOMM)。委员会由本组织各会员提名指派专家参加,委员会工作主要是在其中职责范围贯彻大会、执行理事会及区域协会的决议并协调本委员会的工作。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届会。
(5)秘书处
秘书处为世界气象组织常设办事机构。该秘书处由1951年12月10日从瑞士洛桑迁到日内瓦。秘书处由气象大会任命的秘书长主持工作,现任秘书长是尼日利亚的奥巴西(Obasi)教授。为处理日常国际气象事务,秘书处下设若干职能司负责有关工作。他们是:秘书长办公室、世界天气监测网司、技术合作司、区域办公室、资源管理司、支持服务司和语言、出版与会议司。
世界气象组织的宗旨
1.促进设置站网方面的国际合作,以进行气象、水文以及与气象有关的地球物理观测,促进设置和维持各种中心以提供气象和与气象有关的服务;
2.促进建立和维持气象及有关情报快速交换系统;
3.促进气象及有关观测的标准化,确保以统一的规格出版观测和统计资料;
4.推进气象学应用于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
5.促进业务水文活动,增进气象与水文部门间和密切合作;
6.鼓励气象及有关领域内的研究和培训,帮助协调研究和培训中的国际性问题。
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如下:
1961年 气象
1962年 气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贡献
1963年 交通和气象(特别是气象应用于航空)
1964年 气象——经济发展的因素
1965年 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
1967年 天气和水
1968年 气象与农业
1969年 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970年 气象教育和训练
1971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2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3年 国际气象合作100年
1974年 气象与旅游
1975年 气象与电讯
1976年 天气与粮食
1977年 天气与水
1978年 未来气象与研究
1979年 气象与能源
1980年 人与气候变迁
1981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
1982年 空间气象观测
1983年 气象观测员
1984年 气象增加粮食生产
1985年 气象与公众安全
1986年 气候变迁,干旱和沙漠化
1987年 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
1988年 气象与宣传媒介
1989年 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 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少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 地球大气
1992年 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 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 观测天气与气候
1995年 公众与天气服务
1996年 气象与体育服务
1997年 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 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 天气、气候与健康
2000年 气象服务五十年
2001年 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 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 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 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 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 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希望对你有用
北京冰河世界
2024-10-30 广告
2024-10-30 广告
找北京冰河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国内专业的虚拟现实内容制作、技术服务、产品研发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公司专注VR教育、科技红色教育领域,通过VR等高科技传承精神,弘扬文化。公司专注VR培训场景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公司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目前研发完成...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北京冰河世界提供
展开全部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及历届主题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20届会议上决定,把世界气象公约生效的日期,即世界气象组织更名日——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翌年(1961年)该日起,世界各国气象局和气象工作者都围绕着一个主题,以举办讲座、展览,发行邮票、宣传册,或通过广播、电视等形式,宣传气象科学与各行各业的关系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历年世界气象日的活动主题如下:1961年——气象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1962年——气象应用于农业和粮食生产
1963年——运输与气象
1964年——气象——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1965年——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世界天气监视网
1967年——天气与水
1968年——气象与农业
1969年——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970年——气象教育与训练
1971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2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3年——气象国际合作一百年
1974年——气象与旅游
1975年——气象与电信
1976年——气象与粮食生产
1977年——天气与水
1978年——气象与今后的研究
1979年——气象与能源
1980年——人类和气候变化
1981年——作为一种发展手段的世界天气监视网
1982年——从太空观测天气
1983年——气象观测员
1984年——气象为农业服务
1985年——气象与公共安全
1986年——气候变化,干旱与沙漠化
1987年——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
1988年——气象与新闻媒介
1989年——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轻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地球的大气
1992年——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观测天气和气候
1995年——公众天气服务
1996年——气象为体育服务
1997年——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天气、气候与健康
2000年——世界气象组织——50年服务
2001年——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20届会议上决定,把世界气象公约生效的日期,即世界气象组织更名日——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翌年(1961年)该日起,世界各国气象局和气象工作者都围绕着一个主题,以举办讲座、展览,发行邮票、宣传册,或通过广播、电视等形式,宣传气象科学与各行各业的关系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历年世界气象日的活动主题如下:1961年——气象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1962年——气象应用于农业和粮食生产
1963年——运输与气象
1964年——气象——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1965年——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世界天气监视网
1967年——天气与水
1968年——气象与农业
1969年——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970年——气象教育与训练
1971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2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3年——气象国际合作一百年
1974年——气象与旅游
1975年——气象与电信
1976年——气象与粮食生产
1977年——天气与水
1978年——气象与今后的研究
1979年——气象与能源
1980年——人类和气候变化
1981年——作为一种发展手段的世界天气监视网
1982年——从太空观测天气
1983年——气象观测员
1984年——气象为农业服务
1985年——气象与公共安全
1986年——气候变化,干旱与沙漠化
1987年——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
1988年——气象与新闻媒介
1989年——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轻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地球的大气
1992年——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观测天气和气候
1995年——公众天气服务
1996年——气象为体育服务
1997年——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天气、气候与健康
2000年——世界气象组织——50年服务
2001年——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小学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