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产生及重要性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产生由来已久,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个性,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一)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产生发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指的是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有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象。大体说来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先秦发生期。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汉代定型期。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已、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魏晋南北朝融合期。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唐宋高峰期。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明清稳定期。唐宋以后,节日的发展比较平缓,辽、金、元时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岁时节日形成体系之后,它逐渐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协调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段落标志,也成为民众时间生活的社会依据。多年来,人们的生产、祭祀、纪念、社交、娱乐等诸项活动大都依傍着岁时节日开展。
(二)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重要性
岁时节日民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它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不仅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整合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而且更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情感,是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这也是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传统节日不仅成为民众情感的寄托和释放点,而且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普及、延续和发展,对于培养民族心理认同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并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现状
当今,随着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呈现了让人担忧的状况。
(一)传统岁时节日民俗呈现逐渐被淡化的趋势
首先,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着华夏大地,它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如今,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毋庸置疑,面对这股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文化也必将被这股浪潮所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淡化。
其次,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已经告别了饥寒贫穷、解决了温饱,并逐步向全面小康化迈进。而中国的传统岁时节日多围绕饮食、娱乐、团聚等功能展开,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传统节日的这些功能趋向淡化,势必会引起人们观念和意识的淡化,也使传统节日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强大诱惑力和影响力。具体表现在如今中国传统岁时节日,大如春节、中秋节,小如清明节、重阳节等,人们表现为不再热衷,而在悄然淡化。
(二)西方节日的冲击加剧传统岁时节日的淡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人有了更多的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趁机叩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并得到了极力的推崇,不仅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大有超越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之势。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特别热衷那特有的狂欢和浪漫气氛的洋节,洋节逐渐呈现火爆的局面。面对洋节日的大势围攻,传统岁时节日不得不处于尴尬境地。譬如2010年,春节恰与情人节是同一日,中西传统节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商家围绕春节和情人节展开促销之战,在这场竞争之中,春节不得不让出一部分地盘,代表爱情的玫瑰花和巧克力更是随处可见。大年初一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刻,但大街上、商店里到处都是一对对情侣。由此可见,面对春节、情人节,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有了一定的撼动,显示传统节日正面临着西方传统节日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势必分流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更加剧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淡化趋势。
三、传承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对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发展与繁荣的根基。面对中国岁时节日民俗令人担忧的现状,我们必须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
责任。
(一)了解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
冯骥才先生深有感慨地说:“当前有不少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传统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久而久之,传统节日便退化为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以,了解岁时节日民俗文化的内涵,对于传承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1、追求天人和谐,向往风调雨顺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大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对节日的庆祝上则体现了人们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这一点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在节日中,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如:清明踏青,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等。尤其是清明节,它虽然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但其民俗文化内涵并非只此一项。今天,每到传统佳节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沉浸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气氛之中,而心中的郊游四方的喜悦之情也会如期而至。现在有许多对都市生活产生审美或者视觉疲劳的人们,常常借节日放假之机外出旅游观光,在恬静自然的山水间寻找一种好心情,尽管每到节日,旅途奔波劳顿,交通非常拥堵,但许多人仍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地花钱买罪受。这是因为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体验到传统节日固有的乐趣,体会到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好,体会到安定祥和、风调雨顺的重要,这些对于今天全社会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2、崇尚团圆和谐,向往安定美满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中常有流露,也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探访、团拜等民俗活动加深了与周围人的良好关系,也加强了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通过节日鞭炮的燃放、节日灯会等民俗活动的开展,释放了内心的情感和愿望,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传统节日也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思亲、盼望与亲人团聚的美好感情,在春节、正月十五等节日来临之际,人们就会如期去上坟祭奠,以示对亡故亲人的怀念,表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美好品质。而对于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一轮明月则诉说了每个人的深深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重阳插茱萸等民俗,这些驱恶辟邪的习俗如今也显露出崇尚和美的美好思想愿望。
3、追求内心和谐,强化责任意识
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中都体现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情感纽带。比如合家团圆是春节和中秋节最显著的特点。另外,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习俗,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孝顺之情。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女儿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等。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道。重阳节作为传统岁时节日民俗,尽管夹杂着多种风俗于一体,但始终显示着自古以来追求吉祥和谐的美好愿望。在民俗观念中,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位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这给传统的民俗节日赋予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内涵。
(二)对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保持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岁时节日民俗文化,从总体上讲是积极的、进步的。但它多与传统农业社会祭祀神灵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其中也不乏封建迷信和落后习俗。如春节、元宵节等燃放鞭炮,清明上坟烧纸祭奠先人等行为活动,不仅不安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又如,中元节为农历的七月十五,人称鬼节,应张灯结彩为鬼庆祝生日。农历十月初一,称为“烧衣节”,在祭祀时把冥衣焚化给祖先。这些内容不仅消极落后,存在着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同时,中国传统节日中大多以饮食为主题,每逢节日便要杀猪宰羊,饮宴作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奢侈浪费现象,无形之中也滋长了奢靡之风。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切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就是我们要继承的“精华”,而所有“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就是我们应当抛弃的“糟粕”。岁时节日也不例外。我们必须去粗取精,批判地继承。尤其是面对日益弥漫的西方节日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优秀资源,同时,更要积极深刻地去挖掘中华传统节日中良好有益的文化要素,参考、充实、提升其内在的精神内涵,并适时地注入现代文化因素,从而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延续至今,可以说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责任,与时俱进弘扬传统文化,并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共同地把这笔财富留给我们的后代。相信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一定会在今天的社会中找到其应有的位置,展示出其独特的迷人魅力。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产生由来已久,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个性,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一)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产生发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指的是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有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象。大体说来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先秦发生期。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汉代定型期。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已、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魏晋南北朝融合期。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唐宋高峰期。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明清稳定期。唐宋以后,节日的发展比较平缓,辽、金、元时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岁时节日形成体系之后,它逐渐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协调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段落标志,也成为民众时间生活的社会依据。多年来,人们的生产、祭祀、纪念、社交、娱乐等诸项活动大都依傍着岁时节日开展。
