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3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 文化 苦旅》中的苦“苦”,并不体现在余秋雨先生本身旅程中的苦,而是一种从古至今,从文人到文物再到文化所经受的“苦”。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 读后感 1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1
初读《文化苦旅》感受到它的苦涩和艰辛。却惟独觉得在《江南小镇》这篇小记中感觉到了宁静。不知是个人偏见,还是作者笔下流露出来的抑不住的江南水韵。总之写得甚是巧妙。
自以为总想寻觅一处山水,然后静静生活到终老。不是矫情地希望另一种生活。只是觉得每天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城市再大再美,也只是多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再无其他。而心在那里总是空落落,干涸,了无生气。就像是飘荡在风中的蛛丝,没有着陆的地方。
找不到一种归属感。
看完《文化苦旅》中的《江南小镇》之后,心就像瞬间被小桥流水所滋润了。看着余秋雨先生透过自己的双眼看到那个荡漾在流水怀抱里的小镇,有的只是“浅诸波云彩,小桥流水江村”,有的只是“梨花村里扣重门,握 手相 看泪满痕”,有的只是河水慢慢流,船撸慢慢摇。感动于此情此景我就想,这才是我心之所向的地方。我定要一一走近它们。
我想此生若是拥有如此地方,我大可以晒着太阳,养一只猫,在阳光下细数流年时光,或在夕阳西下中,独倚阁楼感叹光阴的灿烂辉煌,抑或在细雨朦胧中,穿着我最喜欢的长长拖地的白色的连衣裙,撑把油纸伞,立于小桥之上,幻想自己成为世界中独特的风景那也很美。
可是这样如古筝独奏般淡雅清丽的生活是如此得来?我不禁要探索这个神秘的源头。而余秋雨先生告诉我说那是江南小镇人民珍惜和恪守自身生态得来,是历史的 故事 告诉小镇人民要宁静无为。我想这大抵也因为这个由水润养的温婉小镇承载不了太多的金银铜臭,因此这样的生态可以沿袭至今不曾失去。
可是不暴露的历史也会蒙上尘埃,何况是一个置身于尘世的小镇。随着人口剧增,一切私家园林都一一变成公众游观的现代,现今江南小镇承受着几千年都没有受过的重负。我想在一个摩肩接踵的拥挤中游一个印象里秀气的小镇那会感觉一切都变了味罢?人们游一个江南小镇,结果多半会败兴而归罢?余秋雨先生穿透历史的风尘又对我讲那是因为今天的小镇比过去缺了点真正的文化智慧,缺了一点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点是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那么这样说来这一切都来得理所应当了。因为小镇在发展,人群在到来,当初的一切都在变成商业化。
这些缺了一点使整个小镇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灵秀的样子了。它越来越火热,也随之越来越被吞没于时代潮流中,那么失去它安安静静模样的小镇随之也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吗?
我不甘心,所以循着作者的步伐我亲自前去寻找它们。但在我走过了人流走过的那些拥挤小镇,感受了作者那时的感受后,我真正觉得有种失落。我不得不心情低落,步履沉重。因为原本心心念念要寻的归属,原来只是我一厢情愿地想太多而已。
可是我又想纵然现代化使小镇失去了我们心中原本的样子,但是倘若我们没有社会进步带来资金、技术和精力去修缮那些几百年前的每天泡在水里面的木质的建筑,那些小镇现在也只不过是一滩腐烂的木头和一堆丢弃的碎石而已。若没有人为的去宣传那些江南小镇的美丽和风韵,也许这样的美丽还是会尘封下去,或许还会更槽糕得泯灭在历史的沙尘里,永远不被察觉。这样说来适当的修缮恰到好处的宣传,可以让我们民族拥有的精神文明继承下来,并且展示给世界。这一举动不能单单只是说它好或不好。所以我没有激烈地要去谴责或者要去抱怨这种小镇现状。不管怎样,我还是乐观的把它认为那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无奈罢。
人总是在不能自控地成长,社会的进步也是无可避免的一件事。而我们会执着于那些过往的人或者事物,也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我想过去只是过去,它还是留在过去作为过去时光的一种见证比较好。就像若是你穿一件汉服在时尚的都市里穿行,虽然汉服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服饰,但在此时人们不一定就会附和赞叹。过去的终究是过去,它还是发生在回忆里比较好,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更多地把握现在,发现眼前的美。
这样想过之后心中的失落与郁闷就被豁达和明亮取而代之。我也不再会为了把江南小镇记忆中的烛火换成了灯管而感到纠结不堪。也不会觉得寻不到这样一处江南水而遗憾不已。
