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以自然为本怎么辩论 10

佐来佑往
2009-04-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万
展开全部
反方一辩:大家好,谢谢主席。很感谢对方辩友在今天的开篇论当中就让我们重新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重新肯定了人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不是我们今天辩题所要再次强调的。难道以自然为本就是要强调让猩猩和蚂蚁去做环境保护吗?我方认为以人为本是一种重视人、肯定人,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环保理念。但是,我方今天提倡了环境保护应以自然为本,并不是否定了以人为本,正所谓对方辩友今天所说的,人本主义精神在历史上所起过的积极作用。而是我方认为由于时代已经不同了,所以我们的环保理念就应该不同。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当代,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它能够使人过分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得这把双刃剑很容易就危及了自然也伤及了我们人类自己,所以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把自然摆在一直到高无上的地位,而不是把自然摆在一个工具性的,或是能被人所驾驭的地位之上。我们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对以人为本的这种思想进行重新的反思,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必须现次明确一次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我想人是自然是一部分,人必须依赖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纵使人类有无限的智慧,有无限的能力,他都没有办法来实现征服自然这样的野心。人对自然应该持有的态度就是:敬畏自然。我们应该理性把自然摆在一起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呀。这样的态度并不是提倡我们要陌视人的利益,也并不是要牺牲人的利益,而相反的我们同样肯定人的利益,充分重视人的利益,只是我们不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方认为,这样的态度正是以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在价值层面上的根本区别。所以今天我方认为,以自然为本的生态理念是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绿色生态思想,它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把整个系统内的平衡和稳定作为我们解决问题和观察问题的立足点,这就使得我们能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我们能够摆正人对自然的态度。以自然为本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以上我仅从价值层面和大家明确了我方的观点,接下来将由我的队友们和大家一起再次明确我方的观点,谢谢大家。

反方二辩;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对方辩友提到了1995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已经签订了这么多年,可是正是因为以人为本迟迟不能实现,这是不是恰恰证明了以人为本这样一个旧观念不能适应我们这么一个新时代呢?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应该靠人去保护周遭的环境,我们今天是探讨两种环保的理念,而作为一种理念,必须对我们的环保工作有所帮助,如果对方辩友今天不告诉我们要靠人去做环保,难道我们会认为猩猩或者猴子去做环保吗?如果今天对方辩友今天提出的理念没有什么价值,那么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必要在这里进行探讨呢?第三,对方辩友提到了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正是因为人在发展过程当中以人为本,过多地重视了人的利益,才破坏了大自然的环境,使我们的大熊猫濒临灭绝呀。第四,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以自然为本就是放任物种的自生自灭,难道这还是以自然为本吗?以自然为本,我们也是本着一个环保的目的来以自然为本,可是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对物种如此放任自生自灭,这难道还是环保吗?下面承接我方一辩,我们已经知道人不应该以征服自然的态度去对待自然,那么人应该如何去做呢?人在环保当中,必须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可是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两种理念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根本不同,就导致了人在认知和遵循自然规律程度上的不同。以自然为本的理念,能促使人们更好地认知和遵循自然规律。第一,以自然为本的理念,能促使人们更客观地认知自然规律,以自然为本强调的是自然的至上性,把人观察的立足点放在自然的生态平衡之上,因尔人们能以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环节的身份去认知自然,这种明晰的定位能够使人类更加客观地认知和遵循自然规律。而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人站在自然界主人的身份去俯视大地,这种定位势必会对人认知和遵循自然规律带来巨大的局限作用。