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被王杰说不是歌神,只是靠十分昂贵的设备来衬托的,真相是什么?
演唱会麦克风确保的是收录声音不丢失,播放音箱确保的是大型场合的立体音效能让每一个观众都听到。在直播流下,不存在设备能提供唱功提升。只是一种不同频率阶段的混音加持而已。王杰如今嗓子已废,再好的设备都不行,这就是最好的体现。综合来讲:设备越贵,对唱功要求越高,因为任何一个瑕疵都会放大无数倍。
不无道理王杰的歌曲和自创没的说,但不愿王杰贬低他人。张学友的歌曲或嗓音不差,就是和原创不太搭,可能如此吧?这就是许多原创音乐人对只会唱歌的歌手或歌星们的评价。王杰的歌曲和张学友的声音我都喜欢,对王杰说的对张学友的评价有感不太好。
因为现在的演唱会和20年前不同,都有用布景配器来拯救自己的声线,彰显歌声到了观众的耳朵里特别温暖和好听,另外观众在欣赏歌曲的时候,看到花枝乱颤的布景会走心、因此会分散观听的注意力。所以王杰所说的不无道理。
王杰和杨坤越走越后,现在到了三线尾,再后不知了,学友还在一线顶位,二十年了没有一个音乐人能走到他的前面。王杰还吹杨坤出场,什么姓张的所谓歌神要借尿急避开同台较量,所谓创唱歌手,现在一首新歌都没有,就算有都不好听,所谓下毒,说实话烟酒过多,影响音色,骗作有人下毒,什么毒能伤音色但可以说话清晰,正常祇会毒哑别人,又不报警说没证据,两度离婚可知人品脾气,不是数臭他,有小才就夜狼自大,中国就是有太多这样的人,中国需要有刘华和学友这样有品有德有才华有勤奋,不会踩人吹牛上天。
简单说客观的,在八十年代两个人都发展得很好,王杰出道时就一夜爆红,声势凌厉,只是他的性格有些叛逆,导致暂退之后重新复出变得有点弱势,其实这也是其他明星的一个梗,命运的魔咒,。张学友出道之后路走的比较坎坷,几经浮沉,直到九十年代凭自己的好声音和几首实力歌曲翻盘,加冕天王称号更是一路长红,这一切少不了天王称号的镀金色,和他公司力推的功劳,。如果当年王杰唯唯诺诺的尊照公司的安排,成就应当比张学友高些,个人观点。
张学友歌并不简单首先,张学友那些歌并不简单,单就气息方面就不是一般歌手能驾驭的,可以听听《三天两夜》。学友是属于先天条件很好的歌手,早期声线浑厚壮阔,共鸣很好;
其次学友的气息控制能力是一流的,他的现场经常会有高难度的颤音以及各种长音,各种快歌也驾驭得很好;
再者,他的胸声支撑也很好,学友是中低音型歌手,中音音域的共鸣感很足主要得益于他的胸声支撑。
最后,他是上世纪90年代华语乐坛对唱腔处理做出探索最多的歌手之一(台湾的庾澄庆也是一位,二人还是多年的好友),其对尾音的处理十分讲究,善于运用哭腔,渐弱等方式来配合歌曲的演绎。
91年开始,学友自我修炼的强大唱功开始初露头角;93年之后由于大量灌制国语唱片声线变得细腻且真假音切换日益娴熟,颤音运用自如;95年加强了胸声支撑,G2-G4 区间内演出质量无可挑剔,此时歌唱事业也到了黄金时期;96年演唱能力为个人之最巅峰,综合声带机能,歌唱技巧的掌握,歌曲细节的处理,歌曲情感的表达,以及现场舞台经验与台风多方面因素此时最强。
各方面的张学友技术上,96年从纽约进修回来,高音大成,96年音乐无疆演唱会饿狼传说唱到了C6,也是学友现场高音最高,在此之前学友的现场五组高音几乎没有开发,换声区附近高音由于唱法陈旧发声点偏大导致喉位很紧显得紧凑。96之后,五组高音信手拈来。
心态上,96年刚刚大婚,新婚燕尔,意气风发。可以说,95年到99年的学友是华语乐坛当之无愧的歌神。奖项上,1995年起连续两年获得世界音乐大奖全球销量最高华人歌手奖。
92年香港著名主持人俞铮在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金口一开,学友封神,但此时封神乃是香港乐坛无奈之举,八十年代许冠杰,罗文,林子祥,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诛神或隐退或淡出,乐坛需要新的担当,但此时学友唱功还不如前面的大佬,无论是台风还是基本功虽然出色但不致封神,作品上除了《李香兰》,《每天爱你多一些》还没有太多高难度的歌曲,且91演唱会上真假音切换还有些生硬。所以94年谭咏麟在大球场上开演唱会时候还被著名音乐人黄沾称为香港最会唱歌的人。
