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自刎乌江诗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关于项羽乌江的诗句
关于项羽乌江的诗句 1.项羽 乌江的诗句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全唐诗卷647_42 「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
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2.请高手关于项羽乌江自刎的诗句
胡曾 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以《咏史诗》著称,共150首,皆七绝。每首以地名为题,评咏当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南阳》咏诸葛亮躬耕,《东海》咏秦始皇求仙,《姑苏台》咏吴王夫差荒淫失国。《自序》说:"夫诗者,盖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荒怠,非徒尚绮丽瑰琦而已。故言之者无罪,读之者足以自戒。"说明其作《咏史诗》本旨,是托古讽今,意存劝戒。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唐诗纪事》载:前蜀王衍宴饮无度,内侍宋光溥咏《姑苏台》诗,王衍为之罢宴。后来明人引入《列国志》、《三国志》等演义作品,流传更广。
《咏史诗》共 3卷,《四部丛刊三编》本有胡曾同时人邵阳陈盖作注及京兆米崇吉评注。另有《安定集》10卷,今佚。《全唐诗》共录为 1卷,仅存数首。事迹见《唐才子传》、王重民《补唐书胡曾传》(《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全唐诗卷647_11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全唐诗卷647_42 「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
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项王》汪绍焻
3.列举三首写项羽乌江自刎的诗词
1、《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
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2、《乌江亭》北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译文: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3、《咏项羽》宋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活着的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自古为一渡口,秦汉之时即设有亭长,是我国最早的驿亭之一。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乌江亭由此闻名古今。
扩展资料:前203年(汉四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这时张良、陈平对汉王说:“汉有天下大半,诸侯皆附之。
楚兵疲食尽,这正是天亡楚国之时。今若勿击,真所谓‘养虎遗患’。”
刘邦听从。 前202年(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
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被围(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自垓下突围后,行至阴陵迷路,为汉军追上,再退至东城。向东至乌江亭自杀身亡。
此乌江以亭制隶属于东城县。据《舆地广记》载:“乌江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
《太平寰宇记》称:“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
4.项羽于乌江自刎时做的诗
项羽于乌江自刎时做的诗是:《垓下歌》,原文如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注释:
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
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
虞:即虞姬。奈何:怎样;怎么办。
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项羽被困,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他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来,饮酒消愁。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作诗之后,项羽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2、赏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
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起义的大潮,成了诸路起义首领中的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上将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
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时不利兮稚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制度的牺牲品。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男。
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人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
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突然,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 “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
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
“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
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
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
5.关于项羽的诗句
1,《乌江》唐代:汪遵
原文: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白话文释义:垓下之战惨败于刘邦,在重重的包围中项羽单枪匹马冲了出去。最后英雄不再,在乌江边上自知无颜见江东父老。
2,《咏项羽》唐代:于季子
原文: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白话文释义:北伐秦朝虽然获得了胜利,但却不想在秦地称王。拥有力拔山河的气魄,羞于渡江面见江东父老。
3,《题汉祖庙》唐代:李商隐
原文: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白话文释义:是男儿就应该有远大的抱负,不该眷恋家园,而应以天下为家,建功立业。汉高祖自新丰起兵后,项羽又何曾在故乡待过。
4,《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
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白话文释义: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5,《题乌江亭》唐代:杜牧
原文: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白话文释义: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6.关于乌江的诗句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咏史诗·乌江 【唐】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乌江 【宋】汪元量
平生英烈世变双,汉骑飞来肯受降.
早与虞姬帐不死,不教战血到乌江.
