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一般都是5-20分之间。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能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加分项目一共有四个类别:第一就是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能够加20分,在全国高校投档使用;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省属高校投档使用;散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汉族考生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
少数民族可以加分的原因
首先,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偏僻、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其教育资源与普通地区的教育资源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在学习上肯定不如城镇考生。正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所以为了公平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可以从一方面来体现民族之间的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其次,少数民族大多地区经济都很落后,很多孩子都无法上学,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也是为了 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的考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最后缩小民族之间的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差距。
不过,随着共同富裕的理想不断迈进,国家的扶贫计划的施行,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也开始在城市生活并进行学习,为了实现高考公平,部分省份也陆续公布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分值减少、取消等规定,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高考也会更加公平的。
一般情况下,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5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指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此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
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前主要实行“优先录取”政策,1978年后则主要实行“加分录取”政策。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2018年3月,教育部取消体育特长生和省级优秀学生等加分项目。
加分形式分为“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
各地区高考加分政策略有不同,不过一般来说都会有烈士子女、少数民族考考生加分政策。
以下是2020年高考固定加分项目: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5、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
同时满足上述加分政策的考生,只能取其中增加分数最大的一项进行加分,不可进行累加,且加分值不得超过20分。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地区也在考虑被认定为烈士的医护人员子女可以获得加分政策。这一政策在黑龙江省率先实施,2020年3月,黑龙江发布专门通知,明确被认定为烈士的医务人员子女,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的,在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