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之名人故事
写作素材之名人故事
1、顾恺之画母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善画人物肖像,尤擅画女人和神女。
他那神来之笔的练成,全出于他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原来,顾恺之的母亲生他时不幸亡故,他由奶奶带大。
他父亲原是朝廷官员,因不满时政退居在家。
顾恺之便常去父亲书房询问母亲长相,父亲就细细给他描述,他心中渐渐就有了母亲的身影、脸形。
8岁起他又按自己的想象,在白纸上把心中的母亲画出来,让父亲、奶奶给予订正。
就这样年复一年画呀画,终于将母亲的像描画得逼真而具神韵。
有一天,他将母亲画像挂到父亲书房里时,连父亲也愣住了!那不是妻子又出现在眼前了么?到20岁时,顾恺之已成为卓有成就的肖像画家了。
别人向他求教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的母亲是我心中一直活着的老师。
2、魏源讥荔枝荔枝有“百果之王”的称号,我国历代文人墨客赞美荔枝的不少,但也有人把荔枝讥讽为分文不值的“果娼”,此人就是清道光年间进士出身的晚清爱国思想家、史学家魏源。
他在广东品南海荔枝后,写下了《消荔枝》诗两首,其中有“果谏居然逊果娼”之句,还在诗的题句中贬荔枝为“果品之最下”者。
为什么魏源如此恨荔枝呢?原来,魏源是压片战争时期的主战派。
1841年,他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曾亲自参加浙东抗英战役。
目睹清朝政府昏庸无能,投降派临阵脱逃,狼山镇总督谢朝恩与总督裕谦英勇战死的壮烈情景。
魏源曾积极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力求革新图强,振兴中华。
他悲愤地驳斥投降派所谓“战争起于林则徐禁压片”的无耻谗言。
他痛心地感到忠言逆耳,如同苦涩的橄榄不为人所喜爱,而荔枝则因色如胭脂,媚众谄俗,在竞选贡品时,博得了皇帝、贵妃的宠爱。
所以,魏源触景生情,把荔枝打入“果娼”之流,其意在借物讽人,当然绝非荔枝之过也。
3、史思明的大作唐代的突厥族人史思明,是安禄山的同乡和好朋友,参军后作战骁勇,因功被封为将军。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他与安禄山一道,以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名义起兵反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攻占长安以后,安禄山建立燕国,自称“雄武皇帝”,但好梦不长,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即被儿子安庆绪杀死。
史思明投降了唐朝,不久再次叛乱,出兵援助安庆绪,跟着趁机把安庆绪杀掉,自立为“大燕皇帝”,并把儿子史朝义封为怀王。
史思明是粗鲁而狡猾的武夫,对写诗一窍不通。
一次,他把一篮樱桃“赐”给史朝义和史朝义的老师周贽时,却突然诗兴大发,写了这几行东西:樱桃一笼子,半赤一半黄。
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贽。
稍懂得文墨的小吏龙建怕“皇帝”出丑,连忙“进谏”说:“皇上的诗写得十分高妙,但如果将‘一半与周贽’那句移前,就押韵更稳。
史思明听了马上“龙颜”大怒,说:“怎能将我的儿子放在周贽之下!”指斥龙建是要贬低自己的继承人———未来“皇帝”的地位。
这可是弥天大罪,龙建因此被吓得屁滚尿流。
史思明还写过一首石榴“诗”:三月四月红花里,五月六月瓶子里,作刀割破黄皮衣,六七千个赤男女。
将红色的石榴子喻为“赤男女”也算想像独特,此外一无可取。
可是他还自以为了不起,竟命令手下将这首东西抄写,到处张贴。
4、孙中山蘸墨吃棕青少年时期的孙中山勤奋读书,常常废寝忘食。
现时在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里,二楼的书房中摆放着一张老式书桌,桌上笔砚俱全,这就是孙中山当年读书写作的地方。
有一年的端午节,孙中山坐在书桌前,调水磨墨,铺开纸笔,正准备写作。
家人送来了一碟切好的碱水粽,还有一小碟蘸粽子的红糖浆,都放在书桌上的砚台边。
家人交代了两句便走了,孙中山这时觉得肚子有点饿,便用筷子夹起了一块粽子。
他心中想着要写的问题,眼光落在左手边的材料上,右手夹着粽子便向墨砚蘸去。
孙中山专注于写作,心无二用,连碱水粽错蘸了墨汁也浑然不觉。
直到粽子吃完,发现红糖浆没动过,才发觉自己原来蘸的是墨汁。
5、孙中山夫子庙演讲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与袁世凯进行南北和谈时,革命党人内部对和与战的问题,曾发生过不少争论。
