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那么多国家,为何不是小小的以色列的对手?
说起中东战争,很多人只是凭借两个简单的印象。一,阿拉伯国家加一起这么大,以色列这么小,还打不过?二,阿拉伯国家人这么多,以色列一千万都不到,一人一口唾沫就够了,还打不过?典型的大国国民思维看问题。
一个国家的命运不光要靠自身的努力,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爆发过五次中东战争,但决定以色列命运的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而阿拉伯国家的决胜点则是第一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为什么这么说,首先第一次的地位当然最重要,因为这是以色列的立国之战,而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阿拉伯国家密谋很久,且采用偷袭形式先发制人,最有可能获胜的一次。至于第三次,以色列先发制人,速战速决,史称“六日战争”。
所以我们重点分析第一次,第三次和第四次。第一次对双方都最重要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次输了就没后面的故事了。第三次为什么对以色列重要,因为第三次中东战争是个分水岭,第一第二第三,阿拉伯国家都是在装备和人员上对以色列有优势,而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实力其实是不相上下的。所以取得第三次中东战争的胜利,解决以色列最根本的存亡问题。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阿拉伯的决胜点的理由是,此战由阿拉伯国家发起,先期主导权在阿拉伯国家,如果胜利,以色列少则退回到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的态势,严重则可能亡国。此战的失败预示着阿拉伯国家彻底丧失了和以色列对抗的实力。如果说第三次中东战争是斯大林格勒的话(不是说惨烈程度,只是想说明此战对以色列的意义),那么第四次中东战争就是以色列的库尔斯克,在此战之后阿拉伯国家实际上已经在军事上全面处于下风,就像苏德战争的德国。
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给人弱鸡的形象是缘于大家错误的以为中东战争都是阿拉伯国家发起的然后输掉的,其实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是阿拉伯国家主动进攻,第二次第三次和第五次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先发制人。阿拉伯国家看上去大,但大片土地都是沙漠,而主力国家埃及和叙利亚都在以色列战机的作战半径内,根本没有战略纵深,就像二战法国和苏联初期那样很容易就被闪电战打趴下,这招屡试不爽。
以大国思维看中东战争,很难站在一个小国的立场上想问题。试想一个国家周边全是敌人,只要输掉一场战役,就可能亡国。这是怎样一种严峻的形势,所以以色列清楚的认识到不能在自身劣势的情况下,还坐等敌人来攻,必须决战于境外,以战求生存,以战争这种高强度的斗争手段来削弱对手,最终确立自己的不败地位。
并且以色列确实是个好学生,熟读三十六计,用出了许多经典的战术,暗度陈仓(第一次),借刀杀人(第二次),擒贼先擒王(第三次),围魏救赵(第四次),假道伐虢(第五次)。战术上配合严谨,进攻计划简直滴水不漏,掐着分钟算计敌人,孙子兵法讲: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简直是以色列军队的完美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