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意思
冬练三九注意事项:
1、防寒保暖
三九天练武无论室内外均要注意防寒保暖。为了预防冻伤可在暴露部位涂敷防冻膏。也可以在清晨空腹练武时先少喝一些温糖水、葡萄酒或刺激性不强的饮料。这样不仅能够温暖脾胃,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补充在剧烈活动中身体迅速散发热量的损失。
2、空气新鲜
三九天的练功场地要注意选择空气新鲜、流通、避风、向阳的地方进行。而环境嘈杂、空气污浊、气温极低的地点均不宜练武。起床后在室内先轻微活动一下再去室外,以逐步适应清晨的寒冷,这样比猛然外出要好。
3、衣服
三九天练功者的衣服穿多少为宜,要根据天气寒冷的程度、个人抗寒能力和自己选练功法的运动量来决定。一般选有保温、质轻、柔软的衣裤为好。肥瘦要合适,不可过厚过紧。要有利于全身肌肉放松、舒适,保证呼吸道通畅的练功者也要注意选穿保暖好、鞋底松软、弹性好,轻快的鞋子。
/iknow-pic.cdn.bcebos.com/a9d3fd1f4134970a42cb10d59bcad1c8a6865d8b"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9d3fd1f4134970a42cb10d59bcad1c8a6865d8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9d3fd1f4134970a42cb10d59bcad1c8a6865d8b"/>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伏指的是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阶段。
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里“伏”则指农历夏季最炎热的时期,“夏练三伏”表示的是不畏酷暑刻苦锻炼的意思。
“三伏”是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扩展资料
入伏时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众所周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其体内的水分比年轻人少15%左右,因此抗热能力远远低于年轻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意思是不管天气多冷或多热,都应坚持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其实,在炎热的夏季,不爱体育锻炼的人,越是怕热越觉得热,越不活动,肌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越差。在热环境下锻炼,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体腺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肌体有更强的调节体温能力,所以很多专家提倡“夏练三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意思是不管天气多冷或多热,都应坚持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其实,在炎热的夏季,不爱体育锻炼的人,越是怕热越觉得热,越不活动,肌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越差。在热环境下锻炼,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体腺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肌体有更强的调节体温能力,所以很多专家提倡“夏练三伏”。
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