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兴安岭地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与研究现状
2020-01-2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我国境内的大兴安岭地区地质工作起步较晚,研究程度较低。到目前为止,全区1:100万区调已全部完成,1:20万区调除大兴安岭北部16幅和沙漠区13幅为空白区,但被后续1:25万区调工作填补。目前,1:25万区调完成16幅,还有31幅未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7×104km2左右,仅占全区面积的8.9%。
20世纪60~70年代,相继开展了全区1:100万区域重力测量和1:50万航磁测量,开展了大面积的1:20万区域化探扫面,部分地区进行了1:20万重力测量、1:10万和1:5万航磁测量工作。80年代,黑龙江省物探队完成了省域1:100万重力测量工作。地矿部第二物探大队完成了成矿带北纬51°20′以南地区的1:100万重力测量工作。90年代,黑龙江省地勘局物探队完成了漠河、老沟、满归、连鉴、二十五站、呼中、开库康、塔河、塔源、十八站、兴隆(半幅)、新华、呼玛13个图幅的1:20万重力测量工作;砂宝斯、大营、六十林场、依西肯4幅1:20万重力测量填补空白区。1957年至1958年,地矿部物探局903航测队对大兴安岭大部分地区进行了1:10万航磁测量,成图1:20万。80年代,黑龙江省物探队在得尔布干矿带内进行了1:5万航磁测量,成图1:20万。但在距中俄黑龙江界河南北约10km,东西长约300km的范围内仍属磁测填补空白区。二十世纪90年代,地矿部航磁队在石堆山地区开展了1:5万航磁测量,但缺少该区航磁资料和数据。2000~2001年,国土资源部航遥中心完成了得尔布干矿带内北纬51°20′以北、东经121°30′以西地区的1:5万航磁测量。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地矿局物探队完成了全省1:100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1981年,黑龙江省局物探队在呼中地区进行了1:5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80~90年代,黑龙江省物探队完成了前述的1:20万区调填图的18个图幅的1:20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但依西肯和新华两幅只测试分析了Au、Ag、As、Sb、Cu、Pb、Zn、Hg8个元素。由于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分析精度的不同,致使相邻图幅对接困难。1991~1994年,地矿部第二综合物探队在恩和村、上护林、建设屯及三河镇幅进行了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996年至今,地矿部第二物探大队对北纬52°以北、东经122°以西地区的内蒙及黑龙江部分地区进行了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重力工作程度较低,虽然全区已编制了1:100万的布格重力平面图,但是一些地区仅做了剖面性工作,并不能满足1:100万比例尺的精度。1:50万航空磁测已覆盖全区,1:2.5万~1:100万比例尺的工区有56个(据航磁数据库管理系统),重点成矿区带基本都开展过1:5万航磁工作。1977年,黑龙江省物探大队在上护林、三河镇幅以东地区进行过1:20万分散流测量。内蒙古自治区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始于1985年,可扫面积82.8万km2,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地域辽阔,目前仅完成66.3万km2,尚有16.4万km2空白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皆属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成矿区带。1:5万化探普查工作只完成6625km2,此项工作在地质找矿工作中作用明显,需进一步加强。利用化探成果,在异常查证工作中,相继发现了陈家杖子、四五牧场金矿以及一大批矿点、矿化点。环境、农业及城市化探工作方面几乎是空白。内蒙古地调院从得尔布干成矿远景区1:5万化探项目共圈定各类综合异常16处,其中有找矿价值的综合异常2处,并认为测区对于寻找钼、铅、钨多金属矿床具有良好地球化学特征,目前正在开展异常查证工作。
到目前为止,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完成47万km2,还有近10万km2空白区;1:20万区域化探基本完成,其中有6幅正在进行中;1:20万航磁测量基本覆盖全区,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现正在开展1:5万航磁测量(约20万km2);1:5万激电法测量完成了多宝山地区3000km2;1:5万重力工作还没有开展过;1:5万化探已完成面积约10万km2,仅占成矿带面积的18%;1:5万~1:1万遥感地质填图和高光谱矿物填图尚未开展。总体上1:5万区域物化探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较低。
大兴安岭地区的正规矿产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后,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中小比例尺面积性物探工作基础上,开展了重要矿点和物化探异常的查证工作和矿床勘查工作,相继对600余处矿产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勘查工作,提交数以千计的各类矿产勘查报告(图4.3)。
图4.3 大兴安岭地区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图
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了大兴安岭成矿带的矿产勘查工作,截至2008年,在大兴安岭成矿带共计部署22个工作项目,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亿元,钻探16600m,全区新发现矿产地20余处,圈定多金属找矿靶区100多处,其中,在巴颜塔拉-阿尔哈沙特区估算资源量(334):Ag2150t、Pb+Zn160万t;其中努其根乌拉多金属矿点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为Ag344.28t、Pb100794.34t、Zn42163.43t。提供了可供普查的矿产地1处。在内蒙古东北部四五牧场及外围预测的金资源量(334)179.62gk,在老沟西评价区合计提交金资源量(334)2529kg。2005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先后组织开展了成矿带1:5万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完成了约229幅重点成矿远景区的矿产地质调查,其中,在内蒙古阿荣旗地区圈定出5个找矿远景区,16处找矿靶区;但仅占成矿带面积的7%左右,所发现的大量矿(化)点和物化探异常亟待进一步查证。
目前全区共发现矿床(点)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25处、小型矿床57处。每平方千米产出的矿床数是全国平均数的12.5%。
近年来,有关中南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地区的我国境内的内生金属成矿区域性的综合研究,主要见于《得尔布干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重点选区研究》(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2003年)、《得尔布干成矿带勘查技术研究与综合找矿评价》(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2005年)、《内蒙古-兴安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3年)、《黑龙江省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成矿系列及其演化》(韩振新等,2004年),更宏观、综合的论述主要见于郭文魁、裴荣富等编写的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及其说明书等。上述论述主要强调燕山期为主的复合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和前寒武系基底对成矿预富集作用,划分出若干以主成矿元素和主成矿期为纲要的成矿区带,并建立了区域成矿系列、成矿模式,初步总结了找矿方向。近年来,涉及对中南蒙古-大兴安岭跨境成矿带境内外毗邻地区比较系统的基础地质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资源潜力评价及综合编图工作当属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组织开展的“东北亚地区地质矿产综合图件编制(2003~2010年)”地质调查工作项目,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实施的“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计划项目。通过对中、俄、蒙、朝等国区域地质背景、区域成矿作用和类型的对比研究,初步理清了我国东北地区及毗邻国家的成矿地质特征,对东北地区普查找矿和远景评价有了新的认识(初步划分了东北亚成矿区带),深化了研究区资源概况、优势和互补性的认识,编制了《1:150万东北亚南部地区地质图及成矿区划图》。国外近年来涉及对东蒙古-大兴安岭-阿穆尔成矿带地区比较系统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及编图工作主要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东北亚地区组织开展的“东北亚地区矿产资源、区域成矿作用和构造演化(1997年~2002年)”项目,着重对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蒙古国、中国东北、韩国和日本的区域地质、成矿作用、矿产特征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成果包括了研究区脉状矿床和砂矿床的数据表、1:500万区域地球动力学图件和1:500万矿产分布图等。2003年开始,中国地科院地质所与蒙、俄、哈、韩五国开展了1:250万地质图编图(李廷栋等,2008);2006年起,又开始了1:500万亚洲地质图编图工作。
2024-11-1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