7.有关项羽的诗句
1 全唐诗卷「咏史诗。
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2 全唐诗卷「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3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垓下歌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7 咏项羽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8 垓 下 项羽 归天难,杀气腾腾剑光寒。
剑光寒:力拨青山,气盖中原。欲渡江东却无颜,歌声残:逐鹿问鼎,四面楚歌歌声残。
恨地无环。 9 濠州七绝·虞姬墓 苏轼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10 虞美人·清朝诗人何浦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项羽。11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
(汪绍焻) 12 年代:唐 作者:孟郊 作品: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13 叱咤风云虎共龙,英雄未必让重瞳。 项羽 疆封域吏非因足,鼎祚廷王是久衷。
草没铜驼卿禄满,牛眠驿马帅林空。愧当漠漠西交巷,千古声声泣怨鸿。
14 夕阳留雀庙,孤艇系乌江,病叶相风残,寒潮夜不降。 15 八千子弟尽成灰,楚图王位任风吹。
鸿门舞剑恋旧情,乌江江水逝骓。 16 帐中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揽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
正三更。乌骓欲上重相顾,艳态花无主。
手中莲锷凛秋霜,九重归去是仙乡。恨茫茫。
17 辛弃疾《虞美人》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 ,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 ,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18 八千子弟失江东,止有虞兮效始终。死共乌骓埋骏骨,生怜红粉是英雄。
花间名字留芳体,帐下悲歌泣晓风。若使当年成帝业,宁同吕雉祸深宫。
19 不修仁政枉谈兵,天道如何尚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20《咏古》 田雯 列教玉体两横陈, 粉黛香消马上尘, 刘项看来称独手, 虞夫人后戚夫人。 21 七律 虞姬 项羽 虞家有女过江东,玉洁冰清气若虹。
不羡嫦娥奔皓月,偏随竖子傲长空。青萍三尺为君舞,珠泪一帘因尔笼。
勿叹势如墙上草,妾魂化剑斩奸雄! 22 无名 项羽 剑折沙尽血洗风,七载成败转头空。荡恨笑饮苍天泪,段韧傲刻夕阳红。
23 过鸿沟 唐 韩愈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24 垓 下 (唐)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依剑空歌不逝骓。明明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25 虞姬墓 (宋)苏辙 布叛曾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26 虞姬墓 (宋)饶节 风悲月黑楚歌闻,泣下虞兮夜未分。
千骑星飞向前死,不知谁为闭荒坟。 27 虞姬墓 (宋)范成大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
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28 咏虞美人草 (宋)肖海藻 鲁公死后一抔荒,谁与竿头荐一觞。
妾愿得生坟土上,日翻舞袖向君王。 29 项籍庙 (宋)许彦国 千载兴亡莫浪愁,汉家功业亦荒丘。
空余原上虞姬草,舞尽春风未肯休。 30 霸王别虞姬 (宋)张可氏 垓下将军夜枕戈,半夜忽然闻楚歌。
词酸调苦不可听,拔山力尽将如何。将军夜起帐前舞,八千儿郎泪如雨。
临行马上复何言,虞兮虞兮奈何汝。 31 田舍即事 (南宋)刘克庄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 32《乌江》 (南宋)汪元量 平生英烈世无双,汉骑飞来肯受降。
早与虞姬帐下死,不教雪战到乌江。 33 虞美人 (南宋)林希逸 生犀百万环帐立,漏声未残楚声急。
拔山男子心转柔,夜依芙蓉秋露泣。别酒苦如荼,不是婵娟害霸图。
巢人愤死愁云气,吕氏田头见老夫。汉宫三万六千日,得意蛾眉亦陈迹。
至今一曲唱虞姬,恨草摇摇向春碧。 34 别离情 (元)贯云石 又闻垓下虞姬泣,斗帐初惊楚歌毕。
佳人阁泪弃英雄,剑血不销原草碧。 35 戏马台 (明)汪广洋 事机一去竟莫举,盖世拔山皆谬语。
虞姬痛别难再逢,乌骓欲逝从何许。 36 虞美人词 (明)刘炳 万人剑气真罴虎,宝珏鸿门悲亚父。
阴陵失道岂天亡,志轻仁义为降虏。凄凉垓下楚歌哀,玉碎花飞报危主。
至今荒冢说虞姬,一去繁华名不死。 37 虞姬伏剑 (明)胡奎 当年玉斗碎鸿门,碧血空沾楚剑痕。
满地落花皆汉土,不知何处箸春魂。 38 咏虞姬 (明)邱浚 垓下当年战胜还,虞姬饮撼戚姬欢。
后来人彘遭奇祸,欲乞悲歌一曲难。 39 虞姬 (明) 张宣 楚歌四面秋声起,美人如花帐中死。
重瞳将军盖世雄,泪流暗逐乌江水。妾身妾身何足数,八千健儿弃如土。
空留恨血渍平原,碧草无风为谁舞。 40 咏虞美人草 (明)孙齐之 楚宫花态至今存,倾国倾城总莫论。
夜帐一歌身易殒,春风千载恨难吞。胭脂脸上啼痕在,。
8.项羽乌江刎别时吟的那首诗叫什么,还有全诗的内容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项羽是在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的。
由于其辉煌的战功、无双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实际上成 为反秦群雄的领袖,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但在秦亡以后曾经是项羽盟军的另一支反秦部队的首领刘邦为了统治全国,与项羽之间又展开了残酷的战争。
他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在我国古代,“气”即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能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等等均取决于“气”。
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 其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三字却给读者一种具体、生动的感受,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
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 其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骓-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 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和中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骓就够了。
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即使是人中间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的一击。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崐讨的一位美人-虞-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
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崐”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是的,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确实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不已。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使人欢喜赞叹。
《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垓下歌》与《大风歌》同体裁、同风格、同时代,故亦同可信。
《史记》载,公元前202年,失势的项羽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也有史书说“垓下”在河南省鹿邑县境内)“垓下”之地受汉军围困,当夜半闻听“四面楚歌”之时,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之;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把这段文字里的《垓下歌》凝练一下,道出的是以下意思:想我项某“力可拔山、气可盖世;时运不佳,骓马不驰;骓马不驰,无可奈何;虞呀虞呀,把你如何?”一面是昔日叱咤风云的缅怀,一面是今日无何奈何的太息。这样好的美人、这样好的骏马,只是道出“奈何、若何”是绝对不成的,总该有个结局才是。