心存花开,自有花香来。读《江南小镇》我突然明了我一直寻找的归宿感,只是一种心境而已。若是有缘我依旧可以寻一处江南水静静到老。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2
初读《文化苦旅》,对其中的“苦”字特别不理解。余秋雨先生虽说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是在旅程中也绝对称不上是“苦”。这么一看,《文化苦旅》倒是改为《文化之旅》也无妨了。可后来再看,发现细细思索起来,这“苦”字是自有其内涵的。
所谓“苦”,并不体现在余秋雨先生本身旅程中的苦,而是一种从古至今,从文人到文物再到文化所经受的“苦”:从《莫高窟》、《道士塔》中王道士对文物的漠视,到苏轼、柳宗元等文人无端遭到贬谪;从《风雨天一阁》中描写的天一阁的藏书多次遭受磨难,再到““””中余秋雨先生所见的进步青年的悲惨遭遇……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文物、文化大多游离于主流的意识思想之外,游离于统治者的眼光之外,稍有不慎,便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成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牺牲品。文人们和有识之士的抗争,大多没有结果,甚至有的时候,面对文化与文明的破坏,根本无人抗争。中华文明的文化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伴随着的是一段文物与文人的血泪史。
但是,苦又怎样呢?文人们面对着苦难,没有屈服,书中描写的很多文化成就,都是在逆境中达成的。甚至正是因为逆境,才使文人与文化,蜕变出了一种别样的精神。苏轼被贬谪到黄州,诗文和思想却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却写出了《永州八记》这样的名篇……正如书中的《柳侯祠》一文中所说:“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南方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而余秋雨先生本人,却也与这些文人有些相似之处。所谓“苦”之于余先生本身,并不在身体,而在思想与心灵。余先生的 文章 写得很平实,有些也似乎仅仅是在写风景,但在风景背后,蕴含着的,却是对中国的文化,以及文人命运的深沉思索。他写的是风景,但绝不只关注于那一方风景,而是以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去看山水背后的文化与精神。他既通过这些文章,来使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得到展现,并对之作了深刻的思考;又试图作为先导,通过自己的思考引领中国文化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读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的深刻思考与博大的人文关怀精神,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 反思 ,等等等等。余秋雨先生自己的思考,总是深沉的,以致于仔细读来,倒觉得他的内心,该是有几分痛苦的了。但是他的这种或隐或现的痛苦,却是为了中国的文化,为了今日的文人、文物与文化免遭先前的“苦”。
就现今来看,虽然当下人对待文化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对文人、文物与文化的漠视甚至压制,仍然在以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时隐时显地存在着。在这种环境下,余秋雨先生的这本书,就显得十分可贵。因为这本书中所蕴含的对文化的尊重与关怀,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甚至是人格的思考,正是当下所缺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反复读过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都江堰”之后,震撼于心底而生,震撼李冰以使命为学校;震撼李冰的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震撼李冰的八字真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他的治水方案永远水气淋漓,成为水利工程的圭臬。
李冰没有被挂在墙上,没有被写在书里回忆,却为祖国筑建好了一座两千年仍在工作的都江堰。他就像一匹骏马,没有成为泥土间的化石,没有成为古墓里的雕塑,而今天还踯躅在家园四周的高坡上,守护着每一个清晨和夜晚,这难道不是奇迹吗?难道心底能不震撼吗?
