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为什么会被残酷剿杀?

 我来答
我真的是柳上惠
优质答主

2020-07-23 · 以手中执笔,论天下之事!
我真的是柳上惠
采纳数:350 获赞数:3525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公元1595年,戚家军3200人被当时的蓟镇总兵王保,诱骗到演武场之后,赤手空拳,全部杀害。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山河变色,天地不容。这帮下水要命,上岸要钱,顾头不顾腚的衣冠禽兽,不,禽兽不如。可怜我大明血性的悍勇将士,木有战死在沙场,切成了自己人的刀下冤魂。从此,正宗的戚家军,已经名存实亡。一个国家连当兵刀口舔血的钱都要贪,亡国不远了。 

戚家军不属于朝廷的中央军,因为张居正的缘故(戚家军是张居正组建的),在张居正死后这支部队在明朝高层眼里就是个异类后娘养的,高层有意借清军之手除掉这支部队排除异己,这是戚家军战败并覆没的主因。

戚家军战斗力强大并不是天生的,这个是由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戚继光在辽东按着戚家军的编制组建一支3万人的部队,这支部队有火铳8000支,大炮100多门,总共花了6700万两白银,这是当时明朝4年的所有财政收入,这样的一支部队战斗力确实非常强,名副其实亚洲第一军。但是呢,也可以看出这支军队的弱点所在,那就是烧钱,除了组建这支军队花了大笔钱,养这么一支部队也得非常花钱,明军90%的军费都被戚家军给花掉了(这也让其他明军是眼红嫉妒恨,他们巴不得看戚家军出丑,不愿出手相救)。

明庭高层戚家军在戚继光死后切断了对戚家军的财政拨款,这使得戚家军的后勤被断,光有枪炮却没有弹药。俗话说得好,有枪没弹药不如烧火棍,这火器没了弹药真心不如刀枪剑戟好用,战败是迟早的事,这也是剩余的戚家军会在与清军交战中战败的主要因素。

不一样的趣味文化
高粉答主

2020-09-18 · 分享那些你不知道的文化趣事
不一样的趣味文化
采纳数:70 获赞数:796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被剿杀,我认为是戚家军在朝中没有靠山导致的。在戚继光和张居正还在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敢于触犯戚家军的利益。等到他们两个去世之后,其他派系的人开始克扣戚家军的军饷开始抢夺戚家军的功劳,后来更是被无情的剿杀。

戚家军被剿杀事件发生在万历二十三年。因为上面长时间拖欠工资,所以军中的士兵们起了哗变。当地的军事主官王保将这些可怜的士兵们骗到了演武场,然后进行了无情的镇压。虽然没有具体的伤亡数字,但是从后来的戚家军扩充来看,死亡人数大概在1500人左右。

我们都知道戚家军是明朝非常强的一支军队,他们打得倭寇闻风丧胆。他们如此勇猛的背后,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军饷和非常厉害的老大戚继光。那个时候的的戚家军对外打得外族人不敢踏入一步,对内荣誉无人能比。

可是这一切都在戚继光去世和宋应昌离开后都烟消云散。当初宋应昌给戚家军的工资是每年43两,这比当时明军平均工资多一倍。宋应昌在时这些钱戚家军都能拿到,等他走了之后上面开始拖欠工资。不仅如此,上一次出国作战答应的奖赏也统统没有到位。

而且由于戚家军朝中无人,所以他们的一些功劳被北军将领堂而皇之的安在了自己身上。这一系列的操作,使得戚家军对于朝廷和领导无比的失望。一群经历过火与血洗礼的年轻士兵在面对这种境遇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想要讨一个说法,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如果当时戚家军在朝中依然有靠山,那么他们不会被拖欠工资、不会被抢功劳、不会连问都不问就被剿杀。最可怜的是那些士兵,明明是为国立功的功臣结果却成为反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叶美美呵呵

2020-09-16 · 专注情感生活历史等问题咨询
叶美美呵呵
采纳数:74 获赞数:3028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戚家军可以说是明朝相当出名的一支军队了,不仅因为他们的统领是有勇有谋的戚继光,而且他们确实屡战屡胜,赢得了不少的战争,为明朝击退了不少敌人。可树大招风,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战绩,使得皇帝忌惮,同僚们眼红弹劾,而在朝中支持戚家军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之后,戚家军的路子就难走多了,先是戚继光失了势力,被调走,被罢职,最后抑郁而终。而在北方的戚家军自然也没有好下场,最后在哗变之下被残酷剿杀。

