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仪有哪些?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
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
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
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
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
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
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
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
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
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
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
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
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
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
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
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
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
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
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
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
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
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
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
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
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
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
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
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
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
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
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
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
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
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
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
、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
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
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
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
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
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
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
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
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
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
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
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
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
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
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
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
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
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
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
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
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
老、故、逝、终等.
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
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
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
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
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
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
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
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
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
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
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
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
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
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
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
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
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
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
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
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
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
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
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
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
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
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
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
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
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
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
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
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
、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
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
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
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
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
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
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
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
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
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
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
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
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
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
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
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
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
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
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
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
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
老、故、逝、终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