更让人敬佩的是李冰让自己的儿子也奉献在这个岗位上。不仅生前,生后还要化为雕塑矗立在滔滔江水中,不惧怕江水的严寒与冰冻。只要李冰惊魂不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青城山是道家圣地,把水作为教义的象征。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味无色,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这便是道。这让我从新认识了“人”、“水”和“道”以及他们之间的平衡关系。都江堰与青城山相邻,互相映衬,互相佐证,成为研究中国哲学的最浓缩课堂。余教授留给道士的一幅 对子 :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拜水和问道,有机会我一定亲自去拜水,问道,领悟这中华的一大秘密。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3
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老街坊,小弄堂,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过路的人们,踩在微有潮湿的石路上,发出轻轻的声响,似流水拍打在嶙峋的怪石上一般。那份静谧,荡荡的残留在心间,似有悠然间的惆怅。这便是江南小镇。
这景致,不难想象,似如白居易的那首《小柳桥》“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带着点点沧桑的味道。
而李商隐来到江南,则更赏到江南的那分淡妆的妖娆。“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吴市甲,巴z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大概是荷花盛时的六月吧。江南小镇是没有浓抹的,一切都是朴素的黑白,只有在六月的天里,才可在莲粉红的映衬下显得些许妖艳。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方干的这首《新月》是秋季的江南,那是幽静中的更一份悠闲。秋季的傍晚,江南要比他处更为清冷,月要更明亮。伴着点点明星,和轻唱的晚风,心情入水般的感受……
江南小镇,周庄便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周庄因有九百余年悠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被人们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余秋雨所欣赏的便是江南小镇这存于巷邑间古朴的文化,给予人的那一份悠悠的心境。“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 雕刻 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周庄平常而悠闲的生活,这样映入眼帘。在周庄人看来,这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而对于生活于大城市中忙碌的人们,确实是一份难得的幽静。也许生活就应该这样,淡然地进行,但而不缺少活力,我向往这样的生活,正如余秋雨所说:“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
周庄因水的存在而显得更加清凉,因那斑驳的砖瓦而显得古老,但经历史洗刷后,给人们留下更多的还是它那似萧瑟秋风下的静立古木的淡泊安宁。对于周庄的气质,余秋雨这样说:“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沈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读罢《江南小镇》,写下这么多,我也不禁想起台湾女作家三毛,周庄便是她的故乡。也许正因如此,她的文章,她的心才会如此细腻多感。坐在三毛茶楼中,点上一杯清茶,看着茶叶在水中轻盈的旋转,时而上时而下,最终落入杯底。渐渐舒展开那紧张多时的叶片,将叶中的绿色渗入水中,散发出缕缕清香。然后饮下,感受水的空灵,仿若周庄的灵魂一般,又似三毛轻轻的怀念和召唤。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1
初读《文化苦旅》感受到它的苦涩和艰辛。却惟独觉得在《江南小镇》这篇小记中感觉到了宁静。不知是个人偏见,还是作者笔下流露出来的抑不住的江南水韵。总之写得甚是巧妙。
自以为总想寻觅一处山水,然后静静生活到终老。不是矫情地希望另一种生活。只是觉得每天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城市再大再美,也只是多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再无其他。而心在那里总是空落落,干涸,了无生气。就像是飘荡在风中的蛛丝,没有着陆的地方。
找不到一种归属感。
看完《文化苦旅》中的《江南小镇》之后,心就像瞬间被小桥流水所滋润了。看着余秋雨先生透过自己的双眼看到那个荡漾在流水怀抱里的小镇,有的只是“浅诸波云彩,小桥流水江村”,有的只是“梨花村里扣重门,握 手相 看泪满痕”,有的只是河水慢慢流,船撸慢慢摇。感动于此情此景我就想,这才是我心之所向的地方。我定要一一走近它们。
我想此生若是拥有如此地方,我大可以晒着太阳,养一只猫,在阳光下细数流年时光,或在夕阳西下中,独倚阁楼感叹光阴的灿烂辉煌,抑或在细雨朦胧中,穿着我最喜欢的长长拖地的白色的连衣裙,撑把油纸伞,立于小桥之上,幻想自己成为世界中独特的风景那也很美。
可是这样如古筝独奏般淡雅清丽的生活是如此得来?我不禁要探索这个神秘的源头。而余秋雨先生告诉我说那是江南小镇人民珍惜和恪守自身生态得来,是历史的 故事 告诉小镇人民要宁静无为。我想这大抵也因为这个由水润养的温婉小镇承载不了太多的金银铜臭,因此这样的生态可以沿袭至今不曾失去。
可是不暴露的历史也会蒙上尘埃,何况是一个置身于尘世的小镇。随着人口剧增,一切私家园林都一一变成公众游观的现代,现今江南小镇承受着几千年都没有受过的重负。我想在一个摩肩接踵的拥挤中游一个印象里秀气的小镇那会感觉一切都变了味罢?人们游一个江南小镇,结果多半会败兴而归罢?余秋雨先生穿透历史的风尘又对我讲那是因为今天的小镇比过去缺了点真正的文化智慧,缺了一点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点是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那么这样说来这一切都来得理所应当了。因为小镇在发展,人群在到来,当初的一切都在变成商业化。
这些缺了一点使整个小镇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灵秀的样子了。它越来越火热,也随之越来越被吞没于时代潮流中,那么失去它安安静静模样的小镇随之也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吗?
