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有何异同
2014-02-24
展开全部
它们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1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牛三定律的对象是不同物体,即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力平衡指同一物体,即甲或乙单独受的力.
2力的性质不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如桌面上的书受到桌面对它的弹力与书对桌面的弹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平衡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如悬挂在天花板下的风扇,其重力和所受拉力平衡.
3产生时间不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对平衡力,如上举例;先有重力后有弹力.
4效果不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因而不能抵消,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可以抵消.
1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牛三定律的对象是不同物体,即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力平衡指同一物体,即甲或乙单独受的力.
2力的性质不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如桌面上的书受到桌面对它的弹力与书对桌面的弹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平衡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如悬挂在天花板下的风扇,其重力和所受拉力平衡.
3产生时间不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对平衡力,如上举例;先有重力后有弹力.
4效果不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因而不能抵消,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可以抵消.
2014-02-24
展开全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不同体 等值 反向 共线
平衡力的特点 同体 等值 反向 共线
平衡力的特点 同体 等值 反向 共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02-24
展开全部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对熵的论述,一般当封闭系统达到稳定平衡时,熵应该为最大值,在任何过程中,熵总是增加,但理想气体如果是等温可逆过程熵的变化为零,可是理想气体实际并不存在,所以现实物质中,即使是等温可逆过程,系统的熵也在增加,不过增加的少。 在绝对零度,任何完美晶体的熵为零;称为热力学第三定律。
对化学工作者来说,以普朗克(M.Planck,1858-1947,德)表述最为适用。热力学第三定律可表述为“在热力学温度零度(即T=0开)时,一切完美晶体的熵值等于零。”所谓“完美晶体”是指没有任何缺陷的规则晶体。据此,利用量热数据,就可计算出任意物质在各种状态(物态、温度、压力)的熵值。这样定出的纯物质的熵值称为量热熵或第三定律熵。
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当系统趋近于绝对温度零度时,系统等温可逆过程的熵变化趋近于零。第三定律只能应用于稳定平衡状态,因此也不能将物质看做是理想气体。绝对零度不可达到这个结论称做热力学第三定律。
是否存在降低温度的极限?170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蒙顿已经提到了“绝对零度”的概念。他从空气受热时体积和压强都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设想在某个温度下空气的压力将等于零。根据他的计算,这个温度即后来提出的摄氏温标约为-239°C,后来,兰伯特更精确地重复了阿蒙顿实验,计算出这个温度为-270.3°C。他说,在这个“绝对的冷”的情况下,空气将紧密地挤在一起。他们的这个看法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盖-吕萨克定律提出之后,存在绝对零度的思想才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承认。
1848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在确立热力温标时,重新提出了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1906年,德国物理学家能斯特在研究低温条件下物质的变化时,把热力学的原理应用到低温现象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规律,这个规律被表述为:“当绝对温度趋于零时,凝聚系(固体和液体)的熵(即热量被温度除的商)在等温过程中的改变趋于零。”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把这一定律改述为:“当绝对温度趋于零时,固体和液体的熵也趋于零。”这就消除了熵常数取值的任意性。1912年,能斯特又将这一规律表述为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原理:“不可能使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温度的零度。”这就是热力学第三定律。
1940 年R.H.否勒和 E.A.古根海姆还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形式:任何系统都不能通过有限的步骤使自身温度降低到0K,称为0K不能达到原理。此原理和前面所述及的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几种表述是相互有联系的。但在化学热力学中,多采用前面的表述形式。
在统计物理学上,热力学第三定律反映了微观运动的量子化。在实际意义上,第三定律并不像第一、二定律那样明白地告诫人们放弃制造第一种永动机和第二种永动机的意图。而是鼓励人们想方设法尽可能接近绝对零度。目前使用绝热去磁的方法已达到5×10^-10K,但永远达不到0K。
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叫做平衡力。
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合力为0),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大小:相等 实验效果如图→
方向:相反
其他条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效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
