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盛行于哪个时期呢?
甲骨文是中国一重古老的文字,现代文字也大多都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在中国又被称为“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根据考古工作者研究发现,甲骨文最早出现在商朝晚期。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汉字,在商朝晚期时主要用作王室占卜记事,从商朝晚期开始一直延续要春秋时期。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其实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发现,最早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被发现,只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属于文物,只是被当做包治百病的药材,被称之为“龙骨”。晚清时期金石学家王懿荣彻底发现甲骨文的价值,随后,战争爆发,时局动荡使得很多甲骨被毁,甚至流至国外至今无法回国,造成很大损失。
甲骨文的盛行时期
中国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大多数文字通过字形就能辨别,汉字的创造者要归功于仓颉,为了方便流传就刻在了坚硬的甲骨上。甲骨文距今约有3600多年历史,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经过考古学家与史学家们的研究后表明,他们起源于八卦盛行于商朝时期,大多用于占卜吉凶、自然灾害、疾病甚至是战争。随着商朝的灭亡文字逐渐演变进入新阶段,但是出于对占卜的重视也让这些甲骨很好的保存下来,被现代人们所发现。
甲骨文的作用
在没有科学依据的古代任何一件自然时间的发生都会被人们神化,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求神问卜,在明确吉凶之前再决定是否行动,因此占卜上升为政治事件,国王在处理大小事务时也要通过甲骨进行占卜,在商朝灭亡后占卜术也渐渐绝迹不再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