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孩子的右脑教育
右脑教育的概念是一个新概念,它起源于脑科学的进步,随着人类对大脑的认知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大脑无限的潜能终于慢慢为人们所认识。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开发孩子的右脑教育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右脑教育就是在小孩刚出生起,利用婴幼儿右脑潜意识学习的特点,用闪卡的方式为小孩的大脑不断输入信息的早教方式。目的是帮助小孩的大脑构建丰富的潜意识模,为他们塑造一个功能强大的优秀大脑。
同同是一个3岁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妈妈给她买的一大堆幼儿书籍,她会很耐心地把书一页一页翻完。只要说出书的名字,她都能很准确地把书从一大堆书里面挑出来,并且把书的内容完整地复述出来。同同妈觉得,同同现在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跟她从小接受的早教是很有关系的。
在同同7个月大的时候,同同妈就开始寻找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在咨询过身边很多把小孩送去早教机构的朋友后,同同妈没有选择以玩为主的早教课程,而是送同同去上了以右脑开发为主的早教课。家里的老人一直很不理解,同同那么小,既不会说也不会学,何必去浪费这个钱。但是上了第一次的试听课后,同同妈就决定给同同报名了。整整一节45分钟的课程,同同非常乖地在妈妈怀里,很专注地看着老师上完了闪卡课程。同同妈觉得,小孩子天性好动又好奇,很难让她安静下来去学一样东西,这个课程既然能让小朋友的专注力增加,必然对她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就这样坚持学了2年多,同同妈对同同的成长还是很满意的,同同现在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经常语出惊人,带给大人很多惊喜。
神奇的右脑闪卡教育
现在开发儿童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理论很多,右脑早教课程,也是近几年才在中国流行开来。目前在儿童右脑教育的领域里面,日本的教育专家七田真的理论是最广为人知的。七田真认为,所有婴儿出生时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学习能力,只是在成长初期缺乏良好的环境把能力给引发出来,以至天资消失。右脑教育方法,它起源于脑科学的进步,随着人类对大脑的认知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大脑无限的潜能终于慢慢为人们所认识。人类左右脑的思考方式不同:左脑主以语文、逻辑性思考,右脑则主以影像和心像思考。七田真认为,大部分人都用左脑思考,很少用右脑思考。左脑抑制了右脑的运作,右脑的潜能因此不易发挥。唯有左脑抑制右脑的能力消失,左右脑可以灵活使用,才可成为全脑开发的人类。七田真主张以右脑训练用在幼儿教育,以图像、联想、配对等方法来增进儿童智能。零岁到3岁,尤其是前2岁是右脑教育的黄金时机;左脑是填鸭式学习,充满艰难。而右脑已开发的孩子吸收能力强,学习就变得轻松愉快。受过右脑训练的孩童,一般智商较高,平均介于140到200之间,也具有以下特点:看到图像,就像摄影机一般印入脑中,文字及数字、符号,可用影像方式记入脑海,具有逆向的推算能力、直觉能力超强,有独特创造力和速读能力。
家长和小朋友在上右脑闪卡教育课程
为了验证右脑教育的神奇效果,记者采访了天爱婴幼儿闪卡教育中心的教学总监李老师,天爱早教在右脑闪卡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李老师认为,应该认识到小孩成长时期的不同特点而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一下小孩在2岁前各个敏感期:0-6个月属于天才学习期(学习的高度专注期),小孩的特点是拥有超强的专注力及学习能力;6-15个月属于探索期,小孩的特点是专注力逐步下降,开始对自己喜爱的东西感兴趣;16-24各月前后属于叛逆期,小孩的特点是进入语言爆发期,开始完整地表达自己;从这几个时期的特点就可以看出来,针对0-3小孩的右脑学习特点,使用快速、大量、重复的方法为小孩输入各类信息,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接受到尽可能多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刺激,以促进其大脑神经细胞的快速发育,逐步形成超快速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激发、并保持住小孩与生俱来的巨大潜能。
针对小孩子的右脑教育有几个误区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
误区一、右脑教育只开发小孩的记忆力;
其实记忆力在小孩很小的时候,差别是不明显的。小孩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无论接受什么东西,都很容易记下来。而右脑教育,更多的时候是在培养小孩学习的专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之形成自我学习的习惯,这样在小孩的成长期无论学习任何一种知识,都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成为人们眼中的天才儿童。然而,这只是小孩大脑所具备的基本功能,只要训练得法、及时,每个小孩都能做到。