骓呢,被项送给了劝他渡江后东山再起的一位好心的船夫。虞呢,其去处多了份悲壮。
据一些杂史载,听罢项羽的“垓下歌”后,美人虞即作以下之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吟几遍后,虞姬饮泪自刎。
项羽只是无奈何,并没有逼虞姬死。虞姬是自觉的将自己的生命与大王的意气相连,又以大王的意气与汉兵的略地相连,坦然而死,释然而去,没有哀怨,没有乞怜。
忠女?烈女?悲女?痴女?呆女?无法评判。只是后世的《霸王别姬》街谈巷议、火暴异常。
是同情还是讽刺?是歌颂还是悲哀?百姓之说仍是百人百味、口径不一。不过其中倒是透出国人思维的东方特色--曲折、委婉、含蓄、隐晦。
比如歌颂刘邦吧,不说他成功之日的威武豪壮,只说他势单力薄时的聪明睿智,所以《。
关于项羽乌江的诗句 1.项羽 乌江的诗句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全唐诗卷647_42 「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
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2.请高手关于项羽乌江自刎的诗句
胡曾 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以《咏史诗》著称,共150首,皆七绝。每首以地名为题,评咏当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南阳》咏诸葛亮躬耕,《东海》咏秦始皇求仙,《姑苏台》咏吴王夫差荒淫失国。《自序》说:"夫诗者,盖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荒怠,非徒尚绮丽瑰琦而已。故言之者无罪,读之者足以自戒。"说明其作《咏史诗》本旨,是托古讽今,意存劝戒。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唐诗纪事》载:前蜀王衍宴饮无度,内侍宋光溥咏《姑苏台》诗,王衍为之罢宴。后来明人引入《列国志》、《三国志》等演义作品,流传更广。
《咏史诗》共 3卷,《四部丛刊三编》本有胡曾同时人邵阳陈盖作注及京兆米崇吉评注。另有《安定集》10卷,今佚。《全唐诗》共录为 1卷,仅存数首。事迹见《唐才子传》、王重民《补唐书胡曾传》(《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全唐诗卷647_11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全唐诗卷647_42 「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
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项王》汪绍焻
3.列举三首写项羽乌江自刎的诗词
1、《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
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2、《乌江亭》北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译文: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3、《咏项羽》宋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活着的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自古为一渡口,秦汉之时即设有亭长,是我国最早的驿亭之一。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乌江亭由此闻名古今。
扩展资料:前203年(汉四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这时张良、陈平对汉王说:“汉有天下大半,诸侯皆附之。
楚兵疲食尽,这正是天亡楚国之时。今若勿击,真所谓‘养虎遗患’。”
刘邦听从。 前202年(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
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被围(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自垓下突围后,行至阴陵迷路,为汉军追上,再退至东城。向东至乌江亭自杀身亡。
此乌江以亭制隶属于东城县。据《舆地广记》载:“乌江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
《太平寰宇记》称:“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
4.项羽于乌江自刎时做的诗
项羽于乌江自刎时做的诗是:《垓下歌》,原文如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注释:
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
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
虞:即虞姬。奈何:怎样;怎么办。
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项羽被困,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他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来,饮酒消愁。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作诗之后,项羽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2、赏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
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起义的大潮,成了诸路起义首领中的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上将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
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时不利兮稚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制度的牺牲品。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男。
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人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
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突然,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 “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
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
“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
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
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
5.关于项羽的诗句
1,《乌江》唐代:汪遵
原文: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白话文释义:垓下之战惨败于刘邦,在重重的包围中项羽单枪匹马冲了出去。最后英雄不再,在乌江边上自知无颜见江东父老。
2,《咏项羽》唐代:于季子
原文: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白话文释义:北伐秦朝虽然获得了胜利,但却不想在秦地称王。拥有力拔山河的气魄,羞于渡江面见江东父老。
3,《题汉祖庙》唐代:李商隐
原文: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白话文释义:是男儿就应该有远大的抱负,不该眷恋家园,而应以天下为家,建功立业。汉高祖自新丰起兵后,项羽又何曾在故乡待过。
4,《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
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白话文释义: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5,《题乌江亭》唐代:杜牧
原文: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白话文释义: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6.关于乌江的诗句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咏史诗·乌江 【唐】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乌江 【宋】汪元量
平生英烈世变双,汉骑飞来肯受降.
