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承德避暑山庄的传说
6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展开全部
承德原名热河。它虽居塞外,历史却很悠久,早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这里。这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中原地区息息相关,一脉相承。但作为一个城市来讲,它却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伴随着避暑山庄的兴建而形成和发展的。
避暑山庄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它的前身——热河行宫,是建于北京到木兰围场之间二十多座行宫中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者。
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南方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以后,康熙便把注意力转向北方。为了保持满族“骑射”的民族传统,为了训练军队,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加强边防,巩固清朝的统治,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距京师三百五十公里的翁牛特、敖汉、巴林、克什克腾、喀喇沁等蒙古族游牧的地方建立了木兰围场。木兰围场方圆五百余公里。气候凉爽,水草丰盛,野兽成群结伙,山禽滋生繁衍。场内被划分成七十二个小围。每年中秋节后,皇帝便带领满、汉大臣,蒙古王公及八旗兵丁几万人,在那里行围狩猎,史称“秋狝大典”。行围时间大约二十天左右。行围方式分哨鹿和大围两种。哨鹿,是汉语。满语称哨鹿为“木兰”。哨鹿的方法是利用鹿只求偶的机会进行捕杀。每年秋分以后,恰是鹿群繁殖的季节。黎明前,皇帝带领亲随人等潜入山林,身披鹿皮,头顶鹿头,口吹木哨,模仿公鹿的叫声。待母鹿寻声而出,则用花神枪将鹿击毙,此即哨鹿。哨鹿虽有趣,大围更动人。天近五更,满、蒙管围大臣便率大批人马出营,分左右两翼进发,按预定地点进行合围,形成数十里的大包围圈,圈内野兽横窜竖跳。清晨,皇帝率大臣、侍卫、亲随等入围,分级进行射猎。经过一场拼搏战以后,大部分野兽被击毙,少部分侥幸冲出包围圈者,也逃不出外围射生手、虎枪手的射击。这样的行围每次要连续二十多天,需要大批物资。为了解决沿路的吃、住、休息及物资运输等问题,于康熙四十年以后,沿途陆续建立了二十多座行宫,避暑山庄的前身——热河行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避暑山庄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它的前身——热河行宫,是建于北京到木兰围场之间二十多座行宫中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者。
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南方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以后,康熙便把注意力转向北方。为了保持满族“骑射”的民族传统,为了训练军队,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加强边防,巩固清朝的统治,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距京师三百五十公里的翁牛特、敖汉、巴林、克什克腾、喀喇沁等蒙古族游牧的地方建立了木兰围场。木兰围场方圆五百余公里。气候凉爽,水草丰盛,野兽成群结伙,山禽滋生繁衍。场内被划分成七十二个小围。每年中秋节后,皇帝便带领满、汉大臣,蒙古王公及八旗兵丁几万人,在那里行围狩猎,史称“秋狝大典”。行围时间大约二十天左右。行围方式分哨鹿和大围两种。哨鹿,是汉语。满语称哨鹿为“木兰”。哨鹿的方法是利用鹿只求偶的机会进行捕杀。每年秋分以后,恰是鹿群繁殖的季节。黎明前,皇帝带领亲随人等潜入山林,身披鹿皮,头顶鹿头,口吹木哨,模仿公鹿的叫声。待母鹿寻声而出,则用花神枪将鹿击毙,此即哨鹿。哨鹿虽有趣,大围更动人。天近五更,满、蒙管围大臣便率大批人马出营,分左右两翼进发,按预定地点进行合围,形成数十里的大包围圈,圈内野兽横窜竖跳。清晨,皇帝率大臣、侍卫、亲随等入围,分级进行射猎。经过一场拼搏战以后,大部分野兽被击毙,少部分侥幸冲出包围圈者,也逃不出外围射生手、虎枪手的射击。这样的行围每次要连续二十多天,需要大批物资。为了解决沿路的吃、住、休息及物资运输等问题,于康熙四十年以后,沿途陆续建立了二十多座行宫,避暑山庄的前身——热河行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展开全部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座落于中国北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谷地上,占地面积584公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雍正(公元1723~1736年在位)时代一度暂停营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继续修建,增加了乾隆(公元1736~1796年)三十六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整个避暑山庄的营建历时近90年。这期间清王朝国力兴盛,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康熙五十年康熙帝(公元1662~1723年在位)还亲自在山庄午门上题写了“避暑山庄”门额。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
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宫室建筑林立,布局严整,是紫禁城的缩影。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正宫是清代皇帝在山庄时,处理政务、休息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松鹤斋寓意“松鹤延年”,供太后居住,建于乾隆年间;万壑松风是清帝批阅奏章和读书处,是宫殿区与湖区的过渡建筑,造型与颐和园的谐趣园类似;东宫在宫殿区最东面,原为清帝举行庆宴大典的场所,后毁于战火。
苑景区又分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宫殿区以北为湖泊区。湖区集南方园林之秀和北方园林之雄,将江南园林的景观移植到塞外。区内湖泊总称“塞湖”,总面积57公顷。平原区位于湖泊区以东,占地53公顷。区内的万树园不施土木,仅按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设置蒙古包数座。乾隆帝常在这里召见各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举行野宴。平原区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岳区,面积422公顷,占避暑山庄总面积的五分之四。高耸的山峰好似天然屏障,阻挡了西北寒风的侵袭,是调节山庄气候的重要因素。康乾时期还在在山区修建了40余处建筑。
避暑山庄周围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
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构成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由如下:
(一)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
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使这里成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二)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与皇家寺庙完美融合的典型范例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历经康雍乾三代帝王,历时八十九年,集中全国入力物力建造而成。它是帝王范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它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园林建造实现了“宫”与“苑”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和“理朝听政”与“游息娱乐”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寺庙建筑具有鲜明的政治功用。