Gubi是一位非常具有语言天赋的3岁小姑娘,她在大约1岁左右的时候,也送去了接受右脑闪卡的早教课程。Gubi现在已经会说很多小故事了,Gubi妈妈觉得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超强,很多时候见过的事物都可以举一反三。而且自从接受早教课程,Gubi的自控能力就大大提高,到该休息的时候,就会自觉地把玩具收拾整理好,不用妈妈费心。
所以,接受右脑教育的小孩,效果可能会表现在不同地方,例如理解能力强、推算能力强、创造能力强等方面,右脑教育不仅仅只是提高小孩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全脑教育,让小孩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
误区二、小孩的性格出现问题才需要接受早教教育;
很多家长之所以愿意花钱让小孩接受早教课程,是因为发现4-5岁以后小孩的性格出现了问题,有的行为怪异不听话;有的只愿意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有的非常野蛮任性……种种现象,让家长束手无策,才想到了送早教机构。这种情况下,其实已经错失了养成小孩良好性格的黄金时机。常言道“三岁定八十”,三岁前是小孩性格成型的黄金时间,小孩越小接受右脑教育效果越好;而所有的小孩的学习都遵循才能递减法则,即年龄越大,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将逐步递减。到6岁时,大脑构建、发育完成达到80%时候再开始所说的正规教育,就已经太迟了。所以,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在孩子的大脑还未完全发育的'时候,通过对小孩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不断刺激,促进其大脑神经细胞和大脑皮质的快速发育,形成良好的记忆力、想象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学习习惯。而性格一旦成型了,要改变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未必会很理想。
误区三、小孩交给老师教育就可以了
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已经送去早教机构上课就已经足够了,在家里随便怎样都可以;其实,父母才是小孩能否教育好的最大关键;一周上三次早教课程,顶多也只是2个多小时的教育,老师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小孩更多时间是和家长在一起生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家长就要在小孩的成长中时时刻刻给他拨正方向。例如家长要严格控制小孩不能看太多电视节目,快速闪动的画面对小孩的吸引力很大,但同时也会损害小孩的专注力,如果他从小习惯了不断变化的事物,就无法专注地去学习某样事情,造成大脑发育无法挽回的损失;还有不能任由小孩吃甜食,蔗糖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而葡萄糖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需要含有维生素B1的酶来参与。婴幼儿如果长期摄入糖分过量,消耗掉大量维生素B1,造成维生素B1不足,最终就会影响到葡萄糖的氧化,产生较多氧化不全的中产物,如丙酮酸、乳酸等。这类物质过多,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造成大脑神经元质量不佳,使孩子表现出精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等。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小孩一哭闹就给他糖吃。很多时候送小孩去早教机构,其实也是家长在不断接受育儿教育的过程,家长和小孩一起努力,小孩才能教育成功。
现在越来越多父母认识到科学教育小孩的重要性,要不然人家的孩子都已经冲出了起跑线,自己孩子还没做好准备工作,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在早教大潮中,建议家长对各种早教方式要多做了解,选择一种最科学、最有效的早教方式。否则浪费了钱是小事,错过了孩子最佳的学习期才是最可惜的。
揣摩孩子的心理
别以为幼儿不懂心理,其实幼儿非常会揣摩大人的心理,不但会揣摩,而且会应用心理战术来对付大人。比如:早晨,大人急匆匆地忙完早餐,希望孩子吃快一些,催孩子“快些,快些”,以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快些上班。而孩子却慢吞吞地有一口没一口地吃,其实孩子的肚里有“小九九”。晚上,大人想把孩子安顿好后,自己可以做些事情。可孩子就是不理不睬,不肯洗脸,不肯洗澡等等,惹得大人很恼火。这实际是孩子对大人的安排不满意,或者没有达到孩子的期望价位。于是,孩子就用慢吞吞,不理不睬的方法来对付大人大人用不着发火,也用不着摧促或逼迫孩子,只要告诉孩子,现在是几点钟,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玩。或者告诉孩子,你到几点钟应该做什么事情。如果过了这个时间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让孩子考虑。尽量把后果描写具体些。孩子会感到他使用这个方法失败了
