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杀了曹髦,蜀国为何兴师问罪?
东汉历史上有很多傀儡皇帝,比如汉冲质、汉质帝以及后来的汉献帝,就连汉桓帝早年也是梁翼治下的傀儡皇帝,梁翼当时是外戚,掌握了朝政,还有兵权,被人称为跋扈将军,这个称呼就是汉质帝喊出来的,结果梁翼就毒死了汉质帝。
梁翼是梁商的儿子,梁商是汉顺帝朝的大将军,梁翼的妹妹是汉顺帝的皇后,整个梁氏家族在汉顺帝去世后成为朝廷的掌权者,梁翼先后掌权20多年,其家族先后有9个人被封侯,3个人做了皇后,6个人当了贵人,出了梁商与梁翼2个大将军,其家族中人在当朝为官者有57人,其中有三个人还娶了汉朝公主为妻。
汉桓帝刘志可以说,梁翼在当时就是权倾朝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都不把皇帝放在眼中,汉质帝被梁翼所杀,汉桓帝当政初期,同样是梁翼掌权,但为什么汉桓帝刘志能够轻松除掉梁翼呢?有三个原因:
一、梁翼权力再大,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政治集团,也没有政治目标。从梁翼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梁翼虽然有很大的权力,但他的权力只是被滥用,被用来收刮钱财,巩固地位,安享富贵,打击异己,说得简单点,就是说梁翼没有大志,没有篡位的野心,梁翼手下只有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没有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也没形成目标明确的政治集团。
跋扈将军梁翼再加上梁翼并没有什么政治能力,看不惯人就喜欢搞暗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要不然就是指使他人陷害,这种事情做多了,难免会让落下把柄,汉桓帝之所以会铲除梁翼,除了想夺回权力之外,也因为梁翼滥杀而引发,一个没有政治目标的梁翼,自然不会把汉桓帝刘志当成威胁,那刘志就有机会铲除梁翼了。
二、当时是大一统时代,天下人只认汉朝皇帝,此外还有宦官是外戚的政敌。梁翼所在的时代是东汉的中后期,虽然东汉的统治日渐衰弱,但是影响力和认同尚在,况且当时的东汉是统一的朝代,整个天下人心归汉,汉朝皇帝在当时有着最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梁翼地位再高,也不过是汉朝皇权之下的官员,哪天要是皇帝不高兴了,随时就能扳倒梁翼。
东汉皇帝身后有宦官而且东汉历来有皇帝联合宦官铲除专权的外戚势力的先例,从汉和帝招来窦氏外戚一族开始,外戚掌权到一定程度都会被皇帝所灭,而作为制衡外戚的就是宦官势力,从汉和帝时期开始,宦官的权势就越来越重,而且宦官是天生寄附于皇权反对外戚的,这是梁翼最后失败的原因。
三、梁翼并没有掌控全部的兵权。梁翼在当时权势很大,但并没有大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刘志与宦官联合铲除梁翼时,是以皇帝名义征发了左右两厢的骑士、虎贲卫士、羽林军、都候剑戟士一共一千多人,这些人就算是梁翼的手下,也没有人敢违背皇帝的命令,皇帝能够调动兵权,自然有反抗的力量,所以就能诛杀梁翼,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像后来的汉献帝一生当傀儡,就是因为没有兵权的原因,如果皇帝有兵权,根本不会怕任何权臣,随时能调动士兵灭了权臣,在皇帝与权臣的对峙中,没有士兵敢支持权臣的,因为皇帝才是至高无上的。那么后来的曹魏皇帝曹髦为何就不能扳倒司马昭呢?如何看待曹髦率人诛杀司马昭的行为?
