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题目的意思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19-12-25 · TA获得超过7.4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67
展开全部

翻译: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天天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

暖洋洋的春风又似当时的人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风气,使那些逃难者竟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并陶醉其中,竟把杭州当成了曾繁荣的宋朝首都汴州。

原文:

题临安邸

宋代: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升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一首七绝。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

首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表现出一种乐景。次句触景伤情。“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

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a7691623
美食小当家

2019-10-17 · 懂很多炒菜小技巧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4526万
展开全部

题临安邸,意思就是在临安一家客栈作的诗
古诗人都有题诗墙上的习惯,而且通常是喝了两杯之后

出处: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题临安邸》。

全诗如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

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扩展资料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的一首“墙头诗”,写在一家旅舍墙壁上,诗原本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诗人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在深邃的审美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激愤之情。

第一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描写的是祖国大好山河,起伏的青山,连绵的楼阁,多么美好的景色。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

接着第二句“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触景伤情,写的是哀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一个“休”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处境的心痛,更是暗示了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

诗人是多么希望这样的靡靡歌舞快点“休”,诗人运用反问的手法,强化了自己对当政者的不满与质问,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第三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熏”、“醉”二字用得精妙。一个“熏”字,暗示了当政者淫靡享乐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南宋统治者的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在西湖美好的环境中,所见的却是南宋统治者奢靡的丑态,美丑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

最后一句“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建都于汴梁,当时已被金侵占,就是说,南宋统治者在纸醉金迷中乐不思蜀,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

西湖只是一个景点,而杭州就可以很好地与宋都“汴州”对照,从而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政治符号,从而揭露南宋统治者无视国家命运、只求苟且偏安的罪恶行为,表达出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临安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宁静的人啊
2021-10-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题临安邸,意思就是在临安一家客栈作的诗
古诗人都有题诗墙上的习惯,而且通常是喝了两杯之后

出处: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题临安邸》。

全诗如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

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扩展资料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的一首“墙头诗”,写在一家旅舍墙壁上,诗原本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诗人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在深邃的审美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激愤之情。

第一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描写的是祖国大好山河,起伏的青山,连绵的楼阁,多么美好的景色。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

接着第二句“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触景伤情,写的是哀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一个“休”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处境的心痛,更是暗示了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

诗人是多么希望这样的靡靡歌舞快点“休”,诗人运用反问的手法,强化了自己对当政者的不满与质问,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第三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熏”、“醉”二字用得精妙。一个“熏”字,暗示了当政者淫靡享乐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南宋统治者的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在西湖美好的环境中,所见的却是南宋统治者奢靡的丑态,美丑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

最后一句“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建都于汴梁,当时已被金侵占,就是说,南宋统治者在纸醉金迷中乐不思蜀,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

西湖只是一个景点,而杭州就可以很好地与宋都“汴州”对照,从而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政治符号,从而揭露南宋统治者无视国家命运、只求苟且偏安的罪恶行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宝宝sweet
2017-06-11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宝宝sweet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39265 获赞数:244984
优秀教师 中教一级 哈尔滨市“百花奖”二等奖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题临安邸题目的意思
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梦幻之雪天使
2010-05-17 · TA获得超过16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4万
展开全部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