早与虞姬帐不死,不教战血到乌江.
7.有关项羽的诗句
1 全唐诗卷「咏史诗。
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2 全唐诗卷「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3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垓下歌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7 咏项羽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8 垓 下 项羽 归天难,杀气腾腾剑光寒。
剑光寒:力拨青山,气盖中原。欲渡江东却无颜,歌声残:逐鹿问鼎,四面楚歌歌声残。
恨地无环。 9 濠州七绝·虞姬墓 苏轼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10 虞美人·清朝诗人何浦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项羽。11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
(汪绍焻) 12 年代:唐 作者:孟郊 作品: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13 叱咤风云虎共龙,英雄未必让重瞳。 项羽 疆封域吏非因足,鼎祚廷王是久衷。
草没铜驼卿禄满,牛眠驿马帅林空。愧当漠漠西交巷,千古声声泣怨鸿。
14 夕阳留雀庙,孤艇系乌江,病叶相风残,寒潮夜不降。 15 八千子弟尽成灰,楚图王位任风吹。
鸿门舞剑恋旧情,乌江江水逝骓。 16 帐中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揽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
正三更。乌骓欲上重相顾,艳态花无主。
手中莲锷凛秋霜,九重归去是仙乡。恨茫茫。
17 辛弃疾《虞美人》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 ,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 ,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18 八千子弟失江东,止有虞兮效始终。死共乌骓埋骏骨,生怜红粉是英雄。
花间名字留芳体,帐下悲歌泣晓风。若使当年成帝业,宁同吕雉祸深宫。
19 不修仁政枉谈兵,天道如何尚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20《咏古》 田雯 列教玉体两横陈, 粉黛香消马上尘, 刘项看来称独手, 虞夫人后戚夫人。 21 七律 虞姬 项羽 虞家有女过江东,玉洁冰清气若虹。
不羡嫦娥奔皓月,偏随竖子傲长空。青萍三尺为君舞,珠泪一帘因尔笼。
勿叹势如墙上草,妾魂化剑斩奸雄! 22 无名 项羽 剑折沙尽血洗风,七载成败转头空。荡恨笑饮苍天泪,段韧傲刻夕阳红。
23 过鸿沟 唐 韩愈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24 垓 下 (唐)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依剑空歌不逝骓。明明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25 虞姬墓 (宋)苏辙 布叛曾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26 虞姬墓 (宋)饶节 风悲月黑楚歌闻,泣下虞兮夜未分。
千骑星飞向前死,不知谁为闭荒坟。 27 虞姬墓 (宋)范成大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
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28 咏虞美人草 (宋)肖海藻 鲁公死后一抔荒,谁与竿头荐一觞。
妾愿得生坟土上,日翻舞袖向君王。 29 项籍庙 (宋)许彦国 千载兴亡莫浪愁,汉家功业亦荒丘。
空余原上虞姬草,舞尽春风未肯休。 30 霸王别虞姬 (宋)张可氏 垓下将军夜枕戈,半夜忽然闻楚歌。
词酸调苦不可听,拔山力尽将如何。将军夜起帐前舞,八千儿郎泪如雨。
临行马上复何言,虞兮虞兮奈何汝。 31 田舍即事 (南宋)刘克庄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 32《乌江》 (南宋)汪元量 平生英烈世无双,汉骑飞来肯受降。
早与虞姬帐下死,不教雪战到乌江。 33 虞美人 (南宋)林希逸 生犀百万环帐立,漏声未残楚声急。
拔山男子心转柔,夜依芙蓉秋露泣。别酒苦如荼,不是婵娟害霸图。
巢人愤死愁云气,吕氏田头见老夫。汉宫三万六千日,得意蛾眉亦陈迹。
至今一曲唱虞姬,恨草摇摇向春碧。 34 别离情 (元)贯云石 又闻垓下虞姬泣,斗帐初惊楚歌毕。
佳人阁泪弃英雄,剑血不销原草碧。 35 戏马台 (明)汪广洋 事机一去竟莫举,盖世拔山皆谬语。
虞姬痛别难再逢,乌骓欲逝从何许。 36 虞美人词 (明)刘炳 万人剑气真罴虎,宝珏鸿门悲亚父。
阴陵失道岂天亡,志轻仁义为降虏。凄凉垓下楚歌哀,玉碎花飞报危主。
至今荒冢说虞姬,一去繁华名不死。 37 虞姬伏剑 (明)胡奎 当年玉斗碎鸿门,碧血空沾楚剑痕。
满地落花皆汉土,不知何处箸春魂。 38 咏虞姬 (明)邱浚 垓下当年战胜还,虞姬饮撼戚姬欢。
