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打一成语
成语:不识大体
出处:《史记·平原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晋·袁宏《后汉纪》:“臣愚浅;不识大体。”
不识大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shí dà tǐ,意思是考虑问题过于片面,不懂得从大局渗入。出自 《史记·平原虞卿列传》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明白关系到大局的道理
成语例句: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 高宗本纪》)
成语辨析:
近义词: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反义词:目光如炬、高瞻远瞩、卓有远见
成语例句:
1、为了这点小事你就到处张扬,弄得大家乱轰轰的,太不识大体了!
2、读了那么多书,怎能说出这般不识大体的话来。
3、不识大体的人会吃亏的。
【汉字】盲人摸象
【拼音】máng rén mō xiàng
【基本释义】汉语成语,贬义词,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在寓言中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
【出处】出自《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 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
【近义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以偏概全
【反义词】洞察一切、仰视观察、了如指掌
【成语故事】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
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道:“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
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后以“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máng rén mō xiàng
[释义]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语出]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正音] 摸;不能读作“mē”。
[辨形] 盲;不能写作“肓”。
[近义]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忐忑不安 六神无主
[反义] 洞察一切 仰视观察 悠然自得
[用法] 含贬义;比喻片面的工作作风。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与“管中窥豹”有别:~含贬义;不作自谦之词;管中窥豹常作自谦之词;是中性成语。
[例句] ~的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凭自己主观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断;应了解事物的全貌。
近义词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盲人扪烛 管窥蠡测
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贬义
出 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例 句
~的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凭自己主观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断,应了解事物的全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盲人扪烛 管窥蠡测
反义词
洞察一切
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