孩子讲大话,家长要检讨
说谎,似乎是成长中的孩子们的通病。其实,孩子说谎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因为孩子不能区分真实和想象的不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4岁以下的孩子把爸爸、妈妈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如果孩子告诉下班回来的妈妈:“我今天把镜子打碎了。”妈妈一定会很生气,弄不好还会打他一顿。但如果孩子换一种说法妈妈就不会生气。从这里孩子学会了“说谎”,但此时的孩子并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只知道妈妈爸爸生气,自己就是做错了。但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怕父母生气而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撒谎得不到应有的矫正,慢慢就会固定下来,形成欺骗行为。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从小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行。
父母不要“教”孩子说谎
许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一些细小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例如,不喜欢接待来访人,就教孩子说,“如果某人来找我,就说我不在。”如做了不愿让配偶知道的事,也对孩子说“别让你妈知道”。还有的家长说到做不到,给孩子空许诺等。由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威信,父母说的或是做的孩子认为都是对的,逐渐也就学会了说谎。对这类行为的后果,家长一开始往往意识不到,等孩子出问题又十分气愤。其实孩子问题的根源就在家长本身。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诚实,首先家长要在孩子面前保持诚实。
不要惩罚讲真话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例、孩子说了真话,父母却劈头盖脸地一通严厉批评,甚至体罚孩子。如:有一个母亲请病假出去玩.结果孩子将真实情况告诉了来探访妈妈的同事,孩子母亲知道后、痛打了他一顿,还教他以后再有这事就告诉别人“我去医院了”。这样一来,孩子将逐渐体会到说真话会受到惩罚,不说 真话倒能平安无事,甚至还可以赢得父母的赞赏。如果下次犯了错误时,孩子就会想尽办法隐瞒过去、以逃避惩罚。所以,家长正确的做法应是:孩于承认错误后,首先表扬他的诚实,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
帮助孩子区分想象和真实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6岁的孩子中只有大约18%的人能够区别真实和想象,而9岁的孩子中有90%能够理解故事是编的还是真实的,在11岁~12岁时开始从新的角度理解诚实的问题,也就是说,孩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理解“谎言”和“诚实”是怎么回事的。因此,家长要在孩子3~4岁时开始帮助他们学会分辨什么是假装的,什么是真实的。例如,做游戏时,家长扮做大灰狼,孩子觉得害怕,这时可以跟他解释什么是“假装”的。稍大年龄的孩子,则可以针对科幻电影、童话故事,戏剧中的人物和孩子讨论事实与虚构的区别。
孩子在不能分辨幻想和现实时,往往把希望发生的事说成是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事,向父母、同学夸耀自己的“英雄业绩”。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自卑感,自卑使他们常以优越感来补偿自己,以显示自己的“能干”。对这样说谎话的孩子,家长要判断出他们说谎话的原因,及时纠正,不能听之任之。
及时奖励诚实的行为
要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奖励比惩罚更重要。当发现孩子闯祸以后,不要气急败坏地责问:“这是不是你干的?”此时,孩子很有可能因为怕挨打而说谎。这样的问话方式实际上是诱导孩子说谎。家长可以注视孩子的眼睛,等孩子自己说出真相,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或请求原谅,应先表扬他的诚实,然后再批评,并且相应地减轻对他的处罚。
任何行为都是在初始时最容易矫正。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就要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并要适时地惩罚。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极度不安,即使侥幸蒙混过去了,也会十分担心,如果家长不及时发现制止,孩子会习以为常,撒谎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