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胰等。
消化系统其基本功能是从外界摄取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营养物质排除食物残渣,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以及生长、发育、更新和组织修复的原料。
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进行化学分解使之变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这种消化方式称为化学性消化,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消化管肌肉舒缩产生运动,将食物磨粉,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管下方推送,这种消化方式称为机械性消化。
口腔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完成咀嚼、吞咽、吸吮、味觉和辅助发音等功能。牙齿嵌在上颌骨、下颌骨上,人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一组称为乳牙,初生后6个月逐步萌出,6岁开始脱落,逐步生出的第二组牙齿叫恒牙。乳牙有20个,恒牙有32个(一部分人第三磨牙未萌出,因而不足32个牙)。舌是肌性器官,表面覆盖有粘膜,有感受酸、甜、苦、咸等味觉功能。唾液腺分泌唾液有导管开口在口腔中。
咽和食管
是肌性器官,咽的前部上方通鼻腔,中部通口腔,下前通喉,下后接食管,所以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部位,食管上端接咽,下端穿隔与胃的贲门相接,全长约25厘米,吞咽时食团依次经咽、食管入胃。
胃
胃在形态上是一个囊袋状的肌性器官,位置在上腹部偏左侧,上端与食管相接称的部位称贲门,下端连接十二指肠的部位称幽门。胃把食团磨碎并使其与胃液充分混合,然后逐步将食物糜团推进至十二指肠,胃的内面有粘膜分泌有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胃蛋白酶、粘液等物质。
小肠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部分,成人小肠全长约5~7米,上端接胃的幽门,下端通盲肠。可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小肠参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以及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的吸收,所以小肠是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
大肠是消化管的末端,全长约1.5米,起端与回肠相接,止于肛门。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直肠末端开口处称肛门。阑尾其根部附于盲肠的后内侧壁,长约6~8厘米,位置在右下腹部。大肠的功能主要是吸收部分的水分,贮存粪便和排便。
肝脏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它位于腹腔右上方。肝上缘高到右侧第4~5肋间;下缘伸展到助缘。呼吸时肝脏可随膈肌运动而上下移动。肝脏的上面隆起而光滑,下面凹陷不平,血官、肝管和神经进出肝脏处,称为肝门。肝脏可分为左、右两叶,左叶较厚,右叶扁薄。
肝脏像一个庞大的化工厂,生理功能比较复杂,主要有下面几方面: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从消化道吸收来的营养物质,都必须先经肝脏,在肝脏中加工制造成各种代谢所需的物质。肝脏还能合成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能合成凝血有关的物质等。当肝脏患病时,可导致各种代谢紊乱,血浆白蛋白减少,凝血有关的物质也减少,因而容易发生出血现象;解毒与防御功能。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外来的毒物以及药物,主要在肝脏解毒。此外,进入肝脏的细菌或异物,可被肝脏的某些细胞所吞噬,这些都对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分泌胆汁。胆汁经胆道系统贮存于胆囊或排入十二指肠。胆汁主要含胆盐和胆色素。胆盐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因而也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因而也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胆色素与粪便的颜色有关;在胚胎期和新生儿期,肝脏还有造血功能。由于肝脏具有上述重要功能,如果把动物的肝脏全部切除,则动物在1~2天内就会死亡。然而,肝脏也有强大的代偿和再生能力,若将肝脏切除3/4后,动物仍能维持正常代谢,而且肝脏在短期内又能恢复原有大小。
胆道系统
胆管可以分为肝外和肝内胆管两部分。肝内胆管起自毛细胆管,经过一系列由小到大的胆管,出肝门而与肝外胆管连接。肝外胆管由左、右肝管、肝总管和胆总管组成。胆汁经这些管道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胆总管在肠壁的开口处有括约肌,控制胆汁的排出。
胆囊位于肝下面,是储藏胆汁的器官,可容纳30-60毫升胆汁。胆囊壁有平滑肌,可使胆囊收缩排出胆汁。
胰腺
胰腺形状细长,横贴在腹后壁,并与胃的后面相邻。胰腺可分头部、体部和尾部。胰管贯通头尾,开口于十二指肠内。
胰腺分泌胰液,它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能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平时有少量吸收入血,因此在正常人血液中可以测得一定含量。胰腺在急性炎症的坏死时,血液中淀粉酶和蛋白酶将显著增高,这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胰腺还是内分泌腺,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腹膜
腹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它衬在腹壁的内面(腹膜壁层)和覆盖在腹腔内脏器官的表面(腹膜脏层)。脏、壁两层腹膜相互连接,围成的间隙称腹膜腔,腔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如果患病使腹膜腔内液体增加,就形成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