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十八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史学界对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滞状态。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史学界对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 的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滞状态。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国社会似乎“停滞于静 止状态”了。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787年出版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也对当 时中国社会的状态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这个帝国的“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 物一般”。而早期近代化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它标 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它将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 向近代的转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罗文兴《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评价材料中关于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展开
 我来答
创作者Ivr8xQTjDz
2020-03-15 · TA获得超过448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73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399万
展开全部
第一种观点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依据: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领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理学思想等影响深远,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摧残人性;外交上总体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第二种观点认为当时的社会是传统社会的顶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不断发展;对传统儒家思想产生质疑;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学艺术繁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