一个物体可以受多个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等。此时物体是静止或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图片直观的反映了二力平衡(也是一个经典考题)
注意:二力平衡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同体、同线、反向、相等。特别是“同体”和“同线”这个条件往往被初学者遗漏,而造成对二力平衡做出错误判断。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1.相同: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线上
2.不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非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很多事例表明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会变化的,有的由静到动,有的由动到静,有的由快变慢,有的由慢变快,还有的改变物体原始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
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可相互抵消(合力不为0),我们就说这两个不力平衡,也叫非平衡力。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对熵的论述,一般当封闭系统达到稳定平衡时,熵应该为最大值,在任何过程中,熵总是增加,但理想气体如果是等温可逆过程熵的变化为零,可是理想气体实际并不存在,所以现实物质中,即使是等温可逆过程,系统的熵也在增加,不过增加的少。 在绝对零度,任何完美晶体的熵为零;称为热力学第三定律。
对化学工作者来说,以普朗克(M.Planck,1858-1947,德)表述最为适用。热力学第三定律可表述为“在热力学温度零度(即T=0开)时,一切完美晶体的熵值等于零。”所谓“完美晶体”是指没有任何缺陷的规则晶体。据此,利用量热数据,就可计算出任意物质在各种状态(物态、温度、压力)的熵值。这样定出的纯物质的熵值称为量热熵或第三定律熵。
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当系统趋近于绝对温度零度时,系统等温可逆过程的熵变化趋近于零。第三定律只能应用于稳定平衡状态,因此也不能将物质看做是理想气体。绝对零度不可达到这个结论称做热力学第三定律。
是否存在降低温度的极限?170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蒙顿已经提到了“绝对零度”的概念。他从空气受热时体积和压强都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设想在某个温度下空气的压力将等于零。根据他的计算,这个温度即后来提出的摄氏温标约为-239°C,后来,兰伯特更精确地重复了阿蒙顿实验,计算出这个温度为-270.3°C。他说,在这个“绝对的冷”的情况下,空气将紧密地挤在一起。他们的这个看法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盖-吕萨克定律提出之后,存在绝对零度的思想才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承认。
1848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在确立热力温标时,重新提出了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1906年,德国物理学家能斯特在研究低温条件下物质的变化时,把热力学的原理应用到低温现象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规律,这个规律被表述为:“当绝对温度趋于零时,凝聚系(固体和液体)的熵(即热量被温度除的商)在等温过程中的改变趋于零。”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把这一定律改述为:“当绝对温度趋于零时,固体和液体的熵也趋于零。”这就消除了熵常数取值的任意性。1912年,能斯特又将这一规律表述为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原理:“不可能使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温度的零度。”这就是热力学第三定律。
1940 年R.H.否勒和 E.A.古根海姆还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形式:任何系统都不能通过有限的步骤使自身温度降低到0K,称为0K不能达到原理。此原理和前面所述及的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几种表述是相互有联系的。但在化学热力学中,多采用前面的表述形式。
在统计物理学上,热力学第三定律反映了微观运动的量子化。在实际意义上,第三定律并不像第一、二定律那样明白地告诫人们放弃制造第一种永动机和第二种永动机的意图。而是鼓励人们想方设法尽可能接近绝对零度。目前使用绝热去磁的方法已达到5×10^-10K,但永远达不到0K。
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叫做平衡力。
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合力为0),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大小:相等 实验效果如图→
方向:相反
其他条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效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
一个物体可以受多个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等。此时物体是静止或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图片直观的反映了二力平衡(也是一个经典考题)
注意:二力平衡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同体、同线、反向、相等。特别是“同体”和“同线”这个条件往往被初学者遗漏,而造成对二力平衡做出错误判断。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1.相同: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线上
2.不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非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很多事例表明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会变化的,有的由静到动,有的由动到静,有的由快变慢,有的由慢变快,还有的改变物体原始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
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可相互抵消(合力不为0),我们就说这两个不力平衡,也叫非平衡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