我不甘心,所以循着作者的步伐我亲自前去寻找它们。但在我走过了人流走过的那些拥挤小镇,感受了作者那时的感受后,我真正觉得有种失落。我不得不心情低落,步履沉重。因为原本心心念念要寻的归属,原来只是我一厢情愿地想太多而已。
可是我又想纵然现代化使小镇失去了我们心中原本的样子,但是倘若我们没有社会进步带来资金、技术和精力去修缮那些几百年前的每天泡在水里面的木质的建筑,那些小镇现在也只不过是一滩腐烂的木头和一堆丢弃的碎石而已。若没有人为的去宣传那些江南小镇的美丽和风韵,也许这样的美丽还是会尘封下去,或许还会更槽糕得泯灭在历史的沙尘里,永远不被察觉。这样说来适当的修缮恰到好处的宣传,可以让我们民族拥有的精神文明继承下来,并且展示给世界。这一举动不能单单只是说它好或不好。所以我没有激烈地要去谴责或者要去抱怨这种小镇现状。不管怎样,我还是乐观的把它认为那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无奈罢。
人总是在不能自控地成长,社会的进步也是无可避免的一件事。而我们会执着于那些过往的人或者事物,也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我想过去只是过去,它还是留在过去作为过去时光的一种见证比较好。就像若是你穿一件汉服在时尚的都市里穿行,虽然汉服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服饰,但在此时人们不一定就会附和赞叹。过去的终究是过去,它还是发生在回忆里比较好,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更多地把握现在,发现眼前的美。
这样想过之后心中的失落与郁闷就被豁达和明亮取而代之。我也不再会为了把江南小镇记忆中的烛火换成了灯管而感到纠结不堪。也不会觉得寻不到这样一处江南水而遗憾不已。
心存花开,自有花香来。读《江南小镇》我突然明了我一直寻找的归宿感,只是一种心境而已。若是有缘我依旧可以寻一处江南水静静到老。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2
初读《文化苦旅》,对其中的“苦”字特别不理解。余秋雨先生虽说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是在旅程中也绝对称不上是“苦”。这么一看,《文化苦旅》倒是改为《文化之旅》也无妨了。可后来再看,发现细细思索起来,这“苦”字是自有其内涵的。
所谓“苦”,并不体现在余秋雨先生本身旅程中的苦,而是一种从古至今,从文人到文物再到文化所经受的“苦”:从《莫高窟》、《道士塔》中王道士对文物的漠视,到苏轼、柳宗元等文人无端遭到贬谪;从《风雨天一阁》中描写的天一阁的藏书多次遭受磨难,再到““””中余秋雨先生所见的进步青年的悲惨遭遇……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文物、文化大多游离于主流的意识思想之外,游离于统治者的眼光之外,稍有不慎,便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成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牺牲品。文人们和有识之士的抗争,大多没有结果,甚至有的时候,面对文化与文明的破坏,根本无人抗争。中华文明的文化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伴随着的是一段文物与文人的血泪史。
但是,苦又怎样呢?文人们面对着苦难,没有屈服,书中描写的很多文化成就,都是在逆境中达成的。甚至正是因为逆境,才使文人与文化,蜕变出了一种别样的精神。苏轼被贬谪到黄州,诗文和思想却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却写出了《永州八记》这样的名篇……正如书中的《柳侯祠》一文中所说:“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南方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而余秋雨先生本人,却也与这些文人有些相似之处。所谓“苦”之于余先生本身,并不在身体,而在思想与心灵。余先生的 文章 写得很平实,有些也似乎仅仅是在写风景,但在风景背后,蕴含着的,却是对中国的文化,以及文人命运的深沉思索。他写的是风景,但绝不只关注于那一方风景,而是以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去看山水背后的文化与精神。他既通过这些文章,来使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得到展现,并对之作了深刻的思考;又试图作为先导,通过自己的思考引领中国文化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读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的深刻思考与博大的人文关怀精神,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 反思 ,等等等等。余秋雨先生自己的思考,总是深沉的,以致于仔细读来,倒觉得他的内心,该是有几分痛苦的了。但是他的这种或隐或现的痛苦,却是为了中国的文化,为了今日的文人、文物与文化免遭先前的“苦”。
