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总管太监跟皇帝身边的太监是一个人吗
不是同一个人,清朝总管太监正四品,专司遵奉谕旨办理宫内一切事务;清朝皇帝身边的太监一般是副总管,五品,负责皇帝日常起居办公休寝。在皇上身边贴身服侍的并不一定就是总管太监。
众所周知,明代宦官擅权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清军入关后,对后宫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便是削减太监的数额,最初清朝将明末的9万多太监削减为9000人,后来每一朝的宫中太监数量均不超过三千人。
清朝太监隶属内务府管辖,担当扫洒传膳杂役,各领头太监都按制授予品级。太监不得越四品,凡系人员,非奉差遣不得出皇城,职事之外不得干预一事。
清朝设有专门管理太监的机构“敬事房”,又称“宫殿监办事处”。在敬事房中,太监的最高职位是敬事房的大总管,授督领侍衔,属四品宫殿检。
督领侍衙门设在敬事房,下设七品堂郎中一职,掌管满洲案,习满文。七品首领一职掌下司房,管库房和各宫殿太监升迁、调补、赏罚事项,以及各主位宫中事项,包括宫殿全面职权和日常的支出。
扩展资料
清朝太监亦按等级分为:
一、大总管
二、副总管
三、带班首领
四、御前太监
五、殿上太监
六、小太监
清朝,虽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已经出现了供内府差遣的宫阉人员,但真正完整地建立起太监制度,那还是在入关之后。进驻明朝宫室的收了批旧明太监,隶于内务府管辖之下,担当洒扫、传膳等杂役。
清朝的宦官制度开始于顺治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时规定由内务府总管宫廷事务,并设立敬事房作为太监的管理机构。
康熙、雍正、乾隆诸帝统治之时,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对宦官的约束非常严格。严禁宦官干预朝政。如吃酒赌博、当差懒惰、口出怨言、混乱行走、言语高声等行为在宦官来说也都是禁止的。乾隆时还禁止太监与外廷官员、王公大臣的来往。
2014-06-07
太监按官职分五等——总管、副总管、首领、副首领及非官的太监;
太监按品级分八品——太监最高衙门叫敬事房,“专司遵奉谕旨办理宫内一切事务”,最高长官叫总管,正四品;其次是皇帝日常起居办公休寝地养心殿设五品副总管,圆明园设六品总管;再其次皇太后宫设六品副总管;御膳房设七品总管;供俸皇家先祖陵牌的景山设七品总管;有意思的是歌舞团俱乐部性质的南府也设了一名七品总管。其它上百个单位机构都只设的首领,首领少有七品,多居八品,甚或无品。无官无品的普通太监的正式称呼便是狭义的“太监”了。
广义的太监们职衔分五级,并非都有职衔。从高向低排:宫殿监督领侍、宫殿监正侍、宫殿监执守侍、侍监。剩下的便是无官无品也无职称的“太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