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汉代地方管理制度从汉初的分封制演变为汉武帝时的削藩、推行郡县制。
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先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这七个异姓王分别是汉二年封的韩王信,汉四年受封为楚王的韩信、被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以及赵王张耳(死后由其子张敖继任),汉五年封的梁王彭越,燕王臧荼,以及长沙王吴芮。这七个异姓诸侯王的封地占当时汉朝疆域的一大半,太行山以东原六国旧地只有齐国的地方还属朝廷,其他最富庶的地方都在诸侯统治之下。当时全国有60多个郡,而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加上有的诸侯重兵在握,不受朝廷约束,这些诸侯国的存在构成了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
武帝时,各诸侯国的实力已经大为削弱,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大大增强,在文景帝的基础上,汉武帝继续削弱诸侯国的实力。他采纳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削藩。“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汉武帝一方面开疆拓土增置了许多郡,一方面将内地的郡分小。至公元前108年时达110郡(国),以后逐步省并,至公元前46年弃海南岛上的珠崖郡后为103郡,一直维持到公元2年不变,即《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103郡国制度。
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先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这七个异姓王分别是汉二年封的韩王信,汉四年受封为楚王的韩信、被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以及赵王张耳(死后由其子张敖继任),汉五年封的梁王彭越,燕王臧荼,以及长沙王吴芮。这七个异姓诸侯王的封地占当时汉朝疆域的一大半,太行山以东原六国旧地只有齐国的地方还属朝廷,其他最富庶的地方都在诸侯统治之下。当时全国有60多个郡,而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加上有的诸侯重兵在握,不受朝廷约束,这些诸侯国的存在构成了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
武帝时,各诸侯国的实力已经大为削弱,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大大增强,在文景帝的基础上,汉武帝继续削弱诸侯国的实力。他采纳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削藩。“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汉武帝一方面开疆拓土增置了许多郡,一方面将内地的郡分小。至公元前108年时达110郡(国),以后逐步省并,至公元前46年弃海南岛上的珠崖郡后为103郡,一直维持到公元2年不变,即《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103郡国制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