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3个回答
2020-10-28 · 省级职业学校 3+3升学
吉林省万通技工学校
吉林省万通技工学校,省人社厅直属技工学校。拥有汽车智能化示范实训中心、汽车检测维修实训中心、汽车美容实训中心、汽车诊断实训中心、汽车钣金实训中心、汽车漆面涂装实训中心,创业4S店等供学生学习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基础会计是会计人员的入门知识,也是必备的,我说一下学习方法1)那会计基础来说,初学者,开始学习时,一定要从教材入手,认真理解书上的每一个概念,切记,不能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学不好会计的。会计的许多名词都是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的,会计基础上的许多都是从定义出发的,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例如负债,字面意思企业欠的债,具体到具体科目,前面一般有应付、应交、借款等,资产也是这样,前面一般有应收的字样,现金和银行不用说了,都知道它是企业的资产,另外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应收账款,表面意思理解就是企业应该收回的款项,定义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应该受到的款项,如果企业借给职工款项,不能是应收账款,因为他不是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应收的款项,应该是其他应收款。我举例说明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有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该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企业。比如企业应收A公司一笔款项,A公司现在破产了,无法支付所欠款项,那么该款项已经不是企业的资产,他无法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2、)理解准则,把握基本公式,所有的账务处理原则都是从会计恒等式出发的,因为他是会计的原理。企业会计的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应该这样理解,一个企业所有的资产是借钱买进的(负债),另一部分是自己投资的(所有者权益)。(3、)学习中一定要理解并掌握所有的会计政策和制度,会计政策和制度都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的,例如提取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冲销,目的就是害怕企业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我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自从公允价值出现后,债务重组,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等都应到公允价值,那债务重组来说,以前的债务重组收入资本公积,现在计入营业外收入,主要是国家鼓励母公司豁免上市子公司的负债,注入优良资金,是股市想着良性方向发展。根据营业外收入的定义你可以归纳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项目: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处理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等。再如,公司一笔应收账款5000万元,已经估计可收回500万元,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要提取坏账准备4500万元,你没有提取,假设你的应收账款总额为6000万元,由于你没有提取坏账准备,资产负债表资产虚增了4500万元,实际上只有1500万元,这样会误导使用者,别人以为你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非常多,足以偿还贷款、购货款等等,另外虚增利润4500万元(一般没有人愿意和亏损、临近亏损企业有经济往)来。(4)重视教材,熟读加以理解。当你把书看到一定程度,不要书也可以知道每一章都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操作,离开了规定制度和政策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关于,会计等式的理解我举过一个例子,企业会计的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应该这样理解,一个企业所有的资产是借钱买进的(负债),另一部分是自己投资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 贷+ 贷
只要记住这个基本公式就可以了,不用死记何时借何时贷。下面联系具体业务我在具体说明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 贷+ 贷
企业用100银行存款购进购进一批原材料(税金省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 贷+ 贷
原材料(资产增加)
借
银行存款(资产减少)
-借(即贷)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100
贷:银行存款100
我说的意思是,只要记住等式的左边增加就是借,右边增加就是贷。当然,你要了解资产分为那些,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为那些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 贷+ 贷
只要记住这个基本公式就可以了,不用死记何时借何时贷。下面联系具体业务我在具体说明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 贷+ 贷
企业用100银行存款购进购进一批原材料(税金省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 贷+ 贷
原材料(资产增加)
借
银行存款(资产减少)
-借(即贷)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100
贷:银行存款100
我说的意思是,只要记住等式的左边增加就是借,右边增加就是贷。当然,你要了解资产分为那些,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为那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会计核算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一篇文章中不可能讲透彻,本文仅就会计核算的基本常识作简单的介绍。
一、会计与会计目标
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尺度,用有系统、有组织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记录、计算、分析、报告、预测、检查、监督,并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的经济信息。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资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
对于企业来讲,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三点:
1、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会计信息。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宏观经济的微观个体。没有企业的微观个体,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整体。在我国,宏观经济决策所需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于会计信息。没有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对国民经济作出准确的判断,是很难想象的。
2、会计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民营企业要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必须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技术水平,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效益高的路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会计提供的可靠的信息,决策者才能进行合理的决策,会计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才能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是会计服务于企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3、会计要为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所必须的会计信息。满足社会各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目的。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作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条件。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项。
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它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我国13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分为三大类:
(一)总体性要求和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一贯性原则
4、相关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
6、明晰性原则
(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配比原则
3、历史成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余成本性支出原则
(三)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
1、谨慎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3、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四、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二)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2、利润=收入-费用
五、资产
一般认为资产就是企业的财产,但是,会计上的资产有其特定的含义。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1、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2、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
3、资产必须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的经济资源,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因此可以说,凡是有助于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且企业有权使用,并且能够以货币进行合理计量的经济资源,则应当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
在会计实务中,资产通常按照其流动性分类。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又可分为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速动资产是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等随时可以变现的资产;非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在长期资产中,又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六、负债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负债定义为:“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负债是指已经发生的,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偿付的经济义务,这种偿付可以用货币、物品、提供劳务、再负债等债权人能接受的形式(包括债权人放弃债权)来实现。
2、负债是可计量的,有确切的或可预计的金额。
3、负债一般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到期日。
4、大部分负债是交易的结果,而这种交易一般是有契约,或合同,或协议,或者法律约束为前提的,由于交易并受法律约束形成的负债,可认为是一种法定负债,即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
5、负债只有在偿还,或债权人放弃债权,或者情况发生变化以后才能消失。
负债按照偿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这种区分的目的是要通过了解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相对比例,以大致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时,通过对可用于支付的流动资产与近期需支付的流动负债的比例,可以了解企业的清算能力。
七、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亦称产权、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表明企业的资产总额在低偿了所有的负债后的差额,包括企业投资者投入资金以及留存的收益等。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中,为了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便于投资者和其他报表阅读者了解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及其变动情况,会计核算时,将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部分。
实收资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会计核算作为实收资本进行核算。
资本公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中有些不能作为实收资本进行核算,包括资本(或股票)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这些项目构成了企业的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这部分净利润还没有分配给投资者;二是这部分净利润还没有指定用途。
八、利润的核算
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生产经营不当,则将出现亏损。
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
(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构成上述公式的名词解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购买债券、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和投资减值准备后的数额。
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应收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收入、罚款收入、呆帐收入、教育费附加的返还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理固定资产损失、非正常停工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主营业务收入:所以企业的营业执照都有规定该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在主营业务范围取得的收入称为主营业务收入。例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业的服务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与上述主营业务收入相对应的成本支出。例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服务业的服务成本等。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销售产品和销售商品的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在该科目反映。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租赁收入等。
其他业务支出:是指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及附加等。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福利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用、差旅费、待业保险、劳动保险、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排污费、研究与开发费等。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贷款利息支出、存款的利息收入、外币的汇兑损益、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所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九、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过程中最后提出的结果,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