以自然为本的理念,能使人们在认知和遵循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摆脱功利主义的局限。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什么?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利益,因而人们在环保中更着眼于生存环境问题的解决,因而更着重地认知和利用工具性的自然规律。而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生态平衡整体规律的把握因而造成了新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可是以自然为本恰恰能够摆脱这种功利主义的局限,以自然为本从生态平衡出发,首先考虑的就是生态平衡整体的自然规律,然后充分地去遵循这些规律使自然环境不再遭到破坏,并且对已经受破坏的自然环境加以修复。以自然为本的理念能更好地促使人们去认知和遵循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平衡整体的自然规律,因此我方认为环境保护应当以自然为本,谢谢。

反方三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问我们以自然为本是什么?对方辩友不要着急,我们今天就是来探讨这个问题。我方认为以自然为本就是把自然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自然、以生态平衡作为我们解决问题和观察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方辩友刚才一直提到了人的价值的重要性,我方一、二辩已经明确地辩述了我们今天以自然为本并没有否定人的价值,我们肯定了人的价值,我们肯定了人在环保中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认为不应该把人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对方辩友刚才说我们忽略了人的道德,我们想说人的道德是人的一个基本素质,既然人要做环保,我们当然不忽略他的道德。还有自然法则,它虽然残酷无情,它却是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周遭的环境、和我们周遭的生物共生共存的一种最基本的法则,所以说我们必须要遵循它。我们再从本质上来分析一下对方今天的立论。不管是对方所说的人是万物尺度的人本精神还是把环境定义成人周遭的一切事物,还是说要本着人的良知良能去进行环境保护,实际上都是说人是根本。既然人都是根本了,那么我们人做一切事情肯定都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所以对方辩友刚才说,他们今天的以人为本不是要本着人的利益出发,这一点实际是忽略了本质。今天对方辩友的立论本质是说我们要从人的利益出发来进行环境保护。诚如我方一、二辩所说,我方认为我们要敬畏自然、要充分遵循自然规律,环境保护应以自然为本。以人为本进行环境保护,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的利益为标准,容易产生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一,以人为本会造成环保中人的环保行为不可协调。人的利益各种各样,这各种各样必然会产生无数的矛盾,包括很大一部分不可协调的矛盾,人的利益是难以协调的。就算存在着一个根本利益,由于人的趋利性,也会使人即使认识到了这个根本利益也难以放弃局部利益。从难以协调的人类利益出发,必然会造成环保工作基础的不统一从而使很多环保行为产生根本性的矛盾。第二,以人为本会造成环保范围的狭小。但是以自然为本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以自然为本可以让我们有一个相对稳定而统一的目标,而使人们有相同的理念去做同样的一件事情。这样就可以对人们的环保行为进行协调,从而有利于人类的利益。以自然为本,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贴近自然,使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人们对环保工作的认识。所以以自然为本可以扩展环保范围,……时间到……我方认为环保应以自然为本。

反方四辩:谢谢主席。观众们,其实不是我们不想用时间,而是我们认为只有在分析、辩论中才能体现时间的价值。来看对方的观点,对方误解了一个问题,他们总是认为我们是要放任自然,是不是这样不要急,等一下我来说,先看对方的观点。对方提出很重要一点,什么是以人为本呢?那是以人的价值尺度来衡量自然的价值,好这样会不会产生问题呢?世界、人类、人类,他不是一个人,他由很多个人在一起,而很多个人就有很多个价值观念。比方说,今天我们认为去防止酸雨的污染,去防止污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我们去做了。可是,另一些人他们认为其实酸雨不是他们造成的,我们污染跟酸雨没有关系他们就不去做,这时候该怎么办呢?这是两种的价值观念哟,都是以人为本,该如何协调呢?很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一种价值和一种价值只有适不适合之分,但没有对错之分,这时候怎么去遏制那种行为呢?好,我们退一步说,即使对方说按照法律,按照其他手段,有对错之分可以惩罚,可是惩罚下去能有什么效果呢?从环境污染到环境保护到今天探讨这个辩题,多少环境污染的发生,多少惩罚措施的出现,有很本质的效果吗?正是因为没有很本质的效果,所以我们今天来探讨这个问题。其实对方今天混淆是东西是一点,那就是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善人,因为对方在辩论中说过我们要用道德来调整环境保护的行为。可是道德也有不同哟,有的人有充分的道德,有的人没有充分的道德,这时候怎么办呢?其实不只是一个国家内部用法律来调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法律,因为他们觉得对于环境保护他们有不同的认识,这种不同的认识导致他们的行为难以协调。且不论对错之分,我们就看差别之分,这种差别如何协调呢,如果不能协调,用人的价值尺度去感慰自然能有什么好的效果呢?其实第二点对方又说,因为人的情感投入了自然,人们才产生了自然的价值。