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能助宝宝成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呢?
家庭教育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父母是儿童的第一轮老师,当然阳光的心态需要有一个阳光的父母,自我教育的一种能力,将这份情绪感染和影响你的孩子就是一种言传身教的过程,再多的知识和道理比不上父母的行动示范。为人一生无非是做人做事,做人品德为先,做事能力为重,家庭教育应紧紧抓住这一主题,因人因时因事施教,万变不离其宗。家庭教育看似无书天天有,不见尊师时时在。这本书就是家风,这位师就是父母。因此,家风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长成,对孩子品德的培育和能力的成就起着潜移默化的决定性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家教首先是父母如何做人做事,其次才是孩子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具体方面要突出"善″(与人为善)、"和″(和睦相处)、"勤″(勤奋向上)三个重点耐心引导。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家长要注意观察和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加以纠正。纠正当然要讲究方式方法,首先还是要坚持“严″字当头,切不可溺爱甚至纵容,对极个别过于"任性"的熊孩子,我认为适度的"鞭″策未必不可。否则,放任自流等长大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甚至变成害群之马,那就悔之莫及。
当今现实生活中,父母溺爱儿女较普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凡事父母包揽,先怕累了儿女,把溺爱等同于爱,实在不妥;还有个别父母对儿女无底线纵容、坦护,儿女在外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不了解、不分折,都认为是对方的错,久而久之,后果不言自明,这就令人堪忧了。孩子学习的东西,除了知识还有文化。其中行为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对知识的学习个固化影响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很聪明但成绩不好。优秀的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说得并不是血统问题,而是孩子的学习方法——模仿。十三岁之前,孩子在家庭和有限的社会是通过模仿学习的。之后进入青春期的中后期,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通过思考学习的成分逐渐增加。家庭教育的方式,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实施。青春期前,少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