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告诫我们:饭桌上有这种行为的人,万不能深交,哪种人?
"食不言,寝不语。"
古代的人们,上至朝廷觐见,下至穿衣吃饭,一桩桩一件件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不一定会全部遵循,可对于拥有一定地位的士人来说,大多情况下是他已经融入到生活当中的习惯与自然。
对家中子女严格要求的曾国藩在家中立下了许多规矩。"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
这样一位严于律己,同样也严于待人的政治家与战略家,曾经因为一顿饭就摸透了一个人的秉性,从而避免了一次错误决定,同时告诫我们:饭桌上有这种行为的人,万不能深交,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1、细微之处见真章
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是湖南湘乡人。他的一生在中国国力衰弱当中渡过,虽然曾经力挽狂澜,但最终没能挽救大厦于将倾。曾国藩为人时常自省,他的品性受到当时和后世许多人的赞赏和追崇,他本人更是"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能够被大多数人所认同,这除了需要极高的个人修养之外,同时还需要非常高超的情商和与人相处的技巧。能够从细节处观察出一个人的真实所在,从而及时防微杜渐,将事情做得恰到好处,这才能够让人常立于不败之地。
晚清时期想要凭空组建一支作战骁勇,敢打敢拼的队伍非常难。当时敌人的武器装备十分精良,而清朝的地方军队不仅没有太多足以跟对方对抗的军备,甚至连军饷都不十分充裕。
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尽自己所能地为国家出一份力量,曾国藩依旧接下了朝廷要他剿灭叛军的任务,并且在之后立即开始求贤若渴的四处招揽能人异士。
在当时,各地的交通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科技也还没有发展到通过网络就可以对其他地方的民俗非常了解的地步。
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同时也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自己队伍中因为地域不同习俗不同而产生嫌隙的情况,曾国藩决定立足于自己的家乡湖南,通过对本地人的招揽来组建一支凝聚力极强的湘军。
想要在短时间内尽快组建一支各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标准的军队,选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能够通过细节快速的评判出一个人的真实情况,才有可能尽可能的组建出一支综合条件过硬的军队。
当曾国藩将组建军队的消息传扬开来后,很快,一名看上去质朴老实的同乡就来投奔曾国藩。
2、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选人之时,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满盘皆输。因为这支军队的重要性,曾国藩在军队的选人上十分谨慎小心。
在古代,人们对于出生同乡非常看重,朝廷中有许多帮派都是建立于同乡的基础之上,因此,曾国藩想要组建湘军一来是因为那里是自己的家乡,家乡什么情况,他自然最了解不过,二来在家乡组建的军队方便他就近管理,即使自己临时有事,自己的家人族亲也都能够尽快接手。
事实上,如果湘军组建成功,他家乡的地位也能从某种程度上得到提升。但若是湘军组建失败,那么不仅以后湘军的组建会变得更加困难,就连在朝廷面前曾国藩也无法交差。
出于当时建军的困难,以及对家乡的殷切期盼,只要来投军的人心思纯正,老实纯良,在各方便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曾国藩对他们都非常欢迎。
但在一位看上去十分忠厚诚实的同乡来到曾国藩这里表示自己想要求得个一官半职的时候,曾国藩的内心却有些拒绝。
军队的建立本身是为了平定叛乱,如果投军之人都只想着当官享权,那么这支军队势必不可能走很远。就在曾国藩准备拒绝的时候,这位人反应极快的表示自己来投军其实并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他只是想要为祖国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想要为湘军的发展努力奉献。
他的外表看起来给人一种十分值得信任的感觉,配合着他言辞恳切的承诺与保证,曾国藩内心中最开始的拒绝开始有些慢慢动摇。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若是本来人员素质良好的军队因为一次失误混进了一批害群之马,那这造成的损失可是难以估量的。看人有时就在细节观察得毫厘之间。
为了能够确认这位同乡的真实品质,曾国藩在最后特意邀请他一同用餐。在饭桌上,同乡看到了朴实的各色菜式和被混入了粗粮的米饭。出于生活习惯,同乡几乎是半点没有思虑的就将精细米饭当中的粗粮全都一粒粒地挑了出来。
能够在吃饭的时候慢条斯理的挑拣饭粒,这说明这位同乡平素对于饥饿并没有什么认识,而能够精准地把所有粗粮全部挑出来,只吃精细米饭,这说明这位同乡对于军队生活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因而他也不可能做好了要投入到艰苦军队生活当中的准备。换句话说,他的真实想法其实就是他最开始所表现的当官享福。
3、严师出高徒
曾国藩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成功为自己的军队避免了一次可能的灾难。在曾国藩仔细、严格的挑选与培训之下,一支训练有素,作战实力过硬的湘军很快组建起来。
对于朝廷交代的平定叛乱的任务,曾国藩依靠着这支短时间内组建而成的湘军,在历经波折之后成功大败叛军。"12月2日,曾国藩攻陷田家镇,杀敌数万,焚舟五千,进围九江。"
与叛军的争斗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遭遇过许多挫折,如果军队当中尽是与那位同乡一般只肯享乐不肯吃苦的人,那么这支军队在还没有等来最后的胜利之前就会溃散而亡。
细节见人品,曾国藩通过饭桌上的细节观察拒绝了一位贪图名利的人,也通过更多细节的观察为自己湘军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