(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标志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它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在造园上,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在园林与寺庙、单体与组群建筑的具体构建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造园和建筑艺术的融合,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加之建筑装饰及佛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
(四)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实物资料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论是造园还是建筑,它们都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化的内涵融注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如上所述,这样一座具有世界性突出普遍价值的艺术杰作,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才能使其得以永久传世并更好发挥其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典范承德外八庙: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寺庙群

中国将建立“避暑山庄学”
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宫室建筑林立,布局严整,是紫禁城的缩影。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正宫是清代皇帝在山庄时,处理政务、休息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松鹤斋寓意“松鹤延年”,供太后居住,建于乾隆年间;万壑松风是清帝批阅奏章和读书处,是宫殿区与湖区的过渡建筑,造型与颐和园的谐趣园类似;东宫在宫殿区最东面,原为清帝举行庆宴大典的场所,后毁于战火。
苑景区又分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宫殿区以北为湖泊区。湖区集南方园林之秀和北方园林之雄,将江南园林的景观移植到塞外。区内湖泊总称“塞湖”,总面积57公顷。平原区位于湖泊区以东,占地53公顷。区内的万树园不施土木,仅按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设置蒙古包数座。乾隆帝常在这里召见各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举行野宴。平原区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岳区,面积422公顷,占避暑山庄总面积的五分之四。高耸的山峰好似天然屏障,阻挡了西北寒风的侵袭,是调节山庄气候的重要因素。康乾时期还在在山区修建了40余处建筑。
避暑山庄周围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
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构成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由如下:
(一)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
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使这里成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二)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与皇家寺庙完美融合的典型范例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历经康雍乾三代帝王,历时八十九年,集中全国入力物力建造而成。它是帝王范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它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园林建造实现了“宫”与“苑”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和“理朝听政”与“游息娱乐”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寺庙建筑具有鲜明的政治功用。
(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标志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它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在造园上,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在园林与寺庙、单体与组群建筑的具体构建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造园和建筑艺术的融合,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加之建筑装饰及佛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
(四)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实物资料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论是造园还是建筑,它们都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化的内涵融注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如上所述,这样一座具有世界性突出普遍价值的艺术杰作,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才能使其得以永久传世并更好发挥其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典范承德外八庙: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寺庙群

中国将建立“避暑山庄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1-04-30
展开全部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皇家避暑行宫
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庄,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雍正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并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皇家避暑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于1792年建成,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世界现存最大皇家园林。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避暑山庄按中国地理形貌选址设计,以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之地形地貌构成中国版图的缩影。
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庄,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雍正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并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皇家避暑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于1792年建成,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世界现存最大皇家园林。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避暑山庄按中国地理形貌选址设计,以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之地形地貌构成中国版图的缩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