试想,一个人他非常地关爱自然,他可以很好地保护自然,但是这是一部分人。其实的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更需要关怀,他们觉得环境只是工具,这时候他没有把感情投入到环境当中,该怎么去进行环境保护呢?其实他们也没有错,因为那是他们的价值观念,观念的不同导致行为难以协调。对方第一点立论诚如我方三辩在陈词中所说的,这种利益的难以协调,导致了他环境保护的行为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方的第二点立论就是他们对于规律、自然的理解,正是我要说的。其实自然是什么,自然是自然界,它不是放任自然,什么都不出去,不是我们说:“哇,我好怕自然”,我什么都不碰它,不是那样子的。敬畏自然是把自然和自然规律放到更高的地位,我们人要在自然界中生存,人是自然界中的一环,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的存在。可是如果没有人呢?自然却照样生存发展,所以说人在自然界中其实是渺小的,他有他自己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应该去认识自然规律,去遵循自然平衡,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其实今天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管你怎样环境保护都要遵循。对方说自然规律弱肉强食,对方说自然规律人有本性、劣根性,但这只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我们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整体平衡都需要自然规律去作用。这时候,如果人只是从自己的难点去发,归结成一种工具,任由他来选择,这个时候还能有好的效果吗?其实今天正如我方二辩也所说的,两种不同的理念,导致两不同的行为。一种是把规律作为工具,为人们来服务,为了更好地发挥人的作用我们利用工具。可是我们发现,南美洲森林砍得又快又光,正是因为更好地利用了他们所谓的规律。但是今天我们以自然为本,应该把规律放到更高的地位。我们的一辩也说了,今天的分歧到底在哪里?以自然为本强调的是自然的作用,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作用,但强调不等于不论其他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念,就像一个人,他刚开车的时候,他开车非常怕,我们说:“没关系,你有能力的”,这时候提倡他能力好,可是当他飙车飙得非常快时,我们还能这样提倡吗?我们应该提倡你要小心,遵循交通规则,这时候理念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反方时间到……正是以自然为本的价值。
吃大饼的香菇D1
2009-03-29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0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38万
展开全部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支起来。现在,请各位给我三分钟,我将带领大家拯救地球。李白诗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说的什么,说的是唐朝的黄河,而今天的黄河呢,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工厂、家庭废水是这么样地流进孕育我们中华文化五千年的长河之中,在上游地带,滥砍滥牧导致内陆沙漠化严重,滚滚黄沙是这么样的流入黄河之中,到了下游沉积,听说黄河到了下游已经成了陆上河,已经成了悬河。据专家判断,如果这么情形再不改善的话,那么不出十年,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在中国沿海地带,工业发达,是的,工业发达带给人们无比的进步,可是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问题,空气污染不但伤害人的呼吸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带来酸雨的危机。这么说好了,在某些特定的沿海地区,酸雨的酸正可以跟醋相提并论。酸雨不但侵害了森林,使农作物减产,更侵害了建筑物。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作调查指出:在中国300多个大城市中,有70%以上的城市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了,为什么?是因为空气太过污浊了。好,我们再把观点放到国际上来看,在中南美洲地带,人类照样砍伐热带雨林,导致种种严重的后果。如果说:很多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珍贵物种,就这么样地从地球上消失了。砍伐热带雨林,还来一种严重的后果,对人们人类有所影响的,就是温室效应。大家可能会觉得,温度如果上升一两,并没有关系,大家错了。因为,温度的上升会导致南北两极冰山的融化,而冰山的融化则会使海平面节节升高。根本联合国的调查指出,当海平面只要升高一公尺,有许多低地国家就会消失。像马歇尔群岛,如果海平面上升一公尺的话,它将有80%的土地没入水平面以下。或许,我们再不作点努力的话,那么今天我们站的这个会场里面将会变成一片汪洋。说那多么,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人类也就是作为环境的破坏者,那是毋庸置疑的。好,我们回到今天的题目来看,所谓的本是什么,我方认为所谓本是根本,根源。因为我方觉得,要做环境保护要从根源,根本来着手,才是正确的。人类既是环境的破坏者也是环境的保护者,各国元首制订了各种环境公约来保护这些环境。好,根据以上两点,第一点,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第二点,人类有能力来保护环境,因此我方认为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619713.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