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报的报纸副刊

 我来答
手机用户23657
2016-06-01 · TA获得超过1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1918年3月4日,上海《时事新报》增辟《学灯》副刊。初为周刊,后改为日刊。张东荪、匡僧、李石岑等先后任主编。
《学灯》初期主要内容为评论学校教育和青年修养。主旨是促进教育,灌输文化,是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四大副刊。
为了更广泛地介绍新学说,指导和反映文化教育界情况,经过几个桥卜月的筹备,1918年3月4日,张东荪创刊了五四时期影响深远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致力于宣传新思潮。《学灯》一开始便用白话发刊,风格与北京的《晨报》副刊很相似。
《学灯》开始每周一次,5月间每周二次,12月起每周三次,1919年1月起改为日刊,星期日休刊。从1921年5月10日起,联时事新报》增辟《文学旬刊》;1921年9月16日,又增辟《社会主义研究》旬刊。每逢这些副刊出版时,《学灯》就休刊。《学灯》的版式也几度改变。最初每期只占大半版,1919年2月起扩充为两版。1922年后改为4开4版的附张。从1924年10月开始,《文学》和《艺术》等副刊的第4版辟为《教育界》附刊,《学灯》的篇幅只占三版;1925年?月后更缩小为两版。但同年11月11日起,又与<<教育界>)合并为四版。
《学灯》最初由张东荪负责编辑。但他一面忙于为《时事新报》撰写每天的社说和时评,一面编辑《学灯》,还要为《学灯》写大量的文章,因此,颇感劳累。不久,张东荪便聘请匡僧敏穗穗主编《学灯》。1919年4月,匡僧因脑病被迫辞职,张东荪请好友俞颂华(瞻庐)负责。1920年后,张东荪以《B寸事新报》名义资助余颂华赴苏俄采访(与瞿秋白一起)后,便又聘请好友郭虞裳(曾任上海南洋商业专门学校校长)主编。1920年1月起,张东荪请著名哲学家李石岑接编,直到1921年7月底。1922年2月,改由柯一岑负责,直到1923年初为止。此后族拍徐六几和郭梦良都曾担任过主编,张东荪也一度亲自主编《学灯>)。这些编辑,在当时均是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他们“或多或少是受张东荪的影响的”。
张东荪在阐述创办《学灯》的缘由时指出:“方今社会为嫖赌之风所掩,政治为私欲之毒所中,吾侪几无一席之地可以容身。与其与人角逐,毋宁自辟天地,此学灯一栏之由立也。”这是他创办《学灯》的主要原因。他接着说明了《学灯>>的宗旨:“一日借以促进教育,灌输文化;二日屏门户之见,广商权之资;三日非为本报同人撰论之用,乃为社会学子立说之地。”⑨实际上,《学灯为创刊时,主要内容是评论学校教育和青年修养。在这三项创刊宗旨中,“屏门户之见”、“为社会学子立说之地”只是表示对待思想自由的态度,只有第一项“促进教育,灌输文化”,才是真正的宗旨。
在创办《学灯》初期,张东荪主要是通过议论教育问题来灌输新文化的,所以它在当时是一个以教育为主题的刊物。这在张东荪历次所发的征稿启事中,可以窥得一斑。1918年4月,张东荪发表《学灯》启事,内称“近来吾国教育弊端百出,如学制之荒谬,教员之堕落,学风之卑下,此外邪说披猖,道德陵夷,尤为伤心之象。苟有人焉,以铸鼎燃犀之笔,为之一一揭发,与纰缪之主义激战,以其文字投诸本报,当敬为披露,并愿以优厚之酬资,为定交之纪念。”1918年4月15日,张东荪又刊《学灯》启事:“本栏征求下列各稿:一、征求学艺上之意见;二、征求教育上之意见;三、征求对于近来出版物之批评;四、征求对于全国各学校之批评;五、征求教育上之讽刺画,六、征求学生关于修养之实验。”在1918年4月所发的另一《学灯》启事中,又说:“本栏征求全国中等以上学校调查报告(详述历史沿革及现在状况,如能将校长照片及校舍摄影附寄,尤所欢迎)。诸君如以平日参观所得,赐稿敝报者,无任欢迎。”可见,张东荪一再表示欢迎介绍各地中等以上学校的历史和现状、批评和揭露教育界的黑暗、讨论青年修养和教育理论的稿件,而且也的确大量发表了关于这些方面的文章。《学灯》前后开辟过“教育小言”、“教育研究”、“教育界消息”,“学校指南”、“学校消息”、“青年俱乐部”等专栏。直到1919年后,一般性的“思潮”栏才逐渐代替教育方面的言论;而居主要地位,但有关教育界的报道和评论始终占有很大篇幅。
张东荪特别关注《学灯》副刊。在创办初期,他亲自为“讲坛”和“教育小言”两个栏目撰稿。从1918年3月到12月,张东荪在“讲坛”栏中,连续发表了《国人读书力之缺乏》、《贩卖外国书籍之必要》、《中西思想之绝对相反》、《说鬼》、《运命思想亡国论》、《运命思想余谈》、《论演说》、《论译书》、《论报纸》等12篇《随感录》,讨论读书、译书、贩卖西书等问题。同时,在“教育小言”栏目中,他连续发表了嵌职业教育》、《人格之感化》、《教育与生计》、《教育与教会》、《门户之见》、《竞争之风》、《教授留学》《哲学与教育》、《文艺与教育》、《本栏之提倡》、《秦贺兰之思想》、《只崇洋却不模仿》、《模仿与文化》、《新……旧》、《人格与主张》等文章,讨论当时的教育问题。这些专门讨论教育问题的文章,与当时其它报纸相比,内容充实,思想开明,给人以清新之感,因而受到了广大青年的欢迎。

朝闻通
2024-10-12 广告
朝闻通是国内知名的媒体发布服务公司,专注企业国内外媒体发布、新闻发布会、活动策划推广、媒体邀约、海外推广营销21年。业务咨询: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合作案例点击查看详情微博KOL:微博KOL合作价格点击查看详情公众号KOL:公众号KOL合作...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朝闻通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