一天下午,孙中山先生走出总统府,来到城南夫子庙。
他叫卫士到一家茶社泡了一杯茶,借出一张桌子、一条板凳,作为临时讲台,用铁皮喇叭筒操着带有广东腔的普通话,就时局问题对群众演讲。
当时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且越聚越多。
但大家并不知道这位器宇轩昂的演讲者是谁。
孙中山滔滔不绝地历数着清政府昏庸无能的事实和丧权辱国的罪行,以及人民大众饱受专制压迫的种种痛苦。
演讲结束时,孙中山才作了自我介绍,这时大家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演讲的中年人竟是当时的临时大总统。
当场所有的群众立即报以更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并在南京城传为美谈。
6、毛泽东改戏词毛泽东兴趣广泛,尤嗜京剧。
他不仅懂戏,而且有时还能哼上一段,对京剧的`唱腔、板式都颇有研究。
京剧演员李和曾,毕业于北京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后又拜名艺人高庆奎为师,成为“高派”嫡传弟子。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李和曾随剧团至西柏坡演出。
李饰《空城计》中的诸葛亮,一出场就见毛主席坐在前排,正笑容满面地注视着他。
李和曾嗓音洪亮,唱腔圆润,深受毛泽东喜爱。
毛主席听戏非常认真,还常给演员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
有一次他听李和曾唱《逍遥津》,说:解放以后,应该高唱,不要唱得阴沉沉的嘛。
又有一次,李和曾演出《李陵碑》,李唱完了一大段反二黄后,毛泽东风趣地说:杨老令公8个儿子死了4个,发发牢骚是可以的,但总的说来,他还是忠心为国,所以不宜唱得太悲。
你现在唱得有悲有愤,这是对的。
有一次,李和曾又给毛泽东清唱这出戏时,毛泽东用商量的语气对李和曾说:你唱的这出《李陵碑》的戏词中,有一句“万良臣与潘洪又生机巧”。
我上次听后就查了史料,结果历史上宋朝并没有“万良臣”这个人。
是不是把这一句改为“魍魉臣,贼潘洪,又生机巧”比较合适些?李和曾认为很有道理,以后就按照这一改词来唱,一直沿用到现在。
7、康熙创造数学术语康熙皇帝曾拜比利时的传教士南怀仁为师,学习数学。
他虽然聪颖,但是听南怀仁讲课并不轻松,因为老师的汉语和满语水平有限,日常会话还能够勉强对付,而要将严谨而高深的科学知识表达清楚往往就力不从心了。
而当时课本多是外文,即使中译本也是半通不通的。
这样,学习中就必然有许多精力被消耗在语言沟通上,进度不快。
不过,康熙学习很刻苦,也很有耐心。
一遍听不懂,就请老师再讲一遍,直至真正弄懂为止。
南怀仁在讲方程时句子冗长,吐音又很不清楚,康熙常常被搞得晕晕糊糊的。
怎样才能让老师讲得好懂呢?经过冥思苦想,学生向老师建议,将未知数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限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翻译为“根”或“解”……南怀仁用笔认真地记下来,随即用这些新创术语换下自己原先使用的繁琐词语:“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解)’”……果然扫除了很多障碍,提高了教学效率。
南怀仁惊疑地盯着康熙,愣怔了一会儿,突然按照西方最亲切的礼节一下子将康熙紧紧抱住:“我读书和教书几十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像您这样肯动脑筋的人!”康熙创造的这几个数学术语科学而简洁,便于理解和记忆,一直沿用到今天。
8、老舍的“情书”老舍在33岁时已是文坛著名的作家,但还未成婚。
当时,朋友们见他与胡青的性格和爱好比较接近,就轮流请他俩吃饭。
赴宴三次后,两人都心动了。
终于老舍给胡青写出了第一封信:“我们不能总靠吃人家饭的办法会面说话,你和我手中都有一枝笔,为什么不能利用它———这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小东西,把心里想说的话都写出来。
信写得诚恳坦率,打开了两个人情感的闸门。
他们相约,每天都给对方写一封信,如果哪天老舍没有收到姑娘的信,他就像丢了魂儿似的坐立不安。
那时,年轻的胡青手巧爱做衣裳。
朋友们告诉老舍:你看胡青,每天准换一身衣裳。
老舍赶忙去信说:“……我可没钱供你,看来,你跟我好,就得牺牲这衣裳。
我不能像外国人似的,在外面把老婆捧得老高,回家就一顿打。
我不会欺负你,更不会打你,可我也不会像有些外国男人那样,给你提着小伞,让你挺神气地在前头走,我在后头伺候你。
后来,他和胡青相濡以沫度过了风雨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