曹髦应该是曹魏所有皇帝中能力最强的,除了曹操不是皇帝之外,曹髦的能力不可小看,用钟会评价曹髦的话就能看出,钟会是这么评价曹髦的:文同陈思、武类太祖。意思是说:曹髦的文采如同当年的陈思王曹植一样,曹操的带兵打仗的能力,如同当年的曹操一样。
而且,三国志中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描述曹髦的文采,比如曹髦在评论古代的帝王时,认为夏朝的君主少康才能高于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并让群臣讨论这个问题,曹髦还与大臣讨论《易经》、《尚书》、《礼记》中关于治国的内容,这些都文采的证明。
不过需要注明一个细节的是:少康是夏朝的中兴之君,而不是开国之君,少康是铲除了夏朝的权臣寒浞,中兴了夏朝,而曹髦当时的处境与少康何其相似,曹髦有把自己比作少康的想法,同样希望自己能够铲除魏朝的权臣司马昭,可是曹髦却失败了,不仅失败了,他还成为魏朝唯一一个被杀死在任上的皇帝。
从曹髦讨伐司马昭的举动来看,这是一次非常幼稚的行为,看上去更像是自杀行为,曹髦与当年的刘志不同,刘志身边有宦官可以利用,而且还能调动军队,曹髦率领讨伐司马昭的人,只是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奴仆、殿中宿卫等人,连正规的军队都不是,不仅没有战斗力,而且人数很少,只有几百人,率领这些的人讨伐司马昭,随便一支军队就能灭了曹髦。
而且司马昭为了控制朝政,曹髦身边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司马昭安排在身边的,就算是曹髦率领的这些人中,也有为数不少的奸细,包括曹髦最信任的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中就出了奸细,王沈和王业两人向司马昭告密,曹髦这么聪明的帝王,难道身边人谁信得过,谁信不过,还分不清楚吗?
因此,我认为曹髦是死是自杀,只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自杀,以引发天下人都知道的方式来自杀,尽管是贾充手下的太子舍人成济弑杀了曹髦,但这明摆着是司马昭的暗中授意,曹髦之所以如此讨伐司马昭,就是想告诉天下人:司马昭想弑君篡位!从曹髦讨伐司马昭的一系列行为都能看出:
第一:曹髦讨伐司马昭是大张旗鼓的,而不是秘密的。曹髦在出发前,把讨伐司马昭的事告诉了太后,还告诉了侍中王沈和散骑常侍王业,这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一样,像这种事能公开吗?如果不是自己信得过的人,曹髦为何要说?唯一的解释就是曹髦就是要让司马昭知道,动静越大越好,最好是让天下人都知道。
第二:曹髦率军出宫是大声呼喊的,而不是秘密的。曹髦出宫时率领了几百人,带着这些人不是秘密出宫的,而是大声呼喊地出宫,曹髦想杀司马昭唯一的机会就是暗杀,他这么大张旗鼓出宫,是怕别人不知道似的,这不是曹髦的风格,也不是暗杀的风格,而是自杀的风格。
第三:曹髦这点人能杀司马昭?恐怕他自己都不信。曹髦只带了几百人出宫杀司马昭,当司马昭是死人吗?司马昭一个府邸的护卫都有上千人,而且京城所有军营都由司马昭控制,曹髦以为他带的全是武林高手吗?甚至都算不上正规军,标准的杂牌军,这点人能杀司马昭,恐怕曹髦自己也不相信吧。
综上所述,曹髦的行为是一种自杀行为,目的是延缓司马昭篡位的进程,如果曹髦不这么做,继续老老实实明哲保身,凭由局势发展,司马昭按照流程当时已经开始要称晋公了,然后就是晋王,最后就是禅让,当年曹操和曹丕已经给出了篡位的标准流程
司马昭这不过是依葫芦画瓢而已,事实发展果然如曹髦所料,曹髦被杀后,司马昭的行为引发天下的人反感,篡位进程也停止了三年,要不是后来灭了蜀汉,司马昭都不知道如何继续打开篡位的进程,所以曹髦之死还是有价值的,至少他是魏朝皇帝中,最有血性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