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靖的书中人物
在女作家周励出版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消睁》一书中 裴阳的原型即欧阳靖。以下为节选:
“尽管他时常沉湎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研究中,对复旦的政治圈已不再感兴趣,只是鉴于挂着校革委会委员第四把手的头衔,不得不常常去出席“冗长的令人厌倦的无数会议”衡桥悉,但是根据审核他历来的材料和旧党委在60年代“培养几个中央级接班人”的初衷,上级竟打算任命让他担任复旦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校长!而且进一步要往中央推荐,“既然中央里有工人,有农民,为什么不能有一位复旦的大学生呢?”这是上海市级领导的批示原文。他的喜悦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想到了李登辉校长,你还记得我们一起在登辉堂前散过步吗?我对这位复旦的创始人一直抱有崇仰之心,虽然我不堪这桂冠的重压,就像我一直对名利看得很淡薄一样,但我心中已经跃起一股雄心:能够继承李登辉校长的事业,献身于复旦,没有比这更光荣的了!”裴阳就要成为复旦的校长……”
“ 裴阳没有当上复旦校长,不但如此,而且倒霉的事像山间石崩那样一发不可收,接二连三地落到裴阳头上。1976年“四人帮”被抓起来,原上海市领导班子也如大厦倾倒般地在一夜之间瓦解。已经被市里正式批准并待申报中央的任命书还放在市第一把手的办公桌上,而那位第一把手却被逮捕,关进上海市第一监狱。裴阳没有被逮捕,虽然已经纷纷扬扬了大半年,但毕竟任命还没有正式下到复旦,他连复旦大学校长那把交椅的边都没有沾上过。可是他受到严格而冗长的审查,每天上午8点他必须到国际关系图书馆报咐乎到,然后在一个密不透风、没有窗子的小屋里写交待和检讨。不仅如此,他还被撤销了一切职务,甚至丧失了一名普通教员或者普通学生的权利,除了写检讨和交待外,他每天的任务是打扫图书馆的走廊和地板。”
“裴阳说他不会像一条丧家犬那样离开复旦,“我踏进复旦时,还不满18岁,是全上海市仅有两名免考保送入复旦的高中毕业生之一,那时我是师大附中的学生会主席,复旦使我从青年走向成年,复旦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裴阳在淮海路的无数次散步中和我说:“有一次,我在夜色中走出家门,来到复旦登辉堂,我用冰凉的前额去紧贴李登辉校长同样冰凉的大理石雕像石座,我想,只要可能,我绝不离开复旦;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必须离去,我会像拿破仑一样洒脱地向这哺育了我的校园告别。复旦可能恨我,因为那份红头文件玷污了它的荣誉,可是我爱复旦,我真的很爱复旦..”
“裴阳在受审查的第二年即1978年,即恢复了部分行动上的自由。”
根据周励所说,书中内容基本为事实。但根据考察以及欧阳靖本人所说,书中的“裴阳”身上所发生之事与事实实在不相符,诸多不利于裴阳的情节均为虚构。然而上述节选内用除细节外基本可反映欧阳那段时间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