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筝这篇课文描写放风筝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一、喜欢、惊呼、高兴、可鄙
二、“风筝”原文选段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三、关于其他方面的分析
结合全文分析,"风筝"在文中象征什么?
答:儿童爱玩的天性
2.秘密被发现后,小弟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3.从"我"急于补救自己的过失,可以看出"我"的怎样的品质?
答:富有自省精神
4.读过全文后,你觉得第2段的"久经诀别的故乡和久逝的春天"中"春天"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答: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更充分地表达出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还不单纯是为了抒发“我”对故乡的深情,如联系全文来看,回忆故乡,目的或落脚点是使“我 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之事。”
5.为什么远处有一二风筝在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答:惊异是因为作者想起了儿时毁坏弟弟风筝的一幕;悲哀是作者对弟弟充满愧疚。
6."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关于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作者说不幸?
答:如果没有看到那本书作者就不会了解真相,更不会感到自责和内疚。
7.精神虐杀这一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精神虐杀
答:“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我扼杀了儿童爱玩的天性。
8.末段语句如何理解?
答:文章隐性:批判中国人旧社会式的教育。中国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
2017-10-23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