21世纪以来,学友不断学习先进的声乐技术,唱法不断精进,虽然机能衰退,但还是老当益壮。14年在陈慧娴演唱会上做嘉宾,一首望月,醇厚隽永历久弥香,令人难以望其项背。15年我醒着做梦演唱会,54岁在现场仍能稳定展示F5的高音,实属不易。(说他稳定展示是基于其演唱会数据足够保证的前提下)
你要说难度的话。学友歌唱技巧最大的亮点是真假音转换,以及颤音技术的完备掌握。基本功方面,学友气息强大,现场经常能拖20多秒的长音不换气,乐感优秀,驾驭的歌曲风格良多。香港乐坛中,古巨基素以真假音切换流利自如闻名,比他更强的李克勤则是真假音无缝切换。而学友的真假音切换是又稳又骚。
99年友个人演唱会的《有个人》(live)在高音区持续的真假音切换难度系数爆棚。以及93学与友演唱会上的《李香兰》(live),96音乐无疆演唱会《李香兰》(live),此两版李香兰是我认为是学友历次版本中声音质量最好的两版,93声线清脆有颗粒感,假音凄美。96年和香港交响乐团合作,声音浑厚,大气磅礴;99年的《头发乱了》(live)结尾连续的假音即使是很多一线歌手都难以驾驭。
毫不客气地说,学友是华语乐坛几十年来颤音技术掌握得最完备之一的歌手,尾音十分讲究,令人陶醉。他能根据歌的一些特点灵活运用,一些慢歌或古典歌,如道道道,楚歌等他较多采用大颤,即振幅较大,频率较低的颤法,而对于情歌他又较多采用中颤,一些快歌和近年一些R&B类型的歌则以快颤为主,由于不同的颤法需要运用不同的发声部位或气息震动方法,所以综合掌握它们是很难的。
而且高中低音域他都能根据歌曲特点来使用颤音,14年《望月》(live),在低音区使用的颤音使得歌曲意境锦上添花。95年情缘十载演唱会的《回头太难》(live),结尾持续多秒的颤音令人叹为观止,同场的《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结尾渐弱式尾音处理仍能辅以轻颤,比起李香兰结尾配合乐器的轻哼更加唯美。
私以为学友难度最高之一的歌曲是99年发行的有个人专辑里的《爱你痛到不知痛》,此歌无人翻唱,学友本人亦未有过现场演绎。整首歌曲持续不断的高音难度极高。关键在于全曲的高音几乎都是游走在换声区附近,从A4到D5,歌曲意境的实现需要真声以及偏真声的混声实现。因此在演唱时很容易被动转假或者直接破音,如果采用当下乐坛流行的轻机能发声则会使歌曲失去韵味。
总而言之,由于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江山代有人才出,现在的年轻歌迷很少会去详细听学友的歌,更不会去看他巅峰时期的现场演绎,所以对他的演唱功力比较无感。再者80后有几位顶尖唱功的男歌手确实很厉害,比如张敬轩,林俊杰,张杰,就声乐技术方面来讲,他们三个已经超过了学友;
三位80后实力唱将唱功大成或者说巅峰期都是在2010年到2020年之间这十年,匹配到学友刚好是九十年代,对比同年龄段(30-40岁)巅峰时期的现场演绎,此三位80后唱功担当的技术取向更加科学先进,究其本质是时代进步的原因,老一辈歌手发声普遍不够科学更多的是受时代所限制。但学友作为香港乐坛的歌神,对华语乐坛的贡献是巨大的,其极具特色的唱腔处理影响了一代人。(包括林俊杰,王力宏,陈奕迅,张杰…出道早期都模仿过张学友)
最后,谈谈关于歌曲演唱的情感诠释问题。我想说,情感诠释是要建立在足够的技术支撑的基础之上的,是要有良好的语感和乐感的;换言之,那些唱商很高,一开口就能抓住人心,情感表达丝丝入扣的歌手演唱技术本就十分强大,只是不愿意去炫技,因为不是每一首作品的表达都需要那么极致的高音。至于那些乱喊乱叫带节奏的网络神曲和口水歌,完全不在情感诠释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