后来人彘遭奇祸,欲乞悲歌一曲难。 39 虞姬 (明) 张宣 楚歌四面秋声起,美人如花帐中死。
重瞳将军盖世雄,泪流暗逐乌江水。妾身妾身何足数,八千健儿弃如土。
空留恨血渍平原,碧草无风为谁舞。 40 咏虞美人草 (明)孙齐之 楚宫花态至今存,倾国倾城总莫论。
夜帐一歌身易殒,春风千载恨难吞。胭脂脸上啼痕在,。
8.项羽乌江刎别时吟的那首诗叫什么,还有全诗的内容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项羽是在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的。
由于其辉煌的战功、无双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实际上成 为反秦群雄的领袖,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但在秦亡以后曾经是项羽盟军的另一支反秦部队的首领刘邦为了统治全国,与项羽之间又展开了残酷的战争。
他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在我国古代,“气”即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能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等等均取决于“气”。
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 其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三字却给读者一种具体、生动的感受,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
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 其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骓-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 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和中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骓就够了。
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即使是人中间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的一击。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崐讨的一位美人-虞-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
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崐”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是的,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确实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不已。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使人欢喜赞叹。
《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垓下歌》与《大风歌》同体裁、同风格、同时代,故亦同可信。
《史记》载,公元前202年,失势的项羽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也有史书说“垓下”在河南省鹿邑县境内)“垓下”之地受汉军围困,当夜半闻听“四面楚歌”之时,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之;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把这段文字里的《垓下歌》凝练一下,道出的是以下意思:想我项某“力可拔山、气可盖世;时运不佳,骓马不驰;骓马不驰,无可奈何;虞呀虞呀,把你如何?”一面是昔日叱咤风云的缅怀,一面是今日无何奈何的太息。这样好的美人、这样好的骏马,只是道出“奈何、若何”是绝对不成的,总该有个结局才是。
骓呢,被项送给了劝他渡江后东山再起的一位好心的船夫。虞呢,其去处多了份悲壮。
据一些杂史载,听罢项羽的“垓下歌”后,美人虞即作以下之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吟几遍后,虞姬饮泪自刎。
项羽只是无奈何,并没有逼虞姬死。虞姬是自觉的将自己的生命与大王的意气相连,又以大王的意气与汉兵的略地相连,坦然而死,释然而去,没有哀怨,没有乞怜。
忠女?烈女?悲女?痴女?呆女?无法评判。只是后世的《霸王别姬》街谈巷议、火暴异常。
是同情还是讽刺?是歌颂还是悲哀?百姓之说仍是百人百味、口径不一。不过其中倒是透出国人思维的东方特色--曲折、委婉、含蓄、隐晦。
比如歌颂刘邦吧,不说他成功之日的威武豪壮,只说他势单力薄时的聪明睿智,所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