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军”、“三军”各自的来历
“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这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
“六军”是指古代汉语,意思为泛指禁军,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唐代禁军分为南北二衙。南衙禁军由十二卫(见十六卫)统率的府兵轮番充任。主要是作朝会时的仪仗以及守卫宫城南面的宫门官署。北衙禁军最初由随李渊起兵太原的元从军人及其子孙充任,称为“元从禁军”。
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军。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 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扩展资料:
三军的意思一是周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二是军队的通称。《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句译:"军队可以没有将领,但普通人不能没有理想。"
唐代禁军分为南北二衙,南衙禁军由十二卫(见十六卫)统率的府兵轮番充任,主要是作朝会时的仪仗以及守卫宫城南面的宫门官署。北衙禁军最初由随李渊起兵太原的元从军人及其子孙充任,称为"元从禁军",负责守卫宫城的北门及随同皇帝在苑中游猎,是皇帝最亲近的侍卫军人。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于玄武门置左右屯营,其兵号为飞骑。飞骑除以"元从禁军"的子弟选补外,也从府兵中挑选﹐后来也行召募。其时,屯营属于左右屯卫。
1、六军,六军泛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出自《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此外,”《左传·襄公十四年》也提到:“ 周 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也就是说,只有天子可以拥有六军。
至唐代,逐渐指禁军六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号六军。所谓六军即指左右羽林军﹑龙武军﹑神武军。
2、三军,古语“三军”,指的是:左军、中军和右军。三军最早源于春秋时期,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
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扩展资料:
在春秋战国时期,“军”是一个部队建制单位,一千乘战车为一军。按照惯例,一乘战车标准配置是配备25名士兵,其中10人为甲士,3人在战车上,7人在战车下;另有15人为徒卒,这15人的主要任务是为甲士提供支援。以上25人是这辆战车的作战力量。
除此之外,每辆战车还配备有养马服役者5人,这5人不是战斗力量,只做后勤保障,他们在作战间隙专司喂马等杂役,战时也不出现在战车旁边。这样算下来,每一乘战车,就有30人,一千乘战车就是三万人。这三万人和一千乘战车,组成了一军。
三军各设将、佐,佐就是将的副手,三军中,中军地位最高,中军的将统帅三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代“三军”非今日之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