在此之前,因为有张居正做靠山,再加上戚继光的能力,戚家军可谓是一时无两,即使大臣们弹劾,皇家忌惮,但始终是不敢轻举妄动。而当靠山倒塌之后,戚继光也没有培养势力,早因为朝中别人的眼红而让自己树立了敌人,这样戚继光就非常的危险。先是被调走,让戚继光不能和戚家军有联系,自然也就断了各自的臂膀。再是被贬,接着又是被罢职,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是逼着戚继光无路可退。在这样的情况下,戚继光最终只有含恨而终。

而另外一边没有了统领戚继光的戚家军,一时变得躁动不安,而戚家军的将领也必定是被撤换了下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时戚家军在北方,北方还有北方的军队,这是一支视同戚家军为对手的军队。所谓是一山不容二虎,戚家军已然没了势力,而在北方的战场上,肯定都是北方军的天下,可见戚家军的立场是有多么的艰难。

使得戚家军发生哗变的导火索是朝廷欠饷的事情。因为朝廷拖欠戚家军的粮饷,而戚家军不得不跳起来抗议。可是,在当时,北方军并未欠粮饷,而只有戚家军如此,想来也是朝廷或者是早已心存不满的大臣们要对戚家军下手了。而在这样的一场哗变下,没了统领的支持,没有了势力的戚家军,又在别人的地盘上,可想而知,哗变的最终结局只有被围剿杀掉的结局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文化漫聊
2020-09-15
文化漫聊
采纳数:1 获赞数: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万历二十三年,不声不响间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被残酷剿杀。甚至没激起一些大的浪花。

仅在《神宗实录》中有过寥寥几句记载,由于当时尚处于三大征的抗倭援朝时期,朝鲜的史料倒是记载颇多。“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戚继光剧照

按道理来说作为戚继光留下的戚家军,军纪严明,屡次大破强敌,说是明朝最强军队一点也不为过,为何会被剿杀呢?

首先万历年间,朝堂之中南北派系之争严重,当南系的张居正,戚继光去世以后,后继者大都是北方人,而当时南系军队,也就是以戚家军为代表的军队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自然受到了当时北系掌权者的不公正待遇,而当时的南兵受到不公平待遇,也没人为他们在朝堂中说话,所以这份针对一直存在军中。

戚家军

当时戍守蓟镇的一批戚家军,就被拖欠军饷,将士们把脑袋栓腰上,为国征战最后确实连工资都没了,自然是群情愤然,于是这一批戚家军便跟当时的蓟镇总兵王保发生争执,而王保作为北系将领,对这一批南兵早就不满,于是在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蓟镇总兵官王保将他们骗到演武场诱杀。

南兵将士们半年前刚刚为国家远征归来,在异国土地上扬名立万,在战争中奋勇当先。可是,这些军人,没有在战场上死于日军枪林弹雨,却在驻地被自己长官诱杀。

蓟镇之变后,戚继光花费十六年,苦心积虑构筑的防线很快失去了作用。三十多年后,皇太极指挥清军长驱直入,大明的北边各重镇不堪一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左眼看历史
情感倾听者

2020-09-18 · 专注挽回感情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万
展开全部

戚家军为了要粮饷。最后被王保残忍剿杀。

一、战无不胜的戚家军。

明朝时期,沿海多有匪寇,但明朝官兵战斗力比较差,根本不是那些匪寇的对手。后朝廷让戚继光去对抗沿海匪寇,戚继光招兵买马,当时参军都是义务的农民和旷工。可戚继光厉害啊,他擅于练兵,更擅于打仗,这支军队在他手中战无不胜。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入侵临海,乐清等地,戚继光带兵前去支援。但因道路的缘故,耽误时机。

在第二年戚继光大败倭寇,后来戚继光带着自己的部队四处征战,先是经历了台州之战。后来在福建之战、兴华之战、仙游之战中,戚继光几乎战无不胜,而他的手下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与戚家军威望越来越高,已经有点功高盖主的意思了。当时的皇帝,面对这样的情况当然不能忍,于是随便找个借口就弄死了戚继光。

二、戚家军悲惨的结局。

戚继光去世后,戚家军依然很猛,沿海倭寇听到他们的名头皆是闻风丧胆。这些倭寇不敢入侵明朝沿海,他们去朝鲜那边了。古朝鲜就向明朝求助,当时明朝就让戚家军去,并答应击败倭寇后,重赏戚家军。戚家军不负众望最后大破倭寇,倭寇倒是跑了,但当初赏赐宛如口头支票一样,一直没有发下来。

赐不发就算了,就连军饷不发了。当时当兵的就指望那些军饷养家糊口过日子了,没了军饷还怎么过日子。后来北方战事吃紧,皇帝就想让戚家军前去驻守蓟州,但由于没有粮饷戚家军罢工了。他们前去蓟州问当时的蓟州将领王保要军饷,王保一直就嫉妒戚家军,现在戚家军找上门来,王保残杀戚家军。被誉为亚洲第一战斗力的戚家军也就此覆灭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