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其在经济决策中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主要有: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的有关部门、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会计报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2、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
3、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依据。
会计的主要报表有: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即某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需偿还的债务,以及投资者所拥有的净资产的情况的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业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
它的作用主要有:(1)能够提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貌,表明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是分析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资料;(2)反映了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以及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3)反映所有者权益情况,表明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了解权益结构情况;(4)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了解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略)。
2、利润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会计期的营业收入与其相对应会计期的税费进行配比,计算出企业一定会计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企业收入、成本、税费等情况,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略)。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反映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略)。
以上介绍的,只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常识。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常识只能算入门,要具体掌握、灵活运用会计核算知识,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
一、会计与会计目标
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尺度,用有系统、有组织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记录、计算、分析、报告、预测、检查、监督,并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的经济信息。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资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
对于企业来讲,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三点:
1、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会计信息。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宏观经济的微观个体。没有企业的微观个体,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整体。在我国,宏观经济决策所需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于会计信息。没有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对国民经济作出准确的判断,是很难想象的。
2、会计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民营企业要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必须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技术水平,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效益高的路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会计提供的可靠的信息,决策者才能进行合理的决策,会计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才能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是会计服务于企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3、会计要为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所必须的会计信息。满足社会各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目的。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作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条件。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项。
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它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我国13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分为三大类:
(一)总体性要求和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一贯性原则
4、相关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
6、明晰性原则
(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配比原则
3、历史成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余成本性支出原则
(三)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
1、谨慎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3、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四、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二)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2、利润=收入-费用
五、资产
一般认为资产就是企业的财产,但是,会计上的资产有其特定的含义。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1、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2、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
3、资产必须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的经济资源,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因此可以说,凡是有助于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且企业有权使用,并且能够以货币进行合理计量的经济资源,则应当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
在会计实务中,资产通常按照其流动性分类。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又可分为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速动资产是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等随时可以变现的资产;非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在长期资产中,又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六、负债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负债定义为:“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负债是指已经发生的,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偿付的经济义务,这种偿付可以用货币、物品、提供劳务、再负债等债权人能接受的形式(包括债权人放弃债权)来实现。
2、负债是可计量的,有确切的或可预计的金额。
3、负债一般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到期日。
4、大部分负债是交易的结果,而这种交易一般是有契约,或合同,或协议,或者法律约束为前提的,由于交易并受法律约束形成的负债,可认为是一种法定负债,即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
5、负债只有在偿还,或债权人放弃债权,或者情况发生变化以后才能消失。
负债按照偿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这种区分的目的是要通过了解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相对比例,以大致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时,通过对可用于支付的流动资产与近期需支付的流动负债的比例,可以了解企业的清算能力。
七、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亦称产权、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表明企业的资产总额在低偿了所有的负债后的差额,包括企业投资者投入资金以及留存的收益等。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中,为了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便于投资者和其他报表阅读者了解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及其变动情况,会计核算时,将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部分。
实收资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会计核算作为实收资本进行核算。
资本公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中有些不能作为实收资本进行核算,包括资本(或股票)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这些项目构成了企业的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这部分净利润还没有分配给投资者;二是这部分净利润还没有指定用途。
八、利润的核算
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生产经营不当,则将出现亏损。
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
(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构成上述公式的名词解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购买债券、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和投资减值准备后的数额。
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应收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收入、罚款收入、呆帐收入、教育费附加的返还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理固定资产损失、非正常停工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主营业务收入:所以企业的营业执照都有规定该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在主营业务范围取得的收入称为主营业务收入。例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业的服务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与上述主营业务收入相对应的成本支出。例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服务业的服务成本等。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销售产品和销售商品的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在该科目反映。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租赁收入等。
其他业务支出:是指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及附加等。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福利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用、差旅费、待业保险、劳动保险、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排污费、研究与开发费等。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贷款利息支出、存款的利息收入、外币的汇兑损益、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所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九、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过程中最后提出的结果,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
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其在经济决策中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主要有: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的有关部门、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会计报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2、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
3、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依据。
会计的主要报表有: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即某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需偿还的债务,以及投资者所拥有的净资产的情况的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业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
它的作用主要有:(1)能够提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貌,表明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是分析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资料;(2)反映了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以及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3)反映所有者权益情况,表明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了解权益结构情况;(4)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了解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略)。
2、利润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会计期的营业收入与其相对应会计期的税费进行配比,计算出企业一定会计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企业收入、成本、税费等情况,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略)。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反映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略)。
以上介绍的,只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常识。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常识只能算入门,要具体掌握、灵活运用会计核算知识,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