(二)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重要性
岁时节日民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它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不仅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整合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而且更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情感,是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这也是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传统节日不仅成为民众情感的寄托和释放点,而且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普及、延续和发展,对于培养民族心理认同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并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现状
当今,随着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呈现了让人担忧的状况。
(一)传统岁时节日民俗呈现逐渐被淡化的趋势
首先,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着华夏大地,它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如今,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毋庸置疑,面对这股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文化也必将被这股浪潮所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淡化。
其次,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已经告别了饥寒贫穷、解决了温饱,并逐步向全面小康化迈进。而中国的传统岁时节日多围绕饮食、娱乐、团聚等功能展开,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传统节日的这些功能趋向淡化,势必会引起人们观念和意识的淡化,也使传统节日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强大诱惑力和影响力。具体表现在如今中国传统岁时节日,大如春节、中秋节,小如清明节、重阳节等,人们表现为不再热衷,而在悄然淡化。
(二)西方节日的冲击加剧传统岁时节日的淡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人有了更多的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趁机叩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并得到了极力的推崇,不仅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大有超越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之势。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特别热衷那特有的狂欢和浪漫气氛的洋节,洋节逐渐呈现火爆的局面。面对洋节日的大势围攻,传统岁时节日不得不处于尴尬境地。譬如2010年,春节恰与情人节是同一日,中西传统节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商家围绕春节和情人节展开促销之战,在这场竞争之中,春节不得不让出一部分地盘,代表爱情的玫瑰花和巧克力更是随处可见。大年初一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刻,但大街上、商店里到处都是一对对情侣。由此可见,面对春节、情人节,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有了一定的撼动,显示传统节日正面临着西方传统节日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势必分流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更加剧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淡化趋势。
三、传承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对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发展与繁荣的根基。面对中国岁时节日民俗令人担忧的现状,我们必须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
责任。
(一)了解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
冯骥才先生深有感慨地说:“当前有不少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传统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久而久之,传统节日便退化为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以,了解岁时节日民俗文化的内涵,对于传承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1、追求天人和谐,向往风调雨顺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大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对节日的庆祝上则体现了人们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这一点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在节日中,人们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如:清明踏青,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等。尤其是清明节,它虽然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但其民俗文化内涵并非只此一项。今天,每到传统佳节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沉浸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气氛之中,而心中的郊游四方的喜悦之情也会如期而至。现在有许多对都市生活产生审美或者视觉疲劳的人们,常常借节日放假之机外出旅游观光,在恬静自然的山水间寻找一种好心情,尽管每到节日,旅途奔波劳顿,交通非常拥堵,但许多人仍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地花钱买罪受。这是因为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体验到传统节日固有的乐趣,体会到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好,体会到安定祥和、风调雨顺的重要,这些对于今天全社会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2、崇尚团圆和谐,向往安定美满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中常有流露,也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探访、团拜等民俗活动加深了与周围人的良好关系,也加强了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通过节日鞭炮的燃放、节日灯会等民俗活动的开展,释放了内心的情感和愿望,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传统节日也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思亲、盼望与亲人团聚的美好感情,在春节、正月十五等节日来临之际,人们就会如期去上坟祭奠,以示对亡故亲人的怀念,表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美好品质。而对于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一轮明月则诉说了每个人的深深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重阳插茱萸等民俗,这些驱恶辟邪的习俗如今也显露出崇尚和美的美好思想愿望。
3、追求内心和谐,强化责任意识
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中都体现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情感纽带。比如合家团圆是春节和中秋节最显著的特点。另外,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习俗,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孝顺之情。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女儿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等。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道。重阳节作为传统岁时节日民俗,尽管夹杂着多种风俗于一体,但始终显示着自古以来追求吉祥和谐的美好愿望。在民俗观念中,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位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这给传统的民俗节日赋予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内涵。
(二)对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保持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岁时节日民俗文化,从总体上讲是积极的、进步的。但它多与传统农业社会祭祀神灵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其中也不乏封建迷信和落后习俗。如春节、元宵节等燃放鞭炮,清明上坟烧纸祭奠先人等行为活动,不仅不安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又如,中元节为农历的七月十五,人称鬼节,应张灯结彩为鬼庆祝生日。农历十月初一,称为“烧衣节”,在祭祀时把冥衣焚化给祖先。这些内容不仅消极落后,存在着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同时,中国传统节日中大多以饮食为主题,每逢节日便要杀猪宰羊,饮宴作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奢侈浪费现象,无形之中也滋长了奢靡之风。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切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就是我们要继承的“精华”,而所有“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就是我们应当抛弃的“糟粕”。岁时节日也不例外。我们必须去粗取精,批判地继承。尤其是面对日益弥漫的西方节日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优秀资源,同时,更要积极深刻地去挖掘中华传统节日中良好有益的文化要素,参考、充实、提升其内在的精神内涵,并适时地注入现代文化因素,从而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延续至今,可以说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责任,与时俱进弘扬传统文化,并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共同地把这笔财富留给我们的后代。相信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一定会在今天的社会中找到其应有的位置,展示出其独特的迷人魅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