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依靠镇压黄巾军起家,为什么曹操发展那么快,而刘备却困难重重?
套个现代的说法——由于“拼爹”不成功,刘备从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插句题外话,“阶层固化”不算啥新鲜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自古如此啊……
曹操的家世背景不必赘述,总之就是权贵阶层、官宦大族。靠着家族雄厚实力做硬后台,曹操不到20岁就当上首都公安局北城分局局长(洛阳北部尉),之后他官运亨通,就算遭人嫉恨,也只能用“明升暗降”(但毕竟是升官了呀)的方式将他调离原岗位。
结果就是等到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后,曹操已经当上了掌管禁卫军的高级武官骑都尉(秩比二千石,待遇、地位大致相当于欧美军队的准将)。而且像他这样的士族子弟,只要稍微立有功勋,朝廷的封官赏赐就会滚滚而来。
曹操在颍川大破黄巾军,马上就被提拔为下辖10余个县的济南相(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甚至厅级领导),之后又被任命为东郡太守(管辖数十座城池,行政区横跨今河南东北部和山东西部),一跃而成为封疆大吏。而这时候的曹操,不过是30岁出头的年轻人。
反观刘备,因家道中落,背景不硬,直到23岁才靠着镇压黄巾军混上个县尉(县公安局长),而且不久便遭开除(所以才有了他和关羽、张飞痛扁督邮的典故)。再之后,刘备换了好几个东家,也没少立功,可就是升迁缓慢,30岁才当上县令。
等到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两人发迹无论速度还是路径更显出差距——曹操可依托家族力量“散家财,合义兵”组建一支私人武装,即便初期失利后也可得到同为世家大族的袁绍支持,从而很快东山再起,夺取东郡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而后又大破黄巾军,收降百万军民,组建了精锐的“青州兵”。这时候是192年。
而刘备呢?192年他刚刚当上平原国相,手下最多也就有个1万来人,而且也不知道他怎么混的,到194年“自有兵”居然只剩下千余人,外带少量幽州杂胡骑兵和数千饥民充当炮灰,更重要的在于此时刘备仍然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基本上属于“流窜”状态。
当然,也不能说后起之秀就不能成为异军突起的黑马,但问题在于,曹操的个人能力之强,的确远非刘备所能比肩。无论选拔人才、指挥大兵团作战、外交权谋还是治国理政,曹操都很有一套,不说别的,单就刘备麾下人才匮乏这一条,就足以看出当时人心所向(那些军政英才谁也不是傻瓜啊)。
另外,曹操由于实力扩张比较迅速,很快就进入了一个相对良性循环、正向发展的状态,说白了就是本钱越来越足,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强。
而刘备由于前期发展太慢、太曲折,导致自己错过了快速膨胀的“战略机遇期”(具体来讲就是黄巾之乱期间),等到他总算攒了点本钱的时候,天下膏腴之地已基本被各路诸侯瓜分殆尽,导致他所处的环境始终比较险恶。
另外,虽然刘备是个有一定实力的小军阀,但他短暂控制的徐州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四战之地”——北面有袁绍,西边有曹操、吕布,南边有袁术,都堪称劲敌。假如他当时能像公孙瓒、马腾、刘璋、张鲁那样偏居一隅的话,都有可能得到些许喘息之际来积蓄力量。
不过,也正是因为身处“逐鹿中原”的核心战场,刘备才有可能被各地方实力派所拉拢,也才得以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下来,最终借势而起,成就三分天下的功业。从这一点来看,刘备这匹黑马也算够意思了。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