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数等于什么??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1、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2、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主族(IA族)、副族(IB、VIII族部分等)。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主族(IIA族)、副族(IIB、IIIB、IVB、VIIB族)、0族(He)、VIII族(26Fe、27Co等)。
(3)最外层电子数在3~7之间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0族。
扩展资料
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应用
1、当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微粒是原子。
①若此时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该原子是稀有气体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一般不发生化学变化。
②若此时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该原子是金属原子(氢、氦、铍除外),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而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形成阳离子;
③若此时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该原子是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
2、当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阳离子;当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阴离子。
3、元素的化合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化合价的正负与离子所带电性的符号(+、-)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数
2023-07-11 广告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元素周期表的排布是由核电荷数为依据的,也就是说原子序数是由核电荷数决定的,所以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而原子不显电性呈中性,也就是正电荷=负电荷,因为核内质子带正电荷,即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所以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扩展资料
一、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由里往外类推,分别为第二、三、四、五、六、七层。
2、内层电子的能量较低,外层电子能量较高,核外电子总是先排满能量低的的电子层里后,再排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3、各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二、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应用
1、当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微粒是原子。
①若此时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该原子是稀有气体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一般不发生化学变化;
②若此时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该原子是金属原子(氢、氦、铍除外),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而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形成阳离子;
③若此时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该原子是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
2、当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阳离子;当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阴离子。
3、元素的化合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化合价的正负与离子所带电性的符号(+、-)相同。
核外电子数是就是电子的数量。
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化学中,电子数一般是指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的数目。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n为电子层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向外,排满了L层才排M层。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扩展资料:
物质的某些性质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四决定”):
1、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如: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其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和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没有达到稳定结构,故它们的化学性质活泼。
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如硫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最高正价为+6,最低负价为-2。
3、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如质子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
4、中子数影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如钠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则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数
排布规律: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n为电子层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向外,排满了L层才排M层。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电子能量:
电子离核由近到远,电子能量由低到高
计算: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之和)-所带电荷数)
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