就现今来看,虽然当下人对待文化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对文人、文物与文化的漠视甚至压制,仍然在以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时隐时显地存在着。在这种环境下,余秋雨先生的这本书,就显得十分可贵。因为这本书中所蕴含的对文化的尊重与关怀,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甚至是人格的思考,正是当下所缺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反复读过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都江堰”之后,震撼于心底而生,震撼李冰以使命为学校;震撼李冰的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震撼李冰的八字真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他的治水方案永远水气淋漓,成为水利工程的圭臬。
李冰没有被挂在墙上,没有被写在书里回忆,却为祖国筑建好了一座两千年仍在工作的都江堰。他就像一匹骏马,没有成为泥土间的化石,没有成为古墓里的雕塑,而今天还踯躅在家园四周的高坡上,守护着每一个清晨和夜晚,这难道不是奇迹吗?难道心底能不震撼吗?
更让人敬佩的是李冰让自己的儿子也奉献在这个岗位上。不仅生前,生后还要化为雕塑矗立在滔滔江水中,不惧怕江水的严寒与冰冻。只要李冰惊魂不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青城山是道家圣地,把水作为教义的象征。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味无色,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这便是道。这让我从新认识了“人”、“水”和“道”以及他们之间的平衡关系。都江堰与青城山相邻,互相映衬,互相佐证,成为研究中国哲学的最浓缩课堂。余教授留给道士的一幅 对子 :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拜水和问道,有机会我一定亲自去拜水,问道,领悟这中华的一大秘密。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3
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老街坊,小弄堂,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过路的人们,踩在微有潮湿的石路上,发出轻轻的声响,似流水拍打在嶙峋的怪石上一般。那份静谧,荡荡的残留在心间,似有悠然间的惆怅。这便是江南小镇。
这景致,不难想象,似如白居易的那首《小柳桥》“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带着点点沧桑的味道。
而李商隐来到江南,则更赏到江南的那分淡妆的妖娆。“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吴市甲,巴z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大概是荷花盛时的六月吧。江南小镇是没有浓抹的,一切都是朴素的黑白,只有在六月的天里,才可在莲粉红的映衬下显得些许妖艳。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方干的这首《新月》是秋季的江南,那是幽静中的更一份悠闲。秋季的傍晚,江南要比他处更为清冷,月要更明亮。伴着点点明星,和轻唱的晚风,心情入水般的感受……
江南小镇,周庄便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周庄因有九百余年悠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被人们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余秋雨所欣赏的便是江南小镇这存于巷邑间古朴的文化,给予人的那一份悠悠的心境。“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 雕刻 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周庄平常而悠闲的生活,这样映入眼帘。在周庄人看来,这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而对于生活于大城市中忙碌的人们,确实是一份难得的幽静。也许生活就应该这样,淡然地进行,但而不缺少活力,我向往这样的生活,正如余秋雨所说:“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
周庄因水的存在而显得更加清凉,因那斑驳的砖瓦而显得古老,但经历史洗刷后,给人们留下更多的还是它那似萧瑟秋风下的静立古木的淡泊安宁。对于周庄的气质,余秋雨这样说:“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沈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读罢《江南小镇》,写下这么多,我也不禁想起台湾女作家三毛,周庄便是她的故乡。也许正因如此,她的文章,她的心才会如此细腻多感。坐在三毛茶楼中,点上一杯清茶,看着茶叶在水中轻盈的旋转,时而上时而下,最终落入杯底。渐渐舒展开那紧张多时的叶片,将叶中的绿色渗入水中,散发出缕缕清香。然后饮下,感受水的空灵,仿若周庄的灵魂一般,又似三